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 田一超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各种APP琳琅满目,有游戏类的、生活类的,当然也不乏教育类的。
        田一超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红云小学,云南  五华  650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各种APP琳琅满目,有游戏类的、生活类的,当然也不乏教育类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APP来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久而久之提升小学生美术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APP;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能够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也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突破时空限制,拓宽学生的审美和创新发展空间。APP就是信息技术下的产物之一。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恰当引入APP,增加学生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保持长久热情。
        一、应用APP,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下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根本目标,其直接关乎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成败,这主要是由于美术核心素养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能力相关联。离开了自主学习能力,必然无法实现促使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发展的目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可以贯穿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无论是课前预习、课中合作学习或者是课后作业环节,都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来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通过灵活应用APP,基于APP上的自主操作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学生可以自由拼接,自由着色。那么更有利于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美术知识,有效提升了他们学习美术知识的效果。但是在设计APP教学课件期间,需要注意立足于学生兴趣的激励,调动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活动的热情,避免因为APP视频课件设计不合理而使学生产生反感的学习心理。
        例如:在《难忘夏天》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可以采取APP教学模式,在课前为学生制作以“难忘夏天”为主题的美术教学课件,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观看,期间可以重点在APP件中为学生展示形式各不相同的夏天景色图片或视频短片,可以展示美丽的沙滩海洋景色,可以展示树上蝉在鸣叫的画面,或者也可以展示下雨的画面等等。利用这些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对所学习的美术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欲,这样无形中可以促使他们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本部分知识的预习当中。此外,在平时为学生留置课下美术作业期间,也可以利用APP的方式,专门性设计一些符合美术教学要求和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作业,这样可以利用这些新型的作业留置方式来帮助小学生更加深入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美术知识。比如:在设计美术知识学习任务期间,可以采取自由画图、自由涂鸦等开放性作业设计方式,引导小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应用APP,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美术和其他学科不同,对教师示范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大量示范的支持之下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和方法。

而在过去的美术示范教学当中,教师通常是用黑板板书或者实物投影方法来完成,但是这样的方法非常单调,而且长时间的使用已经让学生失去了兴趣,降低了教师的示范效果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把APP应用到美术课堂的示范教学当中则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而且APP所占内存较少,可在移动终端播放画质清楚,色彩鲜艳,可以给学生的观看提供巨大的便利,还能够让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反复观看。
        例如:在教学《彩墨游戏》时,教学当中要求学生接触一定的国画,并利用简单国画表现方式完成绘画作品。这个内容涵盖的知识丰富,考验了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对美术造型的把握能力,还要求学生学会对国画色彩进行有效搭配。APP可以为以上重点和难点的解决带来巨大的助力,既能够为学生直观演示步骤,又可以详细表现绘画过程,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辅助学生完成作品创作。总而言之,APP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能够对师生地位和教学角色进行调整,培养学生美术创作兴趣,推动信息技术手段和传统教学的整合,为小学美术教育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小学美术教师要适当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给原本枯燥乏味的美术学习增添趣味色彩,提高学生的美术课堂参与度。
        三、应用APP,活跃课堂加深理解
        在对过去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发现,涉及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这些理论和小学生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差距,所以对学生来说常常是无法理解的,最终导致教学效率和质量明显下降。APP的引入则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尤其是能够拉近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增加学生审美动力,丰富学生审美体验。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发展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但由于教材当中不少内容无法得到学生的深刻理解,而影响到学生对其中所包含审美情趣的感悟。教师为了让学生得到相应的感知,会细细阐述教材,由此会造成课堂时间浪费,让学生没有时间自主鉴赏和创新实践,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用APP进行讲解,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来,增强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例如:在教学《我喜欢的鸟》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鸟的不同类型,加强对学生艺术表象的认识,教师就可以用APP播放与鸟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立体感知形象,并在艺术创作当中把自己对鸟的感知与艺术形象的认知体现出来。比如:针对鸟的纪录片而言,可以选择《动物世界》等一些比较经典的纪录片,选择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和学习,借助这种APP教学模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学习效果,尤其是有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APP能够助力小学美术的教学。小学生可以通过各种APP进行美术鉴赏、动手操作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丽.美术教学中APP的应用与反思[J].美术教育研究,2019(33):126—127.
        [2]陈巧伟.APP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57(32):56.
        [3]季行早.让“微”风吹进课堂——APP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56(32):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