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嘉川镇中心小学 四川 广元 628200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所有学科教学都需要重视的教学工作。对于小学美术课程来说,教学内容保证了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培养教学的开展能够带动小学生的素质成长,同时小学生处于认知和学习的基础阶段,想象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为有效,符合新时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本文以小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的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和谐教学关系、学习创新实践、主体教学设计、美术动手实践作为培养策略,希望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想象力;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随着新课改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的落实,美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变得多种多样,从各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开展美育培养,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这些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小学美术的教学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也得到了有效培养,但是想象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完善,缺乏实践教学的完善,需要针对美术教学内容做培养策略的优化,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可以获得思想延伸,使创新思维结构得到建立。
一、保证学习参与,构建和谐教学关系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能够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状态,影响效率和进程。和谐的教学关系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精准教学的开展,使学生的主观意愿在教学中得到尊重,美术学习行为能更好的表达,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同时关系的进步能够使学生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在实践教学中及时响应,这样能够保证教学方法的顺利进行,并且营造共生探究美术知识的学习环境。在建立师生教学关系的方法上,教师要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关爱、尊重、信任,学生在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感受,能够积极参与美术自主学习。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师生之间的管理应该是民主平等,并且具体的实施需要教师对学 生的意愿进行了解[1]。教师在过程中让学生表达希望和意见,尊重主动学习行为,用鼓励代替批评,以此来促使小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做实践学习和美术创作,增强美术学习体验。通过和谐教学关系的建立,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的学习能够主动参与,这就为想象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了一个良好的空间。
例如,《五彩缤纷的生活》这一课教学,教师就可以将互助合作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将自己也作为学习的一份子,与学生共同探究、想象、思考五彩生活该怎样表现,共同完成美术创作,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与教师之间的心理隔阂,创新学习也就得到了实践。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共同参与会增加学习意识,在心理上会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自我想法能够有所表达,教学关系会得到和谐发展,美术学习也会有创新的意识,保证了想象力的有效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实践练习。
二、开展多元整合,促进学习创新实践
在目前的小学教育教学中,不再倡导单一性的知识讲解,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所以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文化整合,拓展教学过程和内容,让学生的学习中能够创新[2]。其中以语文、数学、历史、体育、音乐等学科与美术课程知识的结合为主。让知识体现更为具体,也让学生在美术知识学习中得到想象力的激发,思维更为灵活,有创新的灵感,也有创新实践的方向。
例如,《生活中的线条》教学中,在课堂伊始就以多媒体让学生去做生活事物的回忆,其中做好学科之间的多元整合,以音乐激发学生的生活情感感受,以语文诗句引发事物理解,以数学数据介绍事物内容,以历史介绍发展过程,能让学生产生理解和认识,建立自主想法。之后利用学生在其中的多元理解体会,开展创新实践,让学生做生活线条的自我理解绘画,加入自己的认知做创新实践,以此就让创新成为了学习的过程,创作成为了实践,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增加美的认识,培养想象创新能力。
三、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主体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是目前教育教学的核心思想,美术教学培养想象创新能力要针对主体做教学设计的优化,一是保证美术学习兴趣,二是丰富教学内容,三是注重实践行为,使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中农有想象力的发挥,有创新的实践过程。鉴于此,教师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美术学习体会,保证美术知识符合学生的兴趣需要,促进自主美术鉴赏和理解,也以丰富的内容提升学生感受,引发想象空间的扩大,做美术表现,并且信息技术能让小学生的美术学习走到生活当中,实现美术创新学习的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静物写生》教学中,教师以多媒体为学生展现各种各样的物品,并且以画作和图片做对比,让学生感受静物写生的知识,激发创新学习的想法。在形式上可以借助网络,将写生教学进行拓展,以微课的方式指导学生走进自认生活,增加美术实践的趣味性,也让想象创新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得到发展。
四、实现创新内化,组织美术动手实践
想象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内化教学的设计,所以教学中要组织美术动手实践,丰富学生的感知,让美术知识理解结合个人想法得到创新表达。动手实践的开展让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变得主动,也让想象创新有了内化的过程,有助于美术核心素养的养成[3]。例如,在《神奇的装饰柱》教学中,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就以动手实践为基础做引导,让学生去做想象创新,展现自我美术认识,以创造美为方向带动创新内化,实现素质教学。在美术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对学生的想象创新给予肯定和表扬,改变学习状态,保证创新学习。
结论: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师应革新教学理念,重视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与学习的结合,使学生在美术知识获取中可以得到想象创新的实践,以此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但是在实践策略的开展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际知识理解和实践中的具体情况,把握教学方向,确保知识学习的正确性和想象实践积极性,让创新意识能够随着美术学习得到长效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让小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庄晓丹.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3):153.
[2]徐梦星.试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新智慧,2020(20):112-113.
[3]何丽瑜.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究[J].知识文库,2020(1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