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书法教学创新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8期   作者:董淑慧
[导读] 在美术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书法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书写能力、艺术素养发展的有效路径。
        董淑慧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贞元中学     712200
        摘要:在美术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书法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书写能力、艺术素养发展的有效路径。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很难展现书法教学的地位和优势。所以,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也应该站在美术核心素养的角度下对书法教学进行审视,使得教学创新得以实现。
关键词:美术核心素养;初中;书法教学;创新
        
        前言:伴随着素质教育的高速推动,美术学科的地位也得到不断的提升,成为推动学生全面和综合发展中非常重要的路径。所以,在当前,为了更好地开展书法教学,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也应该加强美术核心素养的引入。借助这样的方式使得书法教学在实际的开展中得到完善和优化,使得学科教育的价值和内涵得到不断的展现。
        一、引入书法典故,培养文化理解
            我国的汉字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书法书写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写正确、写的美观、还要有艺术性。学生热爱书法对书写有热情才能做到认真专注、持之以恒。在教学中笔者会经常借助书法典故激发学生学书兴趣,让学生对书法艺术有更加深的理解。例如,用“墨池”典故让学生明白王羲之的一手字,是每天都勤练书法,以致“池水尽染墨”才练成的。用“张旭看公孙大娘舞剑”悟出草书书写心得,让学生明白学书不仅要勤练笔更要勤思考。
通过样的典故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古人学书的勤奋和刻苦,体会到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二、加强书法临摹,培养审美态度
            在书法学习中临摹是必不可少途径[2]。书法教学中为学生选择优秀的适合学生临摹的范本是第一步。唐代书家颜真卿的《多宝塔》《颜勤礼碑》、欧阳询的《九成宫》、柳公权《玄秘塔碑》,以及元代书家赵孟頫的《胆巴碑》都是很好的楷书临习范本。《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是很好的隶书临摹范本。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是很好的行书临习范本。当然还是很多优秀碑帖,此处就不再一一举例了。
在教学中,通过欣赏优秀的碑帖,锻炼学生的审美力,鉴赏力,通过临习锻炼学生手、脑结合的能力。


        三、引导比较观察,培养图像识读
            在书法鉴赏中引导学生比较、观察的同时,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等,也就为后面的写好字打下了基础。例如,在教授“横折”这一笔画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玄秘塔碑》、《胆巴碑》、《九成宫醴泉铭》等作品中,不同的书法家有关于“日”字不同的写法等。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观察,对字法和笔法不断的加强分析和了解等。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在无形中锻炼自己的图像识读能力,使得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和锻炼。
        四、凸显笔法表现,培养美术表现
            在书法教学的实际开展中,所谓的美术表现就可以视为笔法、章法、字法的表现力。所以,教师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也应该加深在此方面的研究,使得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得到增强。例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从笔画、线质、字形结构等方面的训练当中,使得学生在书法书写的过程中更好地呈现效果,增强整个书法作品的表现力。使得学生的书写能力、美术表现力得到不断的提升,使得学生在书法书写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加综合和全面的发展。
        五、增设创意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也是美术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对教学中的创意实践环节进行增加,使得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在无形中得到发展。例如,在书法教学的开展中,可以对不同形式的活动进行拓展。如甲骨文创意添画、计算机绘制艺术字等。这些都可以使得学生在活动的开展中展现创新能力。使得学生的书法学习乐趣得到不断的提升,使得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得以实现。
        结论: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中非常关键的词汇,可以为教学的开展起到带动的作用,使得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获取到更加综合和全面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可以引入书法典故、加强书法临摹、引导比较观察、凸显笔法表现、增设创意实践,使得学生的文化理解、审美态度、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使得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取到更好的锻炼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维勇.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探讨[J]. 科普童话,2020,(07):128.
[2]陈坚. 书法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 课外语文,2020,(04):75-76+78.
[3]戴秀江. 探书法之堂奥  赏翰墨之流韵——初中书法欣赏教学初探[J]. 美术教育研究,2020,(01):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