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0期   作者:祝小潭
[导读] 在我国高中教学中,历史课程是文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中历史教学,高中生可以掌握国内外的历史事件,并可以帮助高中生了解历史发展趋势,从而帮助高中生完善知识体系,增强文化积淀,增强自身文化素养,完善其思维方式,这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祝小潭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中学331300
        摘要:在我国高中教学中,历史课程是文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中历史教学,高中生可以掌握国内外的历史事件,并可以帮助高中生了解历史发展趋势,从而帮助高中生完善知识体系,增强文化积淀,增强自身文化素养,完善其思维方式,这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时间、给学生问题,给学生创设情境,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促进不断发展。广大高中历史教育同仁,应该在现有教学基础上,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构建历史高效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1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意义
        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重要历史事件,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2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1 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开展历史知识讨论
        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能够站在平等的基础上,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与教师,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分别展示自身的理解,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与教师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提升学习效率。具体来说,我们在高中历史高效课堂中的师生集体互动讨论过程中,首先根据高中历史学习内容,选定讨论题目;并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使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检索和图书馆查阅等多种资料搜集途径搜集资料,从而发展素材搜集能力。之后我们在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主导,选择个体学生对搜集到的历史资料进行朗读,经过几次轮流资料朗读,再由教师与全体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从而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历史学习,使学生学会了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例如,我们在《宋明理学》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为学生设置了讨论题目“心学与理学之争”,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等渠道,搜集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学派和以陆九渊与王守仁为代表的宋明心学学派的历史资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选择学生刘某为全班朗读他搜集到的王守仁的教学言论集《传习录》部分内容;并选择学生王某为全班朗读了朱熹的理学研究作品《四书章句集注》部分内容。在学生进行概念明晰的基础上,开展了师生互动式讨论。通过讨论,我们认识到了宋明理学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并意识到了其间的糟粕,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有效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在今后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提供帮助。
2.2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高中历史知识大多是古今中外的一些大型历史事件,而在教学时,教师主要是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记忆,这整个教学过程相对比较枯燥和乏味,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得不到提高。

因此,要求在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主动进行课堂氛围的营造,为学生营造出更好的课堂情景,使学生能够融入教学情境中,深入体会历史事件,从内心深处产生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体会和感悟,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魅力,培养起相关的思维能力,这对于辅助学生学习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2.3 利用PPT展示的方式为学生展示珍贵的历史图片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为学生根据课文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搜集到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图片,并利用PPT软件将其制作成PPT课件,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生动的历史学习体验。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在《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课教学时,为学生搜集了以毛公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大立人像、人面纹铜鼎为代表的历史文物照片。通过PPT课件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了我国璀璨的青铜文明的发展历程。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教学中,我们为学生搜集到了秦兵马俑以及铜车马的历史文物照片,利用PPT课件的播放,使学生认识到了秦朝发达的生产力。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教学中,我们为学生搜集到了汉朝的金缕玉衣、唐朝的唐三彩、宋朝的汝窑瓷器、元朝的青花瓷器照片,通过PPT展示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了我国从汉至元的发展历程。在《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教学中,我们为学生搜集到了大量的明清青花瓷器,让学生从侧面认识到了我国明清时期的生产力发达程度。此外,在近代史教学中,我们还为学生搜集了大量近代历史人物的照片,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近代历史人物产生直观的认识,也丰富了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
2.4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养成文化自信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培养学生养成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于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从而让学生能够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古为今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与今后的发展。例如,在《“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为学生介绍了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及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家、以张仪与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主要思想以及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之后,我们重点对儒家思想进行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大学》与《中庸》首章,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根据《大学》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纲领,《中庸》中“慎独”“致中和”等内容,体会到了道德是人类的立身之本,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要将自身的道德发扬光大,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为学生进行解读:“在当今新的时代历史背景下,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学生要积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形成文化自信,并在将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事业做出自身的有效贡献。”学生表示,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使他们能够认识到我国文化绵延五千年发展不间断的缘由,从而能够根据当今的时代特点,让自身所学的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课教学对于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性格的养成,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情境的建立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有效激发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牛梦雪.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培育学生道路自信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2]白羽.“对分课堂”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3]洪润琦.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模式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4]郭少鹏.有效预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