郑小琴
江苏省淮安市韩桥中心小学 223346
摘要:传统数学课局限性强,枯燥,僵化,无趣。在长期教育中,教师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学习兴趣,甚至谈论色彩变化。因此,学生们逐渐失去了自主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这表明传统教育模式不符合当代小学生的学习规律。本文主要分析小学数学构建自主探究课堂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数学教学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引入自主探究的培养目标和模式,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充分的条件。是一种远见卓识的行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成就,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特点,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设计,通过有效的问题探究,通过积极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逐渐习惯自主探究的学习,并且从中有真正的收获。
一、自主探究课堂的内涵
所谓的自主探究课堂,其实就是在课堂中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那么什么是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呢?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课堂的主人不再是老师,而是学生。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学习知识。
二、小学数学构建自主探究课堂的重要性
小学正是学生学习的启蒙时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因此构建自主探究课堂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有很多益处:第一,自主探究式课堂就十分适合像数学、科学这种实践性强,需要学生有严谨的逻辑思维的课程,其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自主观察和自主思考的意识。第二,小学阶段的教育并不是为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多少知识,而是为了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爱好”,只有当学生对数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能坚持长期自主学习。第三,小学生对于事物都充满着好奇,但又缺乏耐心,自主探究课堂就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它鼓励学生动手探索、亲身实践,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小学生性格的塑造。
三、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不断激发学生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应该不断激发学生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阶段是为学生们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的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学生并没有树立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那么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就很有可能被数学产生厌恶的心理,一旦学生们对数学产生厌恶的心理,那么要想提高数学成绩就难上加难。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可以采用生活当中的实例,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说在学习乘法口诀时,就可以设置一个买东西的场景,在买东西的过程当中,学生们能够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会感受到自己所学的数学与自己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很大。
(二)提供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支持学生的探究学习。
在小学阶段,数学的学习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内容,学生首先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的概念和原理才能应用这些基础的知识解决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也能为今后更具挑战性的知识的掌握,具备前提条件。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需要打造出一些具体的情境,而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以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点,在对情境进行整合理解综合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问题的认识,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主动性的有效发挥。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如何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的情况进行了解,这样有助于教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而也让情境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也让学生综合的数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情境的构建中,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尽量多采取一些比较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最好是可以给学生减少进行动手操作的环境支持,让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以及同伴的解题思路的启发之下。特别是对于一些图形知识的学习,这样的合作的方式,更有助于每个学生建构对情境的理解,从而激活知识和经验,进一步促进更深入的探索学习。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自主探究学习面向全体学生
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学习感受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放在重要位置,自己决定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式,充分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逐点、启发和指导。尽可能通过新的知识让学生积极探索,教科书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讨论重点、困难、困难的问题,问题是让学生思考,勾结学生概括,有规律地射击学生。尽可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启蒙下构建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尝试自学,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例如,我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公式时,提前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预习课题。“如果你给学生画平行四边形,涂红色,画底边的蟋蟀,然后沿着画的高度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向右平移,你会发现它变成什么形状吗?思考:这张图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学生事故的火花闪了出来。我抓住这个火花,点燃它,让学生新旧知识的移动顺利发生,将平行四边形转换成矩形,面积保持不变。由于转换矩形的长度和平行四边形的底部相同,宽度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度相同,因此得出了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公式。
(四)健全评价机制,激发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机制对于整个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也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从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全方位激发学生的潜力。
结束语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更加强调,学生学习中自主性的发挥,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方法方面与自主性培养的支持,提供更多有利的条件,是教师需要完成的工作,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在培养学生自主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自主探究学习建立在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的前提之下,因此,是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董丽君.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分析[J].吉林教育,2016?(34).
[2]张英芳.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
[3]赵彩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1):15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