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程
四川省南部中学 637300
摘要:初中生正值青春期萌芽阶段,对于周围的事物开始有自己的认知,而且,作为我国公民有义务履行宪法内容,所以在此阶段,学校需要积极开展各项组织活动并通过课堂知识普及让学生了解基础的宪法知识,让学生开始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不触犯法律,同时让学生在被侵权的情况下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力。因此,在初中对学生进行宪法教育是有深刻意义和作用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宪法教育
引言
当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后,整个初中阶段都将进行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刚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从身体到思维都开始快速发展,是整个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而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使学生快速融入新的环境,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该课程还包含有关宪法基础知识的讲述,可以帮助树立正确的宪法观念,基于此,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强化宪法教育的价值与途径进行研究。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
现在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大多都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很多也许步入社会后都运用不到,但是也有很多知识是在社会中学不到的,只能够在学校中学习到,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想政治课程等。道德与法治课程教给了学生做事情的底线,教给了学生为人处世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自己,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这门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法律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熟悉法律,在需要时可以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初中阶段强化宪法教育的价值
宪法的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我国建设法治型国家的基础,对于每个国家而言,都有适合于本国使用的法律,我国是一个法制型社会的国家,在法律面前无论其身份的高低都享有人人平等的权力,所有的组织和个人在参与社会一切活动的过程中都必须遵循我国的宪法内容,所以作为我国的每一位公民,都必须终身遵守我国的宪法内容。初中生的法律认知比较薄弱,而恰好处于对周围认知的时期,因而强化初中生的道德宪法教育,有利于学生建立健全健康合理的法律观念,在生活中以法律作为约束来规范个人的行为,有利于学生成长为一个遵纪守法的社会公民。
初中生的宪法教育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是不恰当的甚至是侵犯他人权力的,懂得什么事情是违法的,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法律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对宪法的敬畏心和不可触犯的价值引导,树立宪法的神圣形象,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法制教育切合实际,不空谈,让学生明白法治就在身边,从而在社会法治中更加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我国的根本大法。因此,对于初中生的教育内容,道德与法制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这对于未来我国更加成熟的建立法治型国家和培养一大批具有法治观念的社会青年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初中教学强化宪法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只有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才能更加认真地学习,同时还要向家长传播法治学习的重要性,理解掌握法治的必要性,使学生从家庭中就能感受到法治学习的意义。另外,还要使社会中的人们意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
(二)、将宪法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当前,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中对于宪法知识的讲述依然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在课堂中对于宪法内容进行理论性的讲述,没有对宪法内容的具体含义进行系统的解释,也没有刻意的将宪法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造成宪法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空洞乏味的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宪法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可以在讲解过程中辅以多媒体的形式,运用相关案例来讲述具体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对于宪法知识联想到生活实际。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激发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学习效率才能够自然而然地提高。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生活来说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课程学习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中理解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以及对于法治思维的建立。
结束语
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容忽视,学校应该积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宪法教育,让学生懂法、知法、守法、用法,在侵权行为发生时可以采取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并且明白自己作为一名社会公民所应该承担的义务,不触犯法律,做一个具备法律知识、拥有法律意识的青年人,这为推动我国依法治国的方针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炳强.信息化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研究[J].学周刊,2020(02):153.
[2]荆玉东.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J].才智,2019(36):77.
[3]王小军.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