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8期   作者:叶枝梅 唐魁 张文彦
[导读]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是新时期国家大学语文
        叶枝梅 唐魁 张文彦

        [摘要]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是新时期国家大学语文教学的战略部署,也是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内在要求。大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具有独特的优势,大学语文教师应积极主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与路径,切实履行大学语文课程传业解惑的基本职责,充分发挥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传道与塑造功能。
        [关键词]大学语文 文化自信 大学课改 专业学校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是新时期国家大学语文教学的战略部署,也是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内在要求。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又进一步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坚定其思想自信与文化自信,已是时代发展与中国崛起的迫切要求。大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其内在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的培养,成为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优势与意义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是时代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主席在各种场合有关文化自信的讲话精神,为大学语文课程中加强文化自信理念教育提出了殷切希望,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国家对大学语文课程也提出了文化自信的要求。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教学加强文化自信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与时代意义,也是大学语文教学本身应有之义和内在的优势所在。
        (一)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学就将德育教学作为其重要任务,这为新时期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方面积淀了丰厚的基础与教学经验。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自此,大学语文成为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其课程设置不仅是知识点与技能的教育,更是对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意志力的磨砺,是大学生情感、情趣、情操的陶冶,其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养”;是“注重民族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风骨”的一门人文素质课程。这不仅表明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也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属性。长期以来,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已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虽然各院校所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各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涵盖了从古至今丰富的人类历史文化知识与思想精髓。对于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学语文成为其人文素养提高的重要课程与不可或缺的重要路径。
        (二)从大学语文的内容设置来看,其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也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内在优势。我国自古有文史哲三位一体的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小学与中学的语文教学,其使命除了对汉字的理解表达与文化审美能力方面素养的培养外,还注重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特性、精神、风骨等方面素质的培养。以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十一版)为例,其内容丰富,基本涵盖了自古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这为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厚的知识素养。如“关爱生命”单元,通过导读这一单元的所有篇目,并融入社会主义的道德文明价值观的元素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通过学生文化自信的建构,可使其基于对古往今来的中华文明深切的价值关切,培养对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形成对中国现实发展道路的自信以及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
        (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每个学校因不同的教学方向与培养目标,呈现出不同的教学理念,形成不同的教学特色、教学重点及教学要求。这些在专业学校中表现尤其突出。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是国家应急管理部属下唯一的一所消防救援学院,也是我国唯一一所专门培养消防员的学校,这对消防员的人文素质培养有更高要求。作为新时代新型的消防员培养的摇篮,坚定文化自信,培养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中国消防救援高等人才尤为重要。文化自信的培养有助于未来新型消防员的“人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形成自己的职业自信;激发其“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知识、能力与高洁人格的建构;有助于其不忘初心,胜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党和人民的守夜人”的角色与使命。
        
二、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有关文化自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应当认识到,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已日益紧迫。在现阶段,不仅在学生中有必要加强文化自信教育;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也有必要克服传统教学之种种不足与欠缺。
    第一,受应试教育影响,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修养相对弱化,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成为当务之急;与此同时,大学课程也存在文化走偏问题。受高考指挥棒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极端化的应试教育。在分数至上的目标之下,学生只学与考试有关的知识,不仅传统文化知识受到冷落,而且传统文化修养被排挤在学生的精神文化修养边缘。在应试教育下,那些受过高等教育,被称为知识群体的那个部分,往往成为最缺乏文化自信的那部分人。而在部分大学教师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价值的漠视也不容忽视。2014年《辽宁日报》曾发文“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一针见血地点出了中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的“呲必中国”现象。因此,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其传统文化修养与文化自信刻不容缓,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高校老师的要求。
        第二,受西方文化、网络文化的影响,大学生传统文化自信进一步缺失。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上各种文化思想不断涌入我国,特别是西方思想大行其道。这些都对我国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西式文化流行,大学生漠视中国文化,流行过洋节,消费西方物质、享受西方生活方式成为流行时尚。与此同时,受网络技术的影响,大学生网民数量急剧增多。受网络空间及其泥沙俱下的不良内容影响,学生大量时间被消磨在虚无网络之中,传统文化教育空间受严重挤压。如何在网络社会,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精神人格、文化人格,亦即加强文化自信,抵御不良文化因素入侵,已成为当下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


        第三,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与教学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尚存在诸多改正空间。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在教师方面,可获取的教学资源异常丰富,但也存在鱼龙混杂的状态,这使其在选取资源方面无形中增加了难度与工作量。在学生方面,因为大学语文不是专业课,往往对课程缺乏热情,例如有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会依赖网络资源而使得其动脑时间缩短,这严重阻碍了他们形象思维的培养,甚至出现作业雷同的情况,这也是影响其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
        第四,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院校中,由于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性,生源渠道特殊也导致学生对大学语文教学出现特殊要求。以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为例,该院仅成立两年,大学语文被指定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通识基础课程,但课时总量较少。由于学生未来均从事消防员职业这一性质,新生入学必须进行特殊的体能素质的强化训练,大学语文科目被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完成。由于学习时间相对紧张,倘若学生课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巩固学习,将很难消化大学语文课中所要传达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生源由两部分组成:一为地方招收高考生,二为消防救援队伍选拔的优秀消防员。地方生与消防队伍生源与教育背景存在较大差异,这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一定难题。因此,要对背景不同的学生加强文化修养与文化自信教育,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注重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三、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建构
        
        在大学人文素质与文化自信的培养教学中,特别是对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学语文无疑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首选课程。大学语文教学很有必要就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相关可行性路径,从课程设置到课堂教学,从教师到学生,采取全方位的积极举措。
        首先,教学主体要从大文化战略高角度把握大学语文的教学意义。作为教学管理部门,学校应从提高文化自信的高度,在教材编撰、教材选取、课堂设置、人员安排、考核机制上全盘考虑,统筹安排教学计划,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权重。对于大学语文的教师,则应明确自身责任,做到要育人首先要育已。大学语文教师要端正思想、改变观念、明确使命,平时注重学习,积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切实提高自身的文化自信水平。与此同时,大学语文教学要改变为教学而教学的陈旧思维,特别是要改变过去仅把语文教学视作纯工具性或纯审美性的教学观念,使大学语文教学在教授学生听说读写等工具性功能与人类知情意相对应的求真、向善、审美等人文性功能有机结合。在大学语文授课时,应以文化为主线,积极融通其他学科,特别是加强历史、宗教、民俗、哲学、政治等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融合,让学生全方位、多渠道体会到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意义。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培养其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增强其自主学习与践行传承民族文化的习惯,“大学语文应当成为大学生对祖国的灿烂文化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素质教育课程,真正成为大学生进入大学的高级母语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
        
        其次,积极探索提高文化自信的课堂教学方法。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往往对其内容进行合理的选取与安排,其单元设计与题材选取都尽可能关照到中国优秀文化的方方面面,又蕴含美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审美情趣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心智培养、人格塑造、文化修养的提高。为此,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元素,积极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积极成分,提升其人文素养与文化自信。在课前,教师要根据教材课文的具体内容,提炼其中的优秀文化因子,并根据自身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规律,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相长,以多样化、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教材、学生三方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教师要把课文讲透,充分介绍课文的文化背景,表现其中的文化现象、蕴含的文化意义,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教材的文化内涵,使课堂成为教与学相互融合,学生文化自信建构的有效平台。另外,对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建构,还要积极发挥课外功能。大学语文教师不能仅停留于课堂教学,要将课堂教学的功能进一步延伸,有效楔入学生的其他文化活动,使文化自信活动真正化为学生的文化修养的有机组成部分。
        再次,要根据学校与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专业学校有专业的教学任务与培养目标,其招收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背景经历、个性特征及培养走向。专业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教学计划。而专业学校的大学语文科任教师更应该积极主动了解所教学学校的专业特点,认真研究其所教授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培养方向,积极拟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使大学语文教学与学校计划、学生培养有机结合,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学依据教材划共分为十二个单元,每一单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要求通过单元的整体性概括,突出大学语文中思政建构因素,再精讲某一具体的篇目内容进行展示,使学生既能够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与思想精髓,又能在单篇文章的学习中潜移默化中得到文化自信的教育。与此同时,大学语文教师应配合学校培养计划,不断扩伸大学语文教学触角,积极主动契入学生课外生活与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学科优势。
        总之,坚定文化自信,既是国家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需要。大学语文教学应积极借助优秀文学作品承载的中华文化自信优势,主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与路径,切实履行大学语文课程传业解惑的基本职责,充分发挥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传道与塑造功能。
参考文献:
 [1]杨志坚:“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节选),《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1-2页。
 [2]邹广文、王毅:“文化自信的三重内涵”,《光明日报》,2018年1月12日。
 [3]参见王起艳平:“文化自信视角下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新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第136-138页。
[4]王文:“如何解决中国精英的集体焦虑症?”观察者网: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1875&s=syfwjxbt.
 [5]“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辽宁日报》,2014年11月17日。
 [6]参见王宁:《高级母语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准确定位与教改实验》,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6期,第21页。
        
        此为中国消防救援学院2020年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人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成果之一。
        作者介绍:叶枝梅,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基础部文化教研究室讲师;唐魁,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基础部文化教研究室讲师;张文彦,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基础部文化教研究室讲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