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萍
伊宁市第十一中学 新疆 伊宁 835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的有效的推进,初中的化学教材内容以及探究活动也有了一些改变。如果就探究活动来说,这种改变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的学生对一些新实验和新知识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兴趣,而初中的化学教科书也抓住了学生的这种特点,通过一些比较直观的、探究性和互动性强的探究活动,来更高帮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所以,深入有效的分析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探究活动设计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首先分析了初中化学教科书中探究活动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化学;设计分析;探究活动
引言
化学是学生们在初中才开始学习的一门学科,所以,在学生刚开始进行学习的时候,就要做好化学知识学习的引导,促使学生可以更快的适应和接受这门课程。而通过近几年的化学教学实践活动及教学经验可以发现,有效的利用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们对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的兴趣给有效的激发出来,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对知识点的集体讨论,不仅活跃了化学课堂的学习氛围,而且还有效的增强了学生对新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化学活动来说,开展探究活动,不仅使化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为化学教学实践活动积累了非常重要的经验。
1.初中化学教科书中探究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的处理不够恰当
将探究活动融合到初中化学教科书中来,主要是使帮助学生可以将学到的化学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同时也为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提供了一个辅助依据。但有些化学教师在课堂具体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对探究活动内容的处理能力有限,导致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1]。一些教师对教科书中探究活动内容的处理能力比较差,没有对学生的实际认知进行更好的关注,在对一些难题或者容易点的题进行解决的时候,都是根据自己对教科书中内容的理解来讲给学生们,从而挫伤了学生的认知情感,并且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内容被老师反复的讲,而一些较为容易的则是一笔带过或者直接给忽略掉,从而给学生的认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2教学目的界定不够明确
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探究活动,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对化学理论知识进行良好的掌握,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与目标发生偏离。在开展化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将一些自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融入到探究活动中来,而这样不仅会在无形中增加了知识和探究的内容,同时也淡化了探究的主题,使得并不复杂的问题变得比较的复杂,而且也给学生们接受探究活动知增加了一定的负担。而这种不明确的界定,在学生们接受探究活动知识的时候方向会发生偏离,导致学生们在接受探究知识的的时候比较迷茫,同时也把探究的具体内容变得复杂和混乱,从而化学教科书中的探究活动效果也会收到一定的影响。
1.3教学行为的落实不够规范
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探究活动主要是通过实验来进行支撑的,所以,对实验的关注比较多。因此,就要对实验的中的一些具体细节进行重视起来,进而为以后的实验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目前的化学探究活动中,还是会有实验行为不规范的现象,而这一现象也对实验本身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化学实验开展。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肯定会对学生的探究结果的落实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化学教师一定重视实验不规范的情况,从而把化学实验作为一个载体,来有效的推动化学探究活动的发展。
2.初中化学教科书中探究活动设计对策
2.1更好推动教学内容的有效落实
在对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落实的时候,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基础,对一些探究内容向进行合理的取舍,从而使认知层面不同的学生都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2]。比如对于一些学生已经掌握的化学内容,可以一笔带过,对于学生还没有掌握的内容知识,要进行重点的讲解;对学生比较迷茫的内容知识,要进行针对性的巩固。例如:在学习“铁和硫酸铜置换反应”的时候,利用反应式:+=+,然后就反应原理和现象对其进行重点的论述。而这也要求教师的探究内容抉择能力要非常强,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有效的落实探究活动的辅助性。
2.2做好教学目的的针对性确立
初中化学探究活动的目的都非常单纯,在开展探究活动的时候,通常是把学生的认识发展方向作为一个导向。因此,教师要做好强化方面的设计,按照探究好活动的内容,来对探究活动进行设计,并且不能把探究活动与理论知识混为一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学生的认知和学生负担。例如:在对“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的时候,硬要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在生活和学习的中体现进行重点的关注,并通过借助活动来进行辅助,与反应式+=++进行结合,然后对相关的探究内容进行有效的设计。如果将实验要求增加到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对探究活动的预期目的造成一定的影响。
2.3加强对于实验行为规范性的关注
由于化学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因此,实验行为一定要具备一定的规范性。在教师开展实验前,一定要预设好学生容易忽略的操作误区,这样在进行实际实验活动的时候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如果不进行及时强调的话,可能会对实验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也会使学生养成一个不好的探究习惯。因此,教师也与具体的教学相结合,按照实验的规范要求,使探究活动在操作行为方面可以得到一个良好的引领[3]。例如:在对“实验室制取”方法进行探究的时候,要先对选择仪器以及仪器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强调,并且还要在教师的规范引导下,使学生养成一个科学的严谨的实验习惯。
结语
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探究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其探究能力,因此,化学教师更应该充分的发挥好带头作用,要兼顾活动整体的设计方面,并且要将一些细节的地方给落实好,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同时也使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心灵.初中化学教科书中活动与探究课的教学策略[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4,(10).
[2]韩泺泺.初中化学教科书中探究活动的设计分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11):118-119.
[3]龚芦清.浅议初中化学实验与探究活动教学策略[J].数码设计(上),2019,(1):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