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作战信息化指挥系统的建设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8期   作者:张卫青 张亚超 李江川
[导读] 从联合作战对信息化指挥系统的需求考虑,提出了在信息化指挥系统建设
        张卫青  张亚超  李江川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610213

        摘要:从联合作战对信息化指挥系统的需求考虑,提出了在信息化指挥系统建设过程中应确立的目标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对构建我军联合作战信息化指挥系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关键词:联合作战 ;信息化指挥 系统 ;综合集成建设
1联合作战对信息化指挥系统的需求分析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信息化指挥系统的标志是 C'ISR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高度成熟与发展,这是我军 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方向。
1.1总体需求
        信息化指挥系统必须具备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和适应 性强的特点,并具有较大的容量和扩充能力,以及灵便的组织能力,以适应多种联合作战样式、多个作战方向、不同 战场环境下和不同作战对象。信息化指挥系统的建设必须朝着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方向发展,具有不断兼容新武器装备作战运用的能力,使其与我军现代化武器装备发展同步;随着我军联合作战能力的不断提高,未来联合战役样式将由按军种进行编成向跨军种混合编成过渡,为此,信息化指挥系统体系结构必须满足这一需求,能够随着作战力量的编成在各军种之间实现系统设备的灵活编组,并保证各分系统有机结合为一体,形成各 层次、各军兵种、各类型系统之间的信息无缝联接,实现功能互补。在与强敌激烈、复杂的对抗环境中,信息化指挥系统必须具有生存能力强、安全可靠、有信息作战的攻防能力、能够有效地抵御计算机病毒武器的侵害与攻击、确保各类信息的安全与畅通等特点。
1.2结构需求
        联合作战强调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联合行动。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军事理论的变革,作战指挥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军事指挥一体化将成为指挥理论的新趋势。这就要求作为联合作战信息化指挥系统必须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其整体结构能实现各指挥层次、各军兵种和各军事业务功能系统的综合一体。C4ISR系统实现一体化后, 才能使各传感器与发射器联成一体成为现实,指挥体制的联合程度将更高,联合作战指挥的效能将成几何级数增长。
1-3战术需求
        作为联合作战信息化指挥系统的C4ISR系统应满足系统机动性、抗毁性、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快速反应性、安全保密性、兼容性和设备隐形化的要求。
2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
2.1纵向贯通横向衔接,建立结构优化的网络组织“F”
        1)以指挥控制系统为核心,实现各业务系统的融合。联合作战信息化指挥系统建设是个浩大的工程,由多军种、多级的作战指挥信息分系统形成,而分系统又是由多个多元化的子系统组成,均包含有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传输、网电攻击等大小不一、数量众多、功能 各异的业务系统,且均是从指挥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从C2,C3,C4,C4I到C-ISR。它在作战过程中,上联情报侦察、预警探测系统,下联网电攻击、武器平台,是联合作战信息化指挥系统的核心,是建设的重点和融合的关键。因此,指挥控制系统建设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只有以指挥控制系统建设为核心,才算是抓住了联合作战信息化指挥系统建设的根本,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各业务系统的融合。
        2)以信息快速流通为重点,实现各指挥层次的垂直贯通。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由于对抗激烈、节奏加快、情况多变,战场信息的流量、流速显著增加,信息流的任何阻 塞或控制失误,都会造成人流、物流的严重混乱,影响战役作战体系的运转和三军的协同,甚至导致联合作战行动的失败。因此,联合作战信息化指挥系统在进行建设时,必须把实现各指挥层次间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战场空间信息的实时釆集与处理放在首要地位,将各指挥层次的各种系统联接起来,实现相互兼容和互联互通的功能。要针对目前信息传输系统数字化程度参差不齐,引进设备与国产设备并用,设备既不规范也不配套的状况,集中力量组织攻关改造,形成装备的系列化和通用化,以地区或重点战役方向的固定信息传输基础设施为主,尽快形成互通兼容的数字化传输系统,加速信息的流通,实现各层次的贯通。
3)以确保联合作战为目的,实现各分系统的横向衔接。联合作战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三军的整体作战威力,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要看军种之间的各个信息化系统是否形成“横向技术一体化”。将各个分系统横向衔接,主要依靠建立结构优化的通信网络来组织。

组织中应综合使用各种通信手段和各种通用软件基础设施,如光缆、卫星、微波、短波、散射、通用数据链等信息传输平台,操作系统、基础应用软件等公共操作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基础数据库、地理信息、气象信息等信息处理平台,以及安全防护等多种信息基础设施,将其各个分系统横向衔接,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各军种作战信息化系统之间资源 共享、信息共享,达到整体作战的信息优势,从而实现三军联合作战的目的。
2.2改造完善硬件设备,构建一体化系统平台
1)去重补漏,优化品种。去重补漏,就是通过对参与联合作战信息化指挥系统建设的硬件设备进行广泛的调查摸底,了解哪些设备功能相重可以取代,哪些部分还因缺乏必要的设备形不成系统需要补充。去重,就是“合并同类项”,将多余的设备“作减法”将其去掉,保留下来的设备通过综合布线的方式,在集成中与其他需要该设备的系 统进行连接,发挥共同的作用。补漏,就是对某一个系统的缺项“作加法”,进行弥补。对于需要弥补的系统,一定要在现有设备器材里寻觅,确实没有,再研制新设备或购置新器材。优化品种,即在众多功能相同、作用相近的设备里进行比较鉴别,选取那些功能多、作用大的设备使用在集成的系统中,将那些已经过时,不利于更新换代的设 备换掉,使综合集成后的系统中的单个设备也比较先进。
2)填平补齐,形成规模。就是将同一军种、同一级别 的装备在数量上按照编制统一补齐,使其在装备上形成一 定的规模,本身具备“系统”的功能,形成一个小的功能模 块,为大系统的综合集成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如我军在未 来的联合作战中,将通过集成工程和配套科研,把区域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嵌入东南沿海战场,和在役装备、在建装备、引进装备协同配套,填平补齐,形成一定的规模,就能发挥整体作战威力,使其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3)技术改造,平台升级。就是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一些适应性的改造,使系统的操作平面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级别。在现实中,任何设备、系统的开发研制都不可能一次到位,都有一个新老更替的过程。随着联合作战信息化指挥系统综合集成的不断发展和功能的不断升级,总要 面临设备系统改造、升级等问题。因此,联合作战信息化指挥系统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对设备系统不断改造升级的过程,对此,我军要有足够的认识。例如,空军地空导弹营指挥所,目前现状是“摩尔斯编码、手工标图、话音传输”, 如果用电子信息技术稍加改造,使得营导弹发射单元不但拥有自身火力分布数据(包括火力分配计算和优化、目标 列表显示、射击指挥程序提示等),还能共享地空导弹兵师 的预警雷达等获得的综合情报数据、发射区数据和杀伤区 数据,这些态势数据即使一时还不能作为指挥引导使用, 但能够与引导指令兼容,也就充分发挥了战场情报效益。
2.3规范研发操作软件,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
        1)统一网络协议,实现网系互联。在联合作战信息化指挥系统中,三军中的各类信息网络在诸如分发数据、路 由选择、同步对话、信息表示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严重地 影响了各类信息网络的互联。对此,可根据我军实际情 况,釆取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信息处理系统委员会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制订出具有我军特色的规范化网络协议,使我军的各类信息网络硬、软件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统一接口标准,实现网系互通。在联合作战信息化 指挥系统的建设中,涉及到许多网络、设备、指挥所之间的接口问题,由于上述设施研发时期、用途、传输技术体制的不同,相互之间的接口参数也不同,因此,应当采取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接口或统一设计制定《接口标准》等来统一各 类设施的接口,如:通信分系统与侦察监视分系统、指控分 系统、网电分系统的接口,通信分系统内部各有关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等,并适当进行技术协调,必要时进行技术攻关,以确保网系互通。
        3)统一操作系统,实现网系互操作。联合作战信息化指挥系统要想在各个分系统之间实行互操作,必须要有统一的操作系统。而我军联合作战信息化指挥系统中,使用着种类繁多的计算机系统软件和自编的指控系统软件,且 大部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没有定型列装,软件管理力度不够,低水平重复开发严重,系统间交互能力弱,共享程度低,基础平台、数据格式不统一,致使三军网系之间不能进行互操作。因此,我军必须采取规范研发操作软件,择优评选并统一全军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应用系统,在全军强制 性地推广使用,确保网系之间的互操作。
        参考文献:
[1]曹建儒,赵捷.信息时代军队指挥自动化[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
[2]任富兴,刘树海.指挥信息系统[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
[3]晏南飞,刘健波,胡杰,等.野外指挥自动化网络系统建设研究[J].兵工自动化,2009,28(10):18 -19.
作者简介:
张卫青,男,福建龙岩(1997.10)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张亚超,男,河北保定(1997.0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李江川,男,河南安阳(1999.08)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