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福义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第二小学 524094
摘要: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德育是教育之本,要将德育放在首位,让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学习。的确,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德”显然是在首位,这就时刻在提醒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而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核心。本文基于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
引言
小学班主任对于德育工作开展的情况并不是非常的乐观。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班主任对学生德育素质的认识不是非常的全面,他们没有意识到德育本身的重要性,也因为受到了家长对学生成绩不断追求的影响,认为只有让学生提高成绩,才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而对于德育教育形式的不断改革,也往往从形式上进行了改变,并不能从真正的引导内容上进行创新性的发展。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许多学生也受到了家庭付出更多的心血培养,但是他们缺乏责任感的表现使他们没有一个很好的独立品格。对于许多诱惑以及不良的影响也不能很好的处理,这同样也考量了一个班主任自身德育工作管理的有效性。为了更好的使德育工作的开展形式不再单一,我们要积极地进行有效的思考,使学生在进行学校生活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思想教育能够达成更高的水平。当他们走出校门,有足够的能力去抵抗诱惑,有足够的性格去认识生活,感受世界的美好。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于德育教育与班主任管理融合之间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班主任自身没有一个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许多班主任由于要管理一个班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成绩的变化,他们往往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自身错误学习习惯的改变而非自身良好性格和素质的养成。因为我们不难发现,学习较好的学生往往都比较乖巧安静。而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往往是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就给许多小学班主任造成了一定的固定思想,他们认为学习不好便会去调皮,而只有让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了,才会使班级的管理工作更加顺利。所以,他们将更多的工作重心从班级管理上转移到了学生成绩的提高过程中,对于德育的一定影响也无法进行更多创新化的认识和积极的措施才去。
二、注重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首先,班主任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因为小学生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刚刚走进学校,对于许多事情的认知还处在一个模糊的状态,如果从一开始他们能够将对教师的尊重长期的保留,不仅会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也会真正的将教师作为能力提高的标杆。他们会模仿教师更多的言行举止,他们会进行更多教师行为的积极思考,所以,班主任从一开始就要在自身的影响力上积极的培养和严格要求自己。如果小学班主任在从事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随意的辱骂学生、批评学生,不仅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严厉,更会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同时,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活动参与上,也无法展现出学生更多本有的真正水平。
所以,班主任要在进行各种活动和班级创建的过程中,积极努力地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水平的发展。我们要尊重他们,慢慢地鼓励他们,他们只是小学生,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进行更多行为能力的不断引导和培养。对他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学生才能感受到我们的和蔼,愿意付出更多思想品质的成长来改变自己。所以,小学班主任要不断在进行学生德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过程中,真正的从学生出发,理解他们,为学生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愿意去进行和蔼可亲的交流和互动分享。这样,学生不仅会学习班主任的交流方式,也会积极与他人进行更好的沟通和成长。这样,学生便会形成自己一定的自主意识,通过教师对于自己的影响去养成更多良好的文明观念。同时,在进行学生自身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也要积极地参与进来,比如说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班级大扫除,通过一起劳动的方式与学生更加亲密的接触,为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感觉到劳动的光荣,愿意为班集体付出自己更多的努力。
三、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唐代大学者韩愈对教师下的定义。而在当代,我们提倡的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说明教师除了是知识的化身,更应该是道德的典范,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大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在他们心目中是权威的存在,是榜样的存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班主任要注重其自身言行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以身作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也行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比如,班主任要让学生养成不迟到、不早退的习惯,班主任首先自身就不能迟到早退,严格遵守时间。再比如,当进行班级大扫除的时候,班主任不能作为一个指挥者在现场进行指挥,要参与到劳动中,和学生一起进行劳作。这样,当学生被教师的行为感染之后,德育工作的开展也便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逐步推进。
结束语
小学生在一些问题上的认识带有偏见,思想也不够成熟,对于一些事情的处理可能会比较偏激,因此需要老师在平时管理班级时对同学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让同学们认识到德育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德育教育工作并不容易开展,因此需要老师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同学进行渗透。如果只是言语方面的教育,便很难让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与自己切身利益多么密切,相反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通过观察、活动等形式让同学们在无形之间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是较好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罗翠.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育[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67-68.
[2]谭彩花.小学班主任有效德育教育的探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46-147.
[3]王敏.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德育教育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