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瑶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们国家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初中的学生教育也进入了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时代。对于新改革后的体育教育,会更加注重学生体育精神与体育道德的培养,而不再单单是以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素质为主的体育教育。新时代到来,新的体育精神也会与时俱进,对学生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才进行合理的实施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的体育素质的提高与学校老师体育课的教学相互协调同步进行,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初中生 体育教育 创新教育
【引言】改革前体育教育以锻炼审题,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通过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平常的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弊端,首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课堂气氛过于严肃,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太少,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再加上一些硬性的体育测试,让学生对体育课有所忌惮。其次教学方式过于老旧,教学还是以老师为中心,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忽略了针对于学生的课堂教学设计。上体育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硬性的课堂任务和完成必要的体育考试,不利于学生对体育素质的提高,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改革之后的体育教学中要对体育教育进行创新性变革,改良体育课堂的教学方法,改善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丰富体育知识的同时,能提高体育考试的成绩,更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体育核心素养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意义
1、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做到因材施教,把培养“全面发展”作为育人的核心要素,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的魅力,让学生能爱上体育,爱上生活,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体会到体育对学生身体是至关重要的。
2、新型的教学方式能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其中,趣味的教学能让学生快乐参与其中,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能得到心理上的幸福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生活学习当中积极的生活方式。学生提高了自己的身体素质,也会使学生充满自豪感,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学生的团队荣誉感提升了,会使学校班级的凝聚力提升,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老师能更好的传授文化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必然提高,进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有巨大的飞跃!
二、体育核心素养对体育课堂的启示
1、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新的体育课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体育老师也要不断的学习创新,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教课,使教学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改变传统枯燥的知识讲解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新的体育知识。要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对体育课的向往。老师要与学生相互配合,搭建起情感的桥梁,让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进行互动交流,从而体会到体育的魅力,体会到体育课学习的快乐之处!体育老师也可以创新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开拓一些新的讲授知识的方法,比如利用学校的广播,教师的黑板报、宣传栏来进行宣传体育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之余也能学习到相关的体育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了体育文化的熏陶,进而燃起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2、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改革下体育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校体育老师往往只注意到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知识的传授,恰恰忽略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例如缺乏对拼搏精神、团队精神等体育精神的培养,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课堂教学成了老师一个人的教学活动,学生不敢积极发言,更不敢积极地参加活动,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大大下降。所以老师要首先转变教学的观念,实现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老师则成为学生的辅导者,对学生的发言与活动提出自己的宝贵的意见,让学生自由发挥。再一个因材施教,改变以往所有学生一块培养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的只是传授知识,而是要着重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育上来,使学生的体育素养得到较大的提升。可以试试一些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状况等性格特点的措施,老师可以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加入到课堂的教学当中,可以将结合一下当下的流行术语如网红人物的一些语录等,使教学气氛更加的活跃!老师还可以将一些竞赛的教学模式等加入其中,实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学习了解体育知识,培养体育探索精神
学生作为体育课堂的主要教学对象,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该尽可能的传授体育知识,让学生不仅仅是了解表层的一些知识,要让学生真正更深层次的学到体育知识,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能运用到课堂学过的一些体育知识。体育运动不仅仅是课堂学习,更应该是融入到生活中,在于日常的生活中能运用知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结束语】有专家指出:“教育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结构决定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方向”。素养是技能、知识、能力的一种有机融合,是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核心素养更加看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对学习的态度与能力决定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效果。体育课堂的教学要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在文化课之余能放松身心,缓解学习的压力,要成为学生调节学习节奏的重要场所,不得不提的是我们传统的应试教育仍然是我们教育的主流,这使得很多同学文化素质很高,但是身体素质却十分糟糕,所以体育课是学生放松身心的重要时机,我们要让体育课创新,求思求变,真正让体育课堂活起来,转变传统体育应试教育的方式,翻转课堂让学生能更好的参与其中,真正体会到体育的魅力,体育课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参考文献】
[1]袁超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实现途径[J].学周刊,2018(31).
[2]李彬.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3).
[3]丁科胜.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策略探讨[J].名师在线,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