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学科互动”的一点尝试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18期   作者:周玉叶
[导读] 跨学科学习是新课改提出的理念,它的确有利于调动学学习生的积极性
        周玉叶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中学         
        
        【内容摘要】跨学科学习是新课改提出的理念,它的确有利于调动学学习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实现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目的。本文从实践出发,结合三个方面,探讨在语文课上学科之间如何实现良好互动,如何在保持语文学科的独立价值的基础上进行跨学科的灵活、有效的糅合。
        【关键词】学科互动  音乐  美术  英语教学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怎么让语文课堂变得鲜活起来,让语文课堂变得有趣又有效,是我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思考和摸索的问题。本文就将结合我个人的语文教学实践,以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与其它科目的适度结合为主题,以教学的实践和反思为例,探讨如何既在打破学科本位的同时,又使其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的独立价值,以实现不同学科的良好结合,互搏互发,互相促进。
        一、语文课:让音乐滋润课堂
        中国的传统文学向来就是与音乐水乳交融的,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可吟唱的。因而,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如果妙用音乐,可以拉近与文学作品的距离。列夫?托尔斯泰说过:“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一变而为可能。”
        播放背景音乐,渲染课堂氛围。音乐通常运用于诗文的配乐诵读部分,以恰当的音乐为背景,能够烘托和谐的诗意氛围,丰富诗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学王利华先生,选择的是一首夏威夷民歌《骊歌》为其配乐,《骊歌》原本就是离别之歌,这首乐曲轻悠舒缓,明亮中又有淡淡的忧伤,仿佛夕阳下薄雾氤氲,星河渐现,天上星与水中星交相辉映,很符合《再别康桥》的情与景。所以序曲一起,那喃喃的离情别绪就弥漫开来。然后,再经我一泛读,学生很快就可以入境,和着节奏,融近康桥的世界……音乐的感染使学生在情感上有了认同感、亲近感,很快与作者产生共鸣了。
        引入相类的音乐,升华学生感情。在《琵琶行》的教学中,我特别尝试了音乐的辅助教学,也感受到了它的精妙。通常,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如何让学生通过文字描写品析琵琶曲旋律的起伏变化,进而想象琵琶女和白居易情感的起伏。以往我分析课文时喜欢单纯的品评,但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这一次我准备一段完整的多媒体播放,乐曲随着文字的激荡起伏而变化,它分成四段精心剪辑的琵琶曲,然后让学生评判这四段分别属于旋律起伏的哪一阶段,并结合琵琶女和白居易的命运想象当时他们各自的所思所想,体味琵琶声中渗透的情感。
        因为这篇诗歌可以称作是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的完美典范,我们可以学习并从中体会,如何把音符传递而来的情感,用语言文字来表现,又如何能把读到的文字,转变为音符的感觉,体会情感的起伏激荡。追究其根本,一切符号的运用无非是源于 “情”——“感人心者,莫乎于情。”
        二、语文课:让学生画出内心的精彩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需要符合哪些标准?要开辟富有诗情画意的、有声有色的语文活动课堂,才能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审美空间。而美术教学就能使语文课如虎添翼,所谓“妙笔画诗文”,就是用线条传达语文之美。《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告诉我们: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


        记得自己还是高中生,学习《伐檀》那篇课文时,老师说作业是用一段话来描述伐檀的场景,或者可以画一幅画,下节课交流。我很快就画好了。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老师看了每个同学的作业,或者文字,或者图画。似乎对我的画看了比较久,还展示给全班同学。至今还记得,画的是黑白色调的远景图,用简单的粗粗细细的线条勾勒出人群在河边劳作的场景。想到这儿,耳边也似乎回响起,“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当时还没有什么先进的教学理念,但这种创新确实令作为学生的我对那段《诗经》的文字怦然心动。如今作为老师,才令我又明白了它另外的意义。美术作为一种直观的艺术,借助它,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用绘画的方式再现出来。生动鲜活的画面就会唤起我们相应的情感体验。于是,我就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去尝试。
            在学完一个单元的古诗词后,我要求学生自由选取喜爱的诗词,用妙笔画下感受。有一位同学,画了这样一幅画,是王维的《山居秋暝》:淡墨色的整体渲染下,远远见到几条深色的山的棱角,一条小溪由远而近,溪边浅浅的墨色背景,近处,溪边两株茂盛的树木,投下斑驳的影子,背景中,几只草帽,静中透出灵动。诚然,写读后感,用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然而,这样一种表达,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境吗?把言语符号换成图画的方式,何尝不是一种深刻的倾诉呢?而且更强调个体的倾诉。基础教育课程价值观定位的时候,不也是强调“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呼唤学习者的个性发展”。
        丰子恺先生不也是从画古诗词意境开始了他的漫画创作。他的诗词漫画,把最耐人寻味的景象凝固了,定格下来,给人以细细的、长久的回味。正是这诗画相融的风格引起了人们观念和情感上的极大共鸣,它也成为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虽然大师的境界不是我们所能轻易企及的,但也可以是尝试努力的方向。
        综上,也许我们可以接受并适当运用这种方式。例如在一些写景抒情类散文的学习中,展示网上下载的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图片还不如看看这些源自学生内心的画面。在“读”之后,留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思考、冥想;再用文字或者其它的方式来表达,只要同样都是“用心之作”,同样都能看到一些情感与意境。简单的线条与色彩或许会有不简单的表达,也许我们会看到学生中别样的智慧。
        三、语文课:英语带来的意外“惊喜”
        英语和语文同为语言类学科,但目前我们的母语已备受忽视,英语教学却异常的繁荣。在语文教师的看来,英语就成了“眼中钉、肉中刺”。但其实英语课程资源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我们如何去认识、开发和利用。那么,我们能否在这两门学科的对话中,激活英语符号,来拓展语文的学科空间呢?下面就教学中出现的实际情况与解决着手,浅谈其中的可取之处。
        曾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说到了present, present在英文中是一个很普通的单词,可以翻译成“现在”,也可以理解为“礼物”。学生由此而说,present告诉我们,“现在”就是我们在这个世上所能得到的最好“礼物”。如果我们把每一个“现在”都当成最好的“礼物”,并且学习如何珍惜现在、把握现在的时候,我们的生命自然也就多了一份感激和美好。
        一个日常英文单词的多个义项,很多学生都知道,但是由简单的日常用语中也可以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悟,这种对语言的运用思考才是有价值的,才会对词语本身或词语背后的言外之意有更多的领悟。 
        总之,语文教学的确需要从更多的领域丰富自身,但拓展不是无边际的,不能失去本色、拧干原汁。我们结合的那些领域,更不能停留于花俏的表面,必须找到相互融合的部分,最终都需落实到对语文本身的深入思考与探究中,实现“互长”。从中,我们也能进一步的了解学生,发现蕴藏其中的不同类型的创意与智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使我们的语文课越来越有“趣”,有“情”,有“活”,感受到语文的生命脉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