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合作学习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0期   作者:张艳华
[导读] 合作学习作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意义重大,既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交流、多边合作,又能促进学生发展思维、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表达能力、素质全面提高与发展。
        张艳华
        新源县第二中学 新疆 伊犁 835800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意义重大,既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交流、多边合作,又能促进学生发展思维、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表达能力、素质全面提高与发展。基于此,深入分析、探究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合作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对各个学科的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各个学科更应寻求更为有效的创新策略,不断增加教学创新力度,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学习需要。众所周知,历史是高中教育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且以培养学生的史学素质为核心,因此,为了更好地传达历史思想,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全面提升,高中历史课堂采用合作学习就至关重要。
        一.合作学习的特征
        其一是组内异质(奠定生生间相互合作基础),组内同质(提供公平条件,确保各小组公平竞争);其二是分割任务,结果整合。具体来说,就是就课题而言,应遵循各小组分组——全班汇总原则,突出小组学习内容、小组学习结果的彼此依赖性,以真正实现资源合理共享及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其三是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说白了,就是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合作学习中,各个小组成员都应做到独立完成任务;其四是分配角色,分享领导。不管是合理分工,还是合理定位,真正做到了都意义重大,既能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又能淋漓尽致地发挥每个小组成员长处。
        二.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合作学习
        1.合理分组合作
        何为合作学习?实质上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针对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合作学习而言,依据合作学习理论,可以采用这种分组方法即异质小组。具体我们从以下方面来说:其一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其二是全面了解学生(如性格、家庭背景等等),遵循高——低原则,将学生划分为六级最好,基于此上,再从每级中随意抽取学生到组内,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分组一定要定期调整(如半个学期一次),突出互补性,而且一定要选组长,把责任明确到个人。
        2.明确学习目标
        俗话说:目标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方向,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灯。对于学习来说,也是如此,也应有明确的目标,给大家指明方向。因此,就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合作学习而言,不仅需要每课充分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充分明确合作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就整个目标过程而言,应是师完成生明确,里面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等,并且要注意学习目标应由这两方面组成即共同目标、个人目标。


        3.重视教师导学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由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完全没有老师的事情了,而是老师应在其中做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灵活依据教学环境变化适时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技能,让学生真正学会组织、倾听、质疑、分享,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方法。
        4.充分准备资料
        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合作学习中,老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辅助作用,引导学生开发充分的课程资源。说白了,就是但凡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成长、发展的材料和素材,老师都要帮助学生开发。同时,像一些相关的补充资料等,老师都要准备好,以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5.保证讨论切磋
        一般来说,要想产生思维的碰撞,那么就必然离不开疑问的产生。不管是通过小组内讨论最终达到想要效果,还是通过小组间讨论最终达到想要效果,对于合作学习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它还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几方面:其一是一定要确保讨论是在有效进行的;其二是确保问题的一定难度性、针对性;其三是适时大胆放手,鼓励小组民主研讨;其四是兼具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其五是在合作课堂中,控制好讨论的地位。
        6.及时释疑解惑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是发现对于一些问题,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依然无法解决,那么就需要引导学生扩大交流范围,全班一起讨论,或者是及时深入学生中去,帮助学生解答。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老师切忌操之过急,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应循序渐进,慢慢引导学生,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合适的条件,鼓励小组成员,让他们依据自身知识经验,一步步在脑海中构建自己的知识,这样才便于学生“云开见月明”。
        7.多样化评价
        就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合作学习而言,不管是学生和学生之间,还是学生和老师之间,都应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氛围、相统一的表现性评价机制,同时注意切忌把更多关注点放于学习结果评价上,而是应重视学习结果评价与学习过程评价、小组成员个人评价与合作小组集体评价的有机结合,注重多多鼓励、表扬学生,用多样化的形式、多元化的评价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最优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因此,就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合作学习而言,教师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以真正实现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申春荣.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5, 000(008):100-100.
        [2]曾标, 周汉芬, 张茂元. 高中历史课堂中"合作+探究"模式探究[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 0.
        [3]钱峰.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J]. 新课程(中学版), 2019, 000(011):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