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8期   作者:黄乐
[导读]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口语交流能力是阶段性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基础知识的输入学习
        黄乐
        湖北省黄石市第十五中学     435100
        摘要: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口语交流能力是阶段性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基础知识的输入学习,忽略对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稳固基础知识,促进学生的技能实践。创新课堂教学,优化对于学生的口语教学设计,将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相互统一,在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在口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当前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同时口语教学中存在不少的问题限制了学生语言发展,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从思想方法和知识技能进行引导,让学生从知识学习过渡到语言表达,教师创新口语教学,优化教学活动设计, 增加口语教学的输出实践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培养学生在语音,语法的感知学习中提升语感,语境,语用的认知理解,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配比失衡
初中英语的教学中,主要是听读写说的综合培养,但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更侧重于读写听三个方面,学生的口语教学缺乏有效的输出实践训练,在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理论的指导,口语教学受到了限制,流于形式化教学,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对于口语教学课程配置失衡,教师在创新教学过程中,完善口语的输入学习,也要加强输出实践的综合训练,在知识学习、技能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缺乏交流互动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课堂的灌输式教学,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更多的还是被动接受,无法有效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思维差异,导致了学生在普适性学习的基础上,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每个学生的口语水平不尽相同,学生的被动接受,降低口语教学成效, 教师需要加强对于学生交流沟通,立足于普适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三)缺乏必要的实践训练
在英语教学中,由于课时任务的安排,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训练,学生的口语训练无法得到有效的拓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的综合培养,创设交流环境,实现课堂和生活的有效结合,引导学生从课堂实践走向生活实践,在指导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口语锻炼培养。


        二、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一)情境教学,塑造口语环境
在创新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口语环境氛围,在情境教学中,让学生得到直观的认知理解学习,根据真实的情境加深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表达运用。例如在“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讲解基本单词和句型,让学生将抽象的单词和实物相互结合,了解重要的单词和句型发音,剖析文本的语法知识,了解语言的合理架构和运用。教师组织学生在情境教学中,通过情境角色扮演复现文本内容,在听和说的对话教学设计中,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和语义进行合理口语表达。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鼓励学生小组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文本知识点设置新的主题情境对话设计,鼓励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能够熟练进行语言表达。在情境教学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促进学生在情境中的口语表达实践。
(二)趣味教学,加强交流沟通
在口语的创新教学中,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将传统的任务式教学变成趣味化学习,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的形象化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直观地视听体验中,引导学生跟着视频进行口语练习,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的指导和点拨,启发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思维差异,在口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组合作,以及分类指导的教学模式,教师将文本内容制作成网络课件,进行分批呈现,从简单到复杂的深入,满足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采用一对一帮扶的形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评价,在互动交流中指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强化自身的薄弱的环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学生跟着的视频短片电影学习应用口语。在趣味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
(三)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实践,教师在课堂中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流,例如截取经典的影视片段,让学生进行口语配音,同时节选学生喜欢的电影,学生之间进行口语化的情境表演,可以是个人诗歌朗读,也可以是学生小组之间的情境对话,在多样化的教学设计中,提升学生的输出实践培养,在课堂上给与学生实践训练的培养,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运用,在生活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在生活中,进行英语经典名著,诗歌散文的交流学习,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结束语
在口语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趣味化和知识性有效结合,理论实践相互统一,加强教师的指导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在趣味教学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丽娜. 任务引领 自主提高——探究任务型教学应用于初中英语口语课堂的可行性[J]. 中学生英语, 2019, 000(018):P.64-64.
[2]陈锐. 以话题为中心 探讨初中英语口语和写作相融合的教学模式[J]. 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 2019, 000(010):P.165-165.
[3]饶依婧, 原伟亮.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与策略优化分析——以舟山乡镇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 3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