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峰
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银杏中心小学 251113
摘要:数学是小学时期一门基础学科,新课改之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在进行完善和创新,而如果想真正构建出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努力实践探索,目前课堂展示是应用最广泛的新型教学法,以此来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成功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课堂展示;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一、精选展示内容
课堂展示是建立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就此产生自主思考的前提之下的,教师此时将成果展示在学生面前,起到深化理解、产生长久记忆的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展示内容是一定要仔细斟酌,首先要了解班级内学生的基本特征,选择最容易被他们接受并理解的内容,展示内容包括知识的重难点、共性问题等,教师对展示内容的把控必须建立在坚持生本理念的基础上,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高效课堂。
二、丰富展示形式
确认展示内容后,教师也一定要注意展示的形式,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选择展示方法时一定要考虑到该方法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融合度,同时也要将其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等因素融合,制定出适配度最高的展示方法,教师可以选择口述法、习题答案展示法、实物展示法等,以这样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再次激发学习兴趣,在他们这样状态下自然吸收新知[1]。
例如学习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为同学们组织“制作钟表”课上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及时地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最终将制作的实物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教师据此再次向同学们强调重难点,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引导学生反思
课堂展示的基本性质其实是课堂互动,在互动中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正是因为如此教师要合理利用互动这一特点,通过课堂展示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反思,让他们可以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勇于提出问题,在此过程中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有明显的升高,也可以从更深层次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2]。而教师也要及时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将问题和实际教学内容整合,进行针对性的解释和补充完善,最终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学习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一课时,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后利用情境为同学们布置课堂检测任务,最终将学生的练习结果当做展示对象,找出他们的常见错误还有不同解题思路,让同学们自主反思,最终通过互动的形式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展示是小学数学教育体系的高效教学法之一,可以帮助小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合理利用这一方法,认真思考展示内容、形式以及以及过程,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实现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余泓.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2]王守文.课堂展示学习方式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