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教育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0期   作者:王增献
[导读] 生活化教育理念最早来源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念,即教育需要通过生活发出力量从而形成真正的教育。
        王增献   
        陕西生延安市黄陵县店头镇第二小学   727307

        摘要:生活化教育理念最早来源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念,即教育需要通过生活发出力量从而形成真正的教育。同理,德育教育也需要在生活中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学生道德观念的养成离不开生活中的广泛实践,也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运用生活化教育理念,能够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教育,更加深入学习基础知识。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教育;德育教育
        引言:生活化教育的精髓在于,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就要相应地在教育中进行体现。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而不是作假的教育。因此,德育一般与其他知识传授和教学技巧不同,其关乎学生的心灵塑造及品格养成,因此要避免德育的空洞化。为了体现德育的良好效果,教师要采取生活化的德育策略,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于时效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小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化教学缺失
        很多学校在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大多采取理论说教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采取的各类德育课程及活动就会显得相对枯燥一些,小学生很难有较高的参与度,学习水平也仅仅存在于“知道”的层面上,很难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同时,由于生活化教学的缺失,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比较低,这不利于德育教育在学校的进一步开展,也影响着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以及价值体系的树立。
        (二)小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不完善
        小学生正处在形成基本道德素养的关键时期,他们往往无法准确分辨事件的好恶。在小学教育当中,除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学校也要格外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若要更好地做好小学生德育教育,就需要完善小学生德育教育体系。当前一些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系仍不完善,甚至存在明显的漏洞。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小学生更好成长。
        二、小学生德育教育生活化原则
        (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手段也应不断改革与创新。但需要注意的是,坚持历史性是保证德育教育良好开展的基本要素。

历史性可以理解为德育教育的正确经验,这是不能随着时代发展而被丢弃的。当前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的关注度始终很高,这就需要面向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也要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各种新型教育教学理念被引入教育教学中,让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灵活、丰富。德育教育与普通的学科教育不同,其目的是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因此,推进小学德育教育也要保持一定的原则性,教师在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时候,也要注意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从而为实现良好教育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三、小学生德育教育生活化策略
        (一)建立生活化教育目标体系
        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体系中非常关键。无论是任何形式的教育,都需要首先设定教学目标。因此,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小学德育教育,需要学校重构生活化教育目标体系,将生活化的教育理论引入德育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几个环节中贯彻落实,从而保证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效果。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将生活化教学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入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德育教育目标进行合理分层。例如,根据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将德育教育目标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品德教育目标”等,从而更好构建教育目标体系。
        (二)创建德育教育生活化环境
        对小学生来说,教育环境是自身学习水平和人格塑造的影响因素之一。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同时,习惯性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这就严重降低了小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小学德育教育,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德育教育生活化环境。而想要营造德育教育的生活化环境,就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在《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场擂台赛,将生活中的行为准则编成题目,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学生在进行思考和回答后,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也会变得更加深刻,也能将学到的道理用于生活实践中。同时,校园中的基础设施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宣传阵地,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有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结束语:做好小学德育教育非常关键,因此小学要积极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保证德育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苏立辉.谈小学实行德育生活化的意义与价值[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16.
[2]刘海明.小学德育生活化教育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19(15):4.
[3]吴海珍.浅论小学德育教育实现儿童生活化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