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院校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8期   作者: 1罗声撼 2涂 薇
[导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
        1罗声撼 2涂  薇
        1解放军95795部队 541003
        2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5410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校是人才比较集中的地方,在创办中国特色的一流高校、一流专业学科的征程中,理应为青年人才提供脱颖而出发挥才干的机会,将青年人才的创造活力和潜能充分激发出来,是对院校各级党委机关的重大考验。
        一、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青年人才观的必然要求。习主席十分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工作,长期关注、关心、关爱青年人发展与成长,多次讲话、评论、批示、回信当中强调青年人才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人才观。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青年人才观,就必须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采取切实行之有效的举措方案,大力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锻造一批又一批能够担当强国兴教重任的青年人才。
        (二)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是院校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国兴教,要在得人。建设一流院校和学科有两个重要的着力点,一是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教之本在师”,说到底,优秀的教研团队是实现一流的必要前提,院校的建设发展,必将伴随着青年人才梯队的成长壮大,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必将为院校建设发展提供强大的助推。应始终将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持之以恒地打造青年人才方阵,才能为院校建设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三)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是院校奋进一流的必由之路。结合“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设成世界一流军队”,并由此倒推,在建设一流院校的征程上,现阶段的青年教员干部将是主力军,青年教员干部的活力是建设发展的重要源泉,为此,我们唯有抓住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在青年教员的成长成才上下功夫,才能赢得建设的未来。
        二、人才队伍建设还面临较大挑战
        一是受调整改革影响,人才骨干保留和引进面临较大的挑战。受新编制缩减的限制,现有人员职务超编,导致科技人员发展空间变窄,技术职务晋升较难。由于文职人员后续退休保障等政策不够明朗,大部分人员宁愿选择自主择业,不愿意选择转改文职,加之转改以后的心理落差等因素,直接导致科技人才宁愿选走也不愿转文。引进的门槛和留人的待遇存在一定矛盾,在引进人才方面,北大、清华、北航等“双一流”博士以上人才,由于各种制度机制的限制无法抬得过高,这就导致想要的人不愿来,愿来的人不达标。
        二是培养使用的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科技人才队伍中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是注重在工作中发挥人才作用,忽视人才的培训、交流和深造,出现经历单一、进修锻炼缺乏等不利于人才成长的问题。人才培训途径比较狭窄,送往国外做访问学者、送往地方高校攻读学位、送往军工企业学习培养等培训途径越来越窄。近年来由于编制体制限制,大量教辅人员和实验人员缺乏,导致很多科技人才承担日常事务性工作过重,一定意义上分散了他们全身心搞科研创新的精力。
        三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不尽科学完善。分类评价政策还不明确完善,存在“一把尺子”考量不同类型科技人员的问题。考核评价种类繁多、频次过快,定期考评、任期考评、晋升考核、授课质量考核、各类奖励和各种头衔考核等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考核科目繁多、频次过于密集将一定程度干扰教员干部的精力集中。由于考核对象处于不同类别、不同领域,定性考量的内容较多,转化权重的定量考核做得还不够到位。


        四是团队建设还不够有力有效。研究生作为创新团队的主干力量,在专家指路、研究生执行的科技创新研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有力促进了团队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双赢共进,近几年,研究生招生比例逐年减少,导致科研团队流出多、补充少,一定意义上削弱了团队的科研创新实力。由于种种原因,科研项目追逐效益、追求产出的功利化导向比较严重,在科研立项、团队组建上缺乏统筹管理,导致科研团队分散,“小烟囱”“小作坊”不断涌现,没有形成指向统一、聚焦实战的科研整体方向。团队负责人一般都没有行政职务,话语权不够导致团队负责人在人员调配使用、晋职调级、奖励申报等方面话语权不足,直接导致团队综合利益无法按实需最大化保障。
        三、在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上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要紧紧抓住青年人才建设关键,着眼摸准苗子、指好路子、搭好台子、压实担子,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初步取得一些成效。
        一是把青年人才工作列上党委重要议程。认真思考院校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急需,组织人员到部队、高校和各相关单位广泛开展了人才工作调研,就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困难和瓶颈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全面征求广大教员干部的意见建议,专门组织党委议训研究解决办法和措施,初步形成了关注人才、研究人才、催生人才的鲜活局面。
        二是打造栓心留人的生态环境。着眼将尊师重教落在实处,在广泛征求广大教员干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组织举办教师节颁奖盛典,让专家教授从讲坛走上红毯,享受明星礼遇,受到全体好评。下大力协调解决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等问题,消除教员干部后顾之忧;不断改善干部教员办公生活环境,从细微之处入手暖人心聚人气。
        三是经常深入基层走近并发现青年人才。一方面要以欣赏的眼光识才。术业有专攻,绝大多数人才只是某一领域或某个方面的行家里手,而且往往具有自己的个性,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缺点或缺陷。要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看长处、看亮点、看未来,真正实现看得见人才、用得好人才与人才甘愿奉献的互动。另一方面要以“挖金子”的思想寻才。一名年轻教员,成长为教学科研一线骨干人才,需要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的培养与积淀。要针对这一规律,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不”,即不“唯学历、唯资历”、不求全责备、不总是眼睛向外,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人与做事相结合中,切实做到科学识别人才,及时发现人才,精心培养人才。
        四是着力融洽内部氛围以事业为平台聚集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用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对待人才培养,做到该投入的不吝啬、该保证的不缺失。做到因势利导,对那些有知识有见地、勇于发表意见、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人才,要满腔热情地给予帮助,在用中帮,在帮中用。坚持“墩墩苗”的育人理念,以“有利于年轻人集体成长、有利于事业不断进步”为准绳,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锻炼年轻人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德配其位。
        五是搭建平台鼓励青年人才自我提升自我完善。优秀人才都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要在给青年压担子的实践中培养人才,大胆搭设舞台、提供平台,创造机会。让人才充分施展抱负,并为有担当的人才担当、为敢负责的人才负责,消除人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始终怀有唯恐埋没和耽误人才的惜才、怜才之心,对看准了的苗子,要多多给予机会,在实践中合理缩短成长周期,让广大青年人才把心思用在“想干事”上,把勇气用在“敢干事”上,把本事用在“会干事”上,把作风体现在“善共事”上,把目标定位在“干成事”上。
        六是积极探索人才成长的创新机制。努力探索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营造公平、公正和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人才松绑。将科学配置教学、科研、训练资源作为常新课题来研究,把人才从跑项目、争经费、跑评审等杂事琐事中解放出来,使每个年轻教员在制度的约束下,认认真真地走好每一步,真正实现聚院校英才而用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