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儿主体性探究生成教学活动策略——基于幼儿户外活动生成集体教学活动为例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18期   作者:陈固内
[导读] 生成教学活动是基于教师观察幼儿主体行为并做出正确分析,针对有价值的知识
        陈固内
        厦门市同安区西柯中心幼儿园,福建,厦门  361100
        
        摘要:生成教学活动是基于教师观察幼儿主体行为并做出正确分析,针对有价值的知识经验发展出的动态的、不断调整的活动,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协商共同建构经验的过程,能有效推动幼儿发展。围绕幼儿主体性展开的教育活动,是落实《指南》精神,也是生成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探究生成教学活动策略更好地为创造性实施课程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主体性;生成;教学活动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幼儿园工作指导性文件的颁布,幼儿主体性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课程理念不断转变,与之相适宜的自主游戏活动、生成活动等越来越得到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1]户外活动的多样性为幼儿提供了不同区域、材料丰富及形式各样的游戏,其以自主性、开放性、灵活性、发展性等特点,有着许多生成教学活动的契机和教育价值,教师如能善于观察,从幼儿主体性出发生成教学活动,为完善活动环境、推进游戏深入、促进幼儿发展提供指导,是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幼儿户外活动中生成集体教学为例,探究生成教学活动策略,旨在探索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适宜集体教学活动有效途径。
        一、源于幼儿主体性生成教学活动
        幼儿是独立自主、具有主观能动性和探究创造性的个体,能根据自己的内在需求,自己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具有其主体性。生成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幼儿互动过程中,基于观察幼儿主体行为并做出正确分析,针对有价值的知识经验发展出的动态的、不断调整的活动,其目标和过程是在活动中不断形成的。[2]生成教学活动应与幼儿的活动现场和真实表现紧密相连,并以幼儿的发展为方向,生成的教学活动才能凸显其价值和有效性。因此,紧紧抓住幼儿主体性是生成教学活动的关键点。
        (一)源于幼儿兴趣和需要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真实的兴趣和需要是促进其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激发着幼儿的探索热情和求知欲望,使教学活动顺应而生。例如:在幼儿园的小公园里幼儿发现了生长在木桩上的菌类植物,一群幼儿围着它好奇的谈论着:“这个像蘑菇一样的东西怎么长在这里,不长在土里?”“它像妈妈买的茶树菇。”“它能吃吗?”“它还长着毛毛呢,有毒吗……”幼儿的眼里满是好奇,话匣子一打开便讨论不停,表现出对木桩上生长的菌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有着一探究竟的欲望和需要。这时教师应及时地把握教学契机,倾听幼儿的讨论内容,观察他们的语言、表情、动作、同伴间的争论等,因为这些可能蕴藏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是生成教学活动的来源。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幼儿主体的各种表现,获取幼儿原有的经验基础,保持对幼儿兴趣需要及生成问题的关注,寻找生成资源并进行教育价值判断和筛选,找准生成活动的落脚点。教师要了解分析幼儿的兴趣及需要走向,并和原有经验进行有效衔接,以保证生成的教学活动与幼儿主体经验、兴趣和需求同一轨道。
        (二)源于幼儿引发的问题
        幼儿生活经验有限,容易对周围人、事、物产生好奇,他们眼中的事物是有生命有灵性的,会和小动物对话,会和花儿草儿倾诉……他们常常会提出各种疑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幼儿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想探究的问题往往具有潜在教育价值,是生成教学活动的重要来源。教师应关注幼儿提出的问题或遇到的难题,分析其是否产生认知冲突,剖析问题的根源,生成教学活动是为了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帮助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中班幼儿在骑行区,玩着骑行、运货、加油等情节游戏,在游戏时经常出现“堵车、撞车”,幼儿间争执不断,教师认真观察,分析原因有:大部分幼儿对交通规则缺乏了解,小部分幼儿有所了解,但也不清晰;幼儿规则意识弱,游戏时没有进行规则协商制定,无规则或规则不明确造成游戏无法进行等,对交通规则的了解是解决骑行游戏问题的前提,于是围绕幼儿游戏产生的问题,教师先后生成了《交通规则我知道》、《骑行规则我们定》、《守规则更好玩》、《我是小交警》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教师每一次的生成是建立在幼儿原有游戏原有经验之上,在游戏——生成——再游戏——再生成的循环过程中,不断引发幼儿游戏学习,自主解决骑行活动中一开始因规则冲突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行动生困难, 困难生疑问, 疑问生假设, 假设生试验, 试验生断语, 断语又生了行动, 如此演进于无穷”,[3]陶行知先生的这段话正是上述生成教学活动最好的验证和诠释。
        (三)源于幼儿“最近发展区”
        课程不应只着眼于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应当定位于幼儿现有心智发展状态的“最近发展区”,就是说,应当凭借幼儿现有的发展创造出幼儿新的发展的基础。 [4]促进幼儿发展是教学活动要落实的目标。自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贯彻落实后,教师对照《指南》观察研判幼儿发展目标的意识逐渐增强。教师通过幼儿的活动,了解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指南》的年龄段各领域发展建立联系,在幼儿活动表现中寻找“最近发展区”,分析幼儿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因此,关注幼儿主体发展情况,基于幼儿现有发展水平,找准潜在发展水平生成教学活动,能帮助幼儿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
        例如在“小球进洞”的户外活动中,幼儿通过斜坡让小球滚到设置的“洞”,由于坡度、球形等因素,小球有时滚得快有时滚得慢,有时能进洞有时跑偏了,幼儿一时间对斜坡产生了探究兴趣。老师们思考:这个兴趣点能带给幼儿哪些有益的学习经验和成长机会?怎样在幼儿原发的兴趣上、现有发展水平上给予新的挑战,促进幼儿潜在水平的发展?于是,在和幼儿平等对话中,关于斜坡的探究活动生成了,如:《有趣的斜坡》探究物体在不同坡度的滚动滑动的状态;《斜坡和斜坡上的物体》探究不同形状、质量的物体在斜坡上的速度和远近;《生活中的斜坡》寻找感受生活中的斜坡和斜坡游戏……通过斜坡探究活动的生成教学活动,幼儿获得关于斜坡的各种经验和感知,实现现有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过渡。当然这一生成来源也是基于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前提,关注幼儿知情意行的变化,遵循以幼儿主体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教师的适时生成引发幼儿对获取新知的欲望。准确地判断幼儿“最近发展区”将促进生成教学活动的有效落实,也是生成教学活动发展性价值的体现。
        不是所有观察到的、能够利用的现象和活动都能够有效的生成,生成教学活动源于教师从眼到心的观察和思考,依赖于教师的专业判断和选择,着眼于从幼儿主体的兴趣需要、问题解决和“最近发展区”出发生成教学活动,落实生成教学活动才是有源可溯、有据可依的。


        二、组织生成教学活动关注幼儿主体行动
        生成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是实施生成活动的重要环节,生成教学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协商共同建构经验的过程,基于幼儿为主体,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推动幼儿发展、促进生成活动优化的一种价值倾向。它比预设活动在时间、空间、引导等方面更具灵活性、开放性:在时间上,它可以根据幼儿需要,在教育活动现场即时生成即时开展,也可以离开教育活动现场后再组织开展;在空间上,根据生成内容的需要,在室内室外均可灵活选择;在组织引导上,要尊重幼儿,积极营造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在生成教学活动理念中,教师应相信幼儿具有主动成长与发展的倾向,相信幼儿自身具有发展的潜能,并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幼儿学习主体的地位。
        (一)调动主体参与行动
        生成教学活动是幼儿原有活动的延展,是为了满足幼儿兴趣需要,解决幼儿问题,促进幼儿发展而生成,来源于幼儿的生成教学活动的学习主体是幼儿。主动参与是实现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基本途径,主体性的发展靠主体参与活动得以实现,参与的机会越多,主体得到锻炼的机会就越多,参与质量越高,主体性发展越好。[5]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创设利于幼儿自主参与的环境,提供各种参与的条件和机会,充分调动幼儿主体的各种感官通道,鼓励幼儿大胆的试一试、做一做、说一说等,充分调动幼儿的认知、辨异、思考等智力潜能,通过引导幼儿主体的积极参与,唤醒幼儿的主体意识,在引导幼儿付诸于亲身行动的过程中,帮助幼儿自主学习。
        (二)激励对话分享行动
        瑞吉欧儿童教育家马提古兹利讲过:“儿童可用一百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独特感受。”[6]对话分享能碰撞思维,激发智慧。首先,教师和幼儿对话应体现平等,教师应去除权威性,忌用指令性,要主动接近幼儿,善于通过对话把幼儿的主体性发掘出来。通过师幼对话,教师可以挖掘幼儿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无意识的逻辑性和不自觉的结构性,即知道幼儿的兴趣取向和学习需求,并以此为教学切入点,展开教学活动的实施。[7]其次,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对话分享过程,是幼儿呈现主体经验、同伴学习、生成新知的过程,每个幼儿有百种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碰撞在一起,表达的丰富性有利于促进幼儿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发现未知领域,从而不断激发幼儿情感和认知等方面的探究学习。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倾听和辨析幼儿的对话分享,引导幼儿与同伴与教师交流互动,产生回应,从中研判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发展水平,并为以后学习活动和促进幼儿发展寻找教学活动新的生发点。
        (三)鼓励自主建构经验
        不断建构新经验是体现幼儿主体发展的落脚点。生成教学活动的实施是教师和幼儿一起建构新经验的过程。马拉古齐说:“我们确实没有课程或计划,但也不是随意的即兴表演。与幼儿一起活动,三分之一的事情是确定的, 三分之二是新的和不确定的。”[8]在前期的观察生成过程中,教师就要围绕生成内容,梳理幼儿经验和现有的发展水平,预设生成活动目标及内容的走向,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生成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位幼儿是否在教学情境中融入各自生活的经验、情感和态度,积极创造更多机会,提供各种平台,让幼儿自主表达和展示,引导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从而形成新经验,逐步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每位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教师应尊重幼儿,在深入研究和了解幼儿思维发展水平基础上,鼓励幼儿自主积极地建构个体经验,有意识地把幼儿个体经验转化成集体经验,把零散经验聚焦成系统经验,并积极为幼儿建构新的经验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检验生成教学活动效果聚于幼儿主体发展
        幼儿园生成课程主要是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它更能弘扬幼儿的主体性,使幼儿主动的成长。[9]促进幼儿主体发展是生成教学活动要落实的价值取向,生成教学活动开展后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结束,而是推进下一个教育活动的开始。基于户外活动生成的教学活动只有回归于幼儿的户外活动中,推进原有游戏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幼儿主体全面发展,生成教学活动才具有其生成效果及价值。
        (一)聚于幼儿知识经验迁移提升
        幼儿在生成教学活动中梳理积累的经验、建构的知识,通过日常活动进行知识经验迁移与创新运用,这是学习的内在规律,也是检验教学活动效果的方式。比如基于幼儿户外活动中生成的教学活动开展后,再回到户外活动,我们能惊喜地发现幼儿使用游戏材料丰富了,游戏活动玩法有了创新,技能有了提升,户外活动有了不断地深入推进,这是生成教学活动取得的显性效果。如若看不到以上变化,脱离幼儿主体学习实践反馈,就要反思我们生成的教学活动是否存在简单的为生成而生成的形式主义。
        (二)聚于幼儿主体性全面发展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贯穿于生成教学活动的始终,是师幼活动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生成教学活动的价值回归。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发展,是身心全面协调的发展,是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日常活动中表现为健康阳光、独立自主、积极向上、乐群合作、乐于探究、勇于创造等品质。在遇到问题时表现为能积极寻找办法,自主解决问题等能力。生成教学活动后关注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关注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是检验生成教学活动的隐性效果。当然,良好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地观察引导、提供支持、精心培养,更需要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实践和积累。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与发展之间不是等号关系”。也就是说,生成教学活动不一定促进幼儿的发展。只有教师准确掌握生成教学活动的要领,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敏感性捕捉教学活动生成点,从幼儿主体性出发,开展贴近幼儿实际经验水平的活动,才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根本。生成教学活动的过程也许不易,但是每一次“生成”,就是一次旅行,旅行途中,有坎坷,有惊喜,有收获,也有成长,旅行归来,将会期待再一次旅行的开始。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年7月2日印发
[2]孙春珍.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幼儿园生成课程[J].好家长,2017(8)
[3]曲超. 陶行知批判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G].山东师范大学,2011(6)
[4]于冬青.幼儿园生成课程及实施策略研究[G].东北师范大学,2002(5)
[5]沈娟.从“安吉自主游戏”看幼儿主体性的发展[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8)
[6]李夫荣,张静华.同“野”同“玩”同“学”——谈瑞吉欧教育经验的启示[J]. 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9)
[7]韦国芬,王任梅.从幼儿主体性出发探究幼儿园课程生成[J].儿童发展研究,2018(3)
[8]韦国芬,王任梅.从幼儿主体性出发探究幼儿园课程生成[J].儿童发展研究,2018(3)
[9]于冬青.幼儿园生成课程及实施策略研究[G].东北师范大学,2002(5)

作者简介:陈固内 出生年月:1972年12月  性别:女  学历:本科  职务:园长  研究方向:本论文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  单位全称:厦门市同安区西柯中心幼儿园  通讯地址: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西柯镇顶柯路178号  邮编:361100  联系电话:13859939966  电子邮箱:sanchen8866@163.com

注:本文系同安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幼儿户外活动生成的集体教学有效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