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培养学生对于高中物理课的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0期   作者:张志毅
[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全能人才的需求日益紧张,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是如此,众所周知,物理便是科学技术之本。
        张志毅
        福建莆田第五中学  福建莆田  3511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全能人才的需求日益紧张,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是如此,众所周知,物理便是科学技术之本。物理这门学科其实从本质上进行划分其属于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对于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而言,老师一定要选用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内容的生动化,以此来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兴趣,进而使得高中生从根本上改观对于物理难学的这一认知。从而使得高中生在基于兴趣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整体学习物理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字:高中生;高中物理;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在物理的教育教学中离不开动手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学习的乐趣,进而更好的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的进行物理的学习和应用。这才是高中生进行物理学习的深层次目的。著名的文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激发学生学习的真正兴趣,这才是教学事业的成功”。由此可见,在学习中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成效起到的作用将是十分显著的。基于兴趣的学习模式也会使得学生的物理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一、在当今的高中物理教学的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完善之处
1、高中物理授课时的教学方式过于抽象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存在困难
        物理的教学在教育事业中的划分虽然属于自然学科这一类别,但是它却不同于生物这种在课本上可以图文结合的学科。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中,大多数往往都是以繁琐复杂的定理以及过于精简的公式所组成,这种过于极端化的概念存在形式,使得高中生对于物理的学习绝大多数时候都处于一种抽象化的学习模式之中,他们其实对于物理的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不清晰,如果这时老师在不加以对学生进行疏导,反而是被迫进行死记硬背,到最后反而只会使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表层化,无法自主的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新知。
2、师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地位差距,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交流互助
        在我国从前长期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老师都被认为是课堂的主体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占据着至高的地位。以至于即使是在现如今的教育环境之下,即使人们已经认识到学生才应该是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是会不由自主的以自己为教学的核心。以至于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老师基于这种固有思想的驱使下,他们绝大多数还是选用一言堂的教学手段,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地位,使得课堂中师生的地位差距明显存在沟通的障碍,长此以往只会导致老师无法及时有效的为学生提高物理学习上的帮助,进而也就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物理课堂氛围。
3、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范围局限化
        我国的教育应试,一直都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矛盾之处。

本质上而言,为了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而努力学习这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究其学习的根本,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单单仅仅只是为考试,最重要的是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视野,以及灵活的对知识进行学以致用。但是,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老师还是会依赖于课本知识固定式的进行授课,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过于局限难以触类旁通,长此下去只会使得高中生对于物理的学习思维处于一种故步自封的状态,也就越来越缺乏主动性的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二、试论如何培养学生对于高中物理课的学习兴趣
1、在高中物理课堂引入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的国际化的发展,使得在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中,科技设备已经成为了教学内容丰富和完善的重要的外在条。正因为有了科技实力作为坚固的后盾支撑,所以在进行高中的物理教学时,老师可以在课堂进行引进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进行学习万有引力定理的历史发展的课程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书本上的冗长枯燥的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视频动画,让学生进行直观的观看。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版的伽利略斜塔实验以及苹果砸牛顿的趣味小视频把物理知识进行容易化,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培养起学习物理的兴趣。
2、增加课堂上的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物理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一直都是教育事业中的主流思想。正因如此,所以在高中的物理课堂中,物理老师应该给予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而不是只一味的平铺直叙的进行语言授课。比如,在探究光的颜色的时候,老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并给出学生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流程,让学生自己去进行研究思考和协作探究,最终得出结论。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实验过程中学生不足之处的点评以及适时的给予他们鼓励,树立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既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使得学生在相互的合作探究中发现学习的乐趣,进而从自身的根本上激发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热情。
3、以问题作为导向引起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进而对新知识研究的兴趣
        问题是学习的心脏,同时也是学习的窗户。只有在求学路上一直都把自己作为一个探索者,这条路才会一直无限的被走下去。所以,在高中的物理教育中,老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问题的导向性引导,以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习速度的时候,老师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什么是速度?”,“什么又是加速度?”,二者一字之差的区别在哪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以及他们想要解决问题的心理,进而使学生对于学习新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渴望,用来达到课堂质量的最大化的实现。
结束语
        在现代化的教学事业发展中,以兴趣来从本质上激发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的积极性,主观性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兴趣的成功的敲门砖,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于物理的认知一直不断的进行自我的深化,使得高中生养成一种自觉学习物理,乐于学习物理,并且能独立自主的进行物理问题的研究的习惯,从而促使我国的物理教学事业在高中的教育阶段再次得到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芳.如何进行物理概念教学.2005.
[2]刘金银.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究[J].201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