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娟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文峰小学 237200
摘要: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及探究能力,提高其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促进小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积极探索,善于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具备良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章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引言
为实现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优化,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实践、趣味主题活动、数学细节探索等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优化。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使得学生得到自主学习动力的激发,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
目前,随着教学方式和理念也在不断完善,在更新和完善教学理念中,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极其重视的。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意识、人文、思维的三个方面,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数学意识是指要求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进行强化,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数学人文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使其拥有数学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数学思维是指一种思维活动,需要学生对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进行结合,在实际生活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发现并加以解决。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充分掌握数学知识。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所遇到的问题
目前,许多数学教师对数学核心成绩内容的理解存在偏差。首先,许多教师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核心素质的培养。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每个课堂的接触都是提高学生核心素质的平台。只要能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就属于培养核心素质的范畴。其次,他们认为数学的核心素质是数学技能。事实上,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相当广泛,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各种知识,并可以合理地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它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意识和数学语言在数学应用、数学创造等方面的运用。由于认知偏见,一些数学教师只把数学技能作为数学的核心素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的练习,促进学生数学技能的提高。这种训练使学生有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一)设计生动的教学导入,构建课堂浓厚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保持良好的注意力,紧跟教学进度,快速掌握知识点。教师要做好课堂导入,找到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连接教学知识点的问题,由此切入新课,以便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求知欲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分数”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讲述小故事:2名同学周末去春游,共带了6个苹果、3瓶水和1个蛋糕。请大家想想怎么将这些食物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最后,每人各分得几个苹果、几瓶矿泉水和多少蛋糕呢?学生根据以往的数学知识很快回答出每人所分得的苹果、水和蛋糕的数量。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每人半个蛋糕在数学上如何表示,由此导入分数教学,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适应核心素养理念,合理开展分层教学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分层教学,需要教师注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适应新的教育要求,积极搜集学生的各种信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合理开展对学生的分层指导,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丰富教育内容,规划教学目标,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高效教学。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爱好、数学基础,将他们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并以此进行分层教育指导。
(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
人人都知道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既服务于生活又来源于生活。这也就说明,当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想实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场景的构建,使得学生得到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实现学生数学运算、数学建模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数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生活中房子建造结构图。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设计制作中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的家具图,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一个面积比较大,说一说其面积公式是什么;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生活中课桌的面积、书本的面积等物品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巩固,在生活场景的构建中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中进行生活的创造。
(四)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借助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活跃学生数学思维,使其养成主动思考和学习的习惯。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将知识内容更加形象地展示,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如创设生活化情境、问题情境及游戏情境等。例如:小学数学《克与千克》的教学章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使学生发现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拿两个大小重量不同的水果和一个秤,在课堂上进行重量的对比,如:一个樱桃用5g来表示,一个苹果用5kg来表示,用实际物品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教师也要将教学章节中的知识点整理出来给学生。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课后作业,让小学生和父母去超市了解,哪些物品的单位是用g表示的,哪些物品的单位又是kg表示的。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掌握生活常识,亲身体验到实际生活中,增添学生的学习趣味。
结束语
总之,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和探索数学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和学生应该从每一堂课开始,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一点,积极探索培养核心素养,并把它付诸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素娟.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12):26.
[2]王静.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J].华夏教师,2019(34):42-43.
[3]温锦旗.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一).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329-331.
[4]妥风仓.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的设计[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82-183.
[5]郝轶.谈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