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中心小学 236800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基于学科德育的小学数学例谈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学科德育;小学数学;例谈
引言
数学是小学教育体系的主要学科之一,德育元素在数学教育中的渗透,会为学生带来明显的变化。要想加强德育在授课中对学生的教诲,数学教师要采用蕴含德育意义的趣味性教学,来引导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针对小学生的德育塑造,严谨、独立、礼貌等都是需要对学生加以培养的良好美德。本文以这三项美德为例,用丰富的教学案例具体阐述如何在小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当前,已经进入了新课程改革的关键阶段,各种教学理念都在积极推行,其中就包括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有针对性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从而有效落实核心素养中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求,熏陶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不是独立存在的,往往结合着数学知识出现。因此,教师渗透德育内容时,不能脱离数学教学而单独谈德育,否则容易本末倒置。这样一来,德育渗透过程中,学生不仅接收到了丰富多样的德育内容,也会得到更多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教学素材,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奠定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良好基础。
二、基于学科德育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切合教材素材,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不仅涉及数学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教师只要切合教材素材,找准其知识点和德育内容的连接点,精心设计,就能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教育。以神州五号这一现实素材作为载体,引出“比”的两种情形,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教育等,在数学课程中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教师只要切合教材素材,采取直接讲述,或把难以理解的资料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微课进行播放,或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课后查阅相关资料等多种途径,都可实现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教育。
(二)养成验算的习惯
很多小学生答题错漏百出,这多由于他们没有养成验算的习惯。作业、考试对于小学生而言都是枯燥的任务,每当答完题后,小学生就相当于卸下了重担,自然不肯再继续验算检查来增加负担。教师对此要循循善诱,并纠正小学生错误的答题观念。小学生通过反思,理解了教师的苦心,就会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然后以谨慎、周全的态度对待习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严谨的美德。
(三)拓展数学教学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渗透德育内容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形成当前及未来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和关键品质,让学生全面发展。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适当拓展数学教学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内容带到课堂上,如讲述历史故事、人物事迹、科学家的精神品质等,通过故事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学生受故事情节的吸引,可以全神贯注地认真听讲,自然而然地接受德育内容,进而就能形成良好的思想水平和道德认识。例如,课堂上讲到“相似三角形”原理时,笔者为学生讲述了古希腊数学家勒斯刻苦钻研的故事。故事中,埃及法老让勒斯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勒斯不断地钻研、实践,最终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原理,从“影长等于身长”中推理得到“塔影等于塔高”的结论,测得了金字塔的高度。通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可宣传科学家刻苦钻研的实践精神,使学生的科学精神、道德品质等得到熏陶,引导学生形成坚持不懈、勇于实践探究等精神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自主解题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生练习数学题时,要养成自主解题的良好习惯,这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独立的个性品质。很多小学生贪易怕难,做题稍微没有思路,便依赖题后答案的讲解,或者向其他品学兼优的同学寻求帮助。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类似问题及时斧正,以防止小学生养成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
结束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寻找德育点进行德育渗透,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朱霞.简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143-144.
[3]全雪萍.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8(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