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0期   作者:王超一
[导读] 教育活动的真谛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发展人的创造能力,这也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王超一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张家营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摘要:教育活动的真谛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发展人的创造能力,这也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教育活动的真谛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发展人的创造能力,这也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更新教学观念,营造创新氛围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往往把学生作为接收知识的容器,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只会死记几个单词、句型和语法,根本不会运用英语这门语言,同时还扼杀了人创新的天性。这就要求教师变革传统的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方式,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索知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英语教学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作为教师,要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就要破除教学上“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摒弃千篇一律、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满堂灌”等旧习;就要转变教学观念,变传授者、支配者、主宰者为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视学生为课堂的主人,与学生建立朋友、伙伴式的新型关系。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索中片面的甚至错误的意见和想法,避免扼杀他们的创新欲望;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并通过提供大量的示范、表演和提示来帮助学生使用新词新语;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营造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倾诉,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段所具有的好奇心、好动性和表现欲,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民主、和谐、自主、轻松的教学环境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只有在这种学生有话敢说、有问题敢问、师和生心心相印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思维才会积极活跃,才有创造性,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
        二、培养勤思善问的习惯
        在学习新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上Unit 2 Lesson 9时,课前我让学生带一张“爸爸、妈妈、爷爷或奶奶的日常生活”的照片,学生都很疑惑。当师生共同了解了书中爷爷的日常生活后,我让学生们拿出自己所带照片来介绍。学生们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这个问我“跳交谊舞”怎么说?那个问我“工程师”怎么说?我一一作了回答,尽管这些词汇是不作要求的,但他们学起来是那么认真,而且学习效果明显。在学习My daily life后,让学生们描述他们自己的一天生活,同学们都积极准备,随后用英文描述。他们是那么投入,当说起床时间晚时,同学们就笑那位不早起的同学,说:He’s lazy.同样一个话题,不同的学生自然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看法,坚持类似的练习,正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这样必能使学生形成勤思、善思的习惯。
??  我要求学生每天每人提一个问题,记在问题本上。无论学生问的问题多么容易或多么难,我都给予鼓励,问的问题课上3分钟内前后四人为一组在组内解答,小组内解答不了的问题,全班师生共同解答,特别难答的问题,师生共同课下查找资料,下次课再解答,直到大家对答案都满意为止。我鼓励学生勇于发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补充对话练习,结合上下文,有的空不只一个答案,我就让学生把能填的答案都找出来,找错的也不要计较。从另一方面讲,能引起大家争论的问题,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很好素材。问题越辩越明,思维的火花、创新的灵感就能在争辩中出现。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我教育学生: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思考后提问,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做到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并重,及时改正作业错误。读书、写字姿势端正,书本整洁等。这些习惯综合形成了学风,内化则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指导学习方法的意义还在于教师是对学生“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授予他们鱼,只能吃一两顿,而授予了他们捕鱼的方法,则可使他们享有终生都吃不尽的鱼。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好当前的学习内容,而且对于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次当我走进一年级教室,听到一个小女孩说:How many orange?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因为这时是课间,并没有上课,我便向说话者那边望去。原来两个女生正在吃橘子,“顺便”说出了这句话。并且她自己也已经加好了答句,她自己手中有一个橘子,“One.”她说道。又跑到了同桌那儿,“Two.”,又跑到另外一个男生那儿,说“Four.”,因为那个男生桌面摆放了三个橘子。我这时由吃惊改为了欣慰,原来孩子真的可以用喜爱的语句来“说话” 啊!我走到这几个孩子中间告诉她们要说How many oranges?,孩子们也很高兴地跟着说“How many oranges?”。孩子天生就是模仿者,并且具有极强的模仿力,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所模仿的内容,所以为了这百分之一的可能,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尽量教授更多的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尽量用重点句型拓展出更多的语句,就像今天这样,我们在课上玩游戏式地练习了How many…?加很多学过的单词的复数,看,课下就有了“追随者”。帮助孩子更多地参与模仿吧!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