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阳 黄平啸 栾文杰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610213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基于此,伴随近些年高校规模的扩大,可以说高校已经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因此对于高校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也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高校学生管理优化创新的必要性为出发点,具体分析了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措施,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创新;创新模式
引言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学校的管理工作思路也在不断改变。例如,作为高校事物的保障部门,后勤部门的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处于重要位置,不断引起高校内部的重视。高校扩招造成学校管理工作量加大,为了合理分配高校内部管理工作量,实现持续高效的学校管理工作,后勤信息系统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从实践层面分析,高校后勤信息系统在设计和利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从高校学生管理优化创新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问题和创新措施,力争为加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议。
1高校学生管理优化创新的必要性
在我国,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虽然大多数高校生源较多,但是教育质量有所下滑。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在随着量的增长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必然引起质的变化,并相应带来教育观念的改变和管理方式的创新。长期以来,学生管理工作被等同于行政管理工作,以教学代替教育的观念导致大部分高校重教学工作轻学生工作的普遍现象,以至于学生管理理念创新意识不足、定位不准、重视不够,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滞后、人员紧缺、素质不高,使其很难发挥育人功能。其次,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主要是依靠行政指令性手段操作,管理行为直接、生硬且有一定教育效果,但同时也忽视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使学生难以实现由衷的思想转变和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培养多样化、个性化人才的需要,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跟社会发展脚步,紧扣市场脉搏,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和育人竞争力,优化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2高校学生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2.1不健全的高校学生管理体制
现阶段,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还未建立健全的高校学生管理体制。许多学校都开始跟随时代的发展脚步,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不断地进行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开始朝着服务型的方向发展。对某省一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调查后,发现其问题主要出现在:所坚持的管理理念过于落后,所采用的教育手段不利于现代教育的发展,部分管理工作的实施并未长期坚持,学校难以对学生进行规范的管理;学校实行校级管理和系级管理,二者的管理工作不平衡,管理效率难以提高,高校学生管理质量无法保障;学校所采用的管理模式缺乏多样性,太过于单一,难以实现个性化的管理,所得到的管理效果还有待提高;高校学生的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2.2学生管理工作过于表面化
只要是涉及到工作管理的层面,都会与学生各部门有联系,这样的情况会影响管理者的研究、思考。尤其是在后勤社会化后,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第一,学生宿舍管理部门没有办法去承担学生在思想政治、宿舍学生的管理工作,让宿舍管理的工作与思想教育分离。第二,因为用人制度的问题,宿舍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服务水平、服务意识等方面均不无法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需要。第三,学生宿舍的管理制度不合理。此外一些学生管理方式还在探究当中,这样就一定会导致学生管理只能在工作量大的状态中进行,很难完成对于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培养。由此可见,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过于表面化,不能深入到管理的工作中。
3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措施
3.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创新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创新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客观要求,所以理念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工作新问题和新情况的不断出现而转变和创新。其一,坚持育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由原本以学校和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试图改变传统的单一模式和思维习惯,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本为理念,以民主和平等为管理精神,强化服务意识,逐步提高学生主体性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化管理意识。其二,坚持实事求是的管理理念,由关注学生教育学习为重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重转变。新时代的大学生已经不再只是针对专业素养,它还包括思想素养、文化素养和身体素养。因此高等教育的义务并不完全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根据学生自身特性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发展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变化。此外,还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由传统重视“唯文凭、唯学分”向重视学生创造力、想象力转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要一味看重文凭和学分,而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激发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个性品质,打造新时代高素质综合人才。
3.2重视学生奖惩制度的力度
奖惩制度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调查显示,高校师生虽认为现行的奖惩制度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但也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现行条例已不适应实际发展需要,学生奖惩制度的作用正在逐步降低。因此改革高校学生奖惩制度势在必行。这就要学校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健全高校学生奖惩激励的心理机制,做到奖惩及时、奖惩适度、奖惩准确;此外,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明确高校适当的法律地位,及高校在学生管理中的权限范围,是高校学生奖惩制度创新实践的前提和保障;最后,完善高校学生奖惩制度的运行机制,注重奖惩制度的科学化程序设计,完善奖惩制度的司法程序,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确保广大师生合法权益。
3.3高校学生的角色转化
以往的教育中,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定位为管理与服从的关系模式,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传教和管理的一方。但伴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善和更新,大学生主动参与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须要打破传统管理模式,要尊重学生,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培养更多的学生干部参与学校管理工作;要完善学生参与管理机制,为学生表达意见或建议提供良好平台;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对象,根据学生发展的人才规律以及成长规律,综合相关的教育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还可以通过学生会、社团、志愿服务等为学生拓展和丰富各种渠道,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之中,提高他们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结语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和摇篮,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将学生作为主要的出发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育模式,不断优化创新管理方法,齐抓共管,共同努力,为高校发展形成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严国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2.
[2]靳润奇,池卫东,王冬梅.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32).
[3]姜恒,杨绍安.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理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9).
作者简介:
刘明阳,男,吉林辽源(1998.05.2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黄平啸,男,河北沧州(1998.11.04)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栾文杰,男,吉林磐石(1999.03.0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