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兴飞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富村镇水井小学655504
摘要: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等。为此,笔者就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简要探讨了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辅助作用
引言:如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并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与肯定。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相比,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以文字、音频、视频等新颖独特的方式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就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音形兼备、图文并茂的教学氛围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乌鸦喝水”的故事,故事中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向瓶子内扔小石子,随着扔进去的小石子数量越来越多,水面也慢慢地升了起来,最终乌鸦喝到了水。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对经典故事的回忆,也可以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以此来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1]。
二、联系生活实际,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资源
受到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在以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让教学内容可以生动、形象呈现给学生是十分困难的。而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这一愿望可以很容易就可以完成。教师在备课中,通过网络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资源,并结合具体的教学需求与学生的认知习惯,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与加工,最终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不仅扩充了课堂教学资源,也增强了生活与数学教学的联系,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例如,在“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利用网络搜集当地的地图,并结合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来进行加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去理解所学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用于资料的查找就可以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同时让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生活与数学学科的联系,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抽象转化直观,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很多小学生不喜欢数学主要是因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不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认知模式。所以,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在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借助信息技术,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让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圆柱的体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这一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2]。当然,只让学生观看视频演示的内容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提出相应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如“近似的长方体与圆柱体的关系是什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克服了过去教学中“圆柱体体积公式推导演示”的局限性,还让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极大程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四、丰富练习形式,延伸练习的深度与广度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的方式主要是以黑板、教材和试卷为主,这种枯燥的练习形式往往会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无法积极参与课堂练习中。这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丰富练习形式,延伸练习的广度与深度,如智力闯关、知识竞赛等,都可以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可以用变色的字体、动画图示以及圈画的方式突出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去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3]。这种练习方式也可以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使其体验到练习的乐趣,提高练习的效果。例如,在“比和比例”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在具体的练习活动中,练习的问题形式多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反应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恰如其分的圈画点评,引起学生的注意。还可以借助教学软件来统计每道题目的正确率,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样不仅增强了课堂练习的针对性,也客观评价了学生的表现情况。
结束语: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作用来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变革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让学生的数学能力获得提高。不过,在具体运用信息技术时,教师应该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境进行适度运用,最大化发挥出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龚文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J]. 进展, 2019, 000(006):P.97-98.
[2]刘永. 有的放矢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6(12):62-63.
[3]韩利红.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南北桥, 2017(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