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道法课程与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0期   作者:高庆珍 隆玉荣
[导读]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它们是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我国自从提出素质教育,要求孩子们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之前应试教育中农村大多是偏向于语文和数学的学习,尤其是小学。
        高庆珍 隆玉荣
        武夷中心小学 福建 南平 354300
        摘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它们是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我国自从提出素质教育,要求孩子们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之前应试教育中农村大多是偏向于语文和数学的学习,尤其是小学。像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教学有所欠缺,要想响应国家的素质教育,把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放在重要位置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农村小学;道法课程;教学思考
        在我国农村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生活阅历,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对不常见事物的书面认知。针对不停地道法知识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掌握周边的一些环境。虽然有很多知识他们感到非常的陌生,但是就是这样一般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本文就关于农村小学道法课程与教学的思考进行了一定的讲解,希望对我国教育工作变得更加完善出一份微薄之力。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简介
        (一)、《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
        《道德与法制》是我国教育部门审定批准的义务教育的重要教科书。新课改下要求的道法教育课程要积极宣扬中国传统的文化,做到以德树人,不能脱离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掌握扎实的法律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社会离不开美好的道德和法制的约束[1]。《道德与法治》在小学学习阶段的出现是国家对孩子未来做出的期望值,希望他们成为一个文明懂法的有志青年。
        (二)、《道德与法治》在农村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道德与法治》名字的由来是之前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衍生出来的,从2016年我国教育部门法文统一改名为《道德与法治》[2]。这门课程在我国小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让我国未来的继承人,更好地走向社会,让国家的栋梁很好地学习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前体验到以德服人的优点好处,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在以往的道法课程中孩子可以掌握一定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实践必要的法律常识,并可以很好地拿起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积极参与法制道德建设的意识。还可以让孩子具有国家归属感,提高对我国道德法制制度的认可,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准备。
        二、目前我国农村小学道法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道法课程道法课程没有得到重视
        我国素质教育的意见建议已经提出了很久,但是落实到实处的还是不多的,尤其是农村小学教育中更严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应试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影响根深蒂固,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概括了一切。在以往的升学中还是以学生的分数作为最主要的录取标准,这一原因是导致道法课程没有得到重视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导致这个原因的因素很多,有家庭的、社会的、学生的等多方面因素。


        (二)、教师资源薄弱,课程被占用,道法教师职称不好评称
        由于应试教育对大家的影响根深蒂固,导致了我国一些所谓的“小偏科”。专业老师在教职称考试的时候报考的人员少,大家都挤破头的去考试语数外专业,从而这个专业的老师少之又少。所以担任的一般都是所谓的“主课老师”像语数外老师。即使有些院校有这方面的老师也是不被看好,课程表中虽然排有这个课程,但是一般就像摆设一样放在那里。所以就导致了课程被占用的现象。还有一些个别地方,只是每年每度的凭优秀教师职称,但大多都是语数英,而就像道法课程这样的课程评职称的机会很少。这就是导致我国农村小学道法课程教学薄弱的又一大原因。
        三、针对我国农村小学道法课程教学现状的应对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道法影响力
        通过上文所讲,导致道法课程道法课程没有得到重视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有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学生的等。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去宣传我们的道法课程。比如统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课题一《读懂彼此的心》,我们在校老师可以定期形成一个研究小组,不定期的去农村的家庭等地方,组织演讲和课件的讲解,从而达到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道法影响力[3]。我们先设定一个教学目标但不可脱离教育大纲,教学目标是:教育孩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和家人沟通相处,理解家人与家人之间,是可以调节的,去努力体会家人爱的方式的不同。体会家人的爱意,理解家人的心。可以借助多媒体,以电影的形式去播放教材,运营好投影仪。用这种感染式的方式去引导家长孩子,从而引起社会的共鸣。
        (二)、加大教师队伍,不占用课程,道法教师职称和语数外职称评定一视同仁
        彻底在学校去除一些所谓的“小偏科”偏见,教育部要扩大专业老师在教职称考试的报考力度,增加老师报考此课程的信心。做到所谓的“主课老师”和“小偏科老师”一视同仁。将课程表中的排课实际的上起来。避免课程被占用的现象。只有社会各界认识都注重了道法教育才能从根本上上解决我国农村小学道法课程教学薄弱的现象。
        (三)、老师根据课时实际内容穿插时政新闻
        道法课程具有一定的地方、传统文化的特点,老师要抓住这一特点结合实时新闻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让孩子看到了实际例子又可以培养孩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例如:在统教版小学一年级有篇《手拉手,交朋友》的课程中,可以穿插最近刚发生的贵州市公交车坠湖事件,司机就存在严重的心理阴暗,也就是道德缺失的表现。通过这个事教育孩子对待陌生人也要像朋友一样,做到最起码的不能去伤害无辜的人,自己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的道理。这样的司机即使没身亡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对国家对人民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是道德法治意识薄弱的表现。
        结论: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进步,《道德与法治》课程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它是符合我国的国情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希望通过本文的讲解,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教育界人士有所帮助。希望针对我国目前农村这个道德法治课不被重视,老师不被看重的现象有所改变,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道德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社会的稳定都离不开这两个标准的约束。
        参考文献:
[1]赵建军.提升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54):109-110.
[2]陈晓燕.浅谈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2020,(12):24.
[3]杨永兴.如何让《道德与法治》真正地走进农村小学[J].中华辞赋,2018,000 (007):P.26-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