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化飞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荣山第三小学
摘要:在初中体育课堂,由于学生对体育知识和体育运动不重视,造成学生普遍身体素质低下、运动习惯不良、运动兴趣不佳等情况的出现,教师应针对这些情况,积极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策略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
教师应构建高效体育课堂,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得到良好发展,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规范学生的运动习惯,使学生的体育素养能够得到综合提升。那么教师应如何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呢?
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是导致高效课堂无法得到有效构建,学生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当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都是围绕考试内容进行开展的,集中在实心球、50m、立定跳远、男1000m、女800m等项目上,内容单调、枯燥。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就需要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如开展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等球类教学内容和健美操、瑜伽等体操类教学内容等,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另外,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教师是最重要的引导者,其教学能力的高低,对高效课堂构建的实现和教学效率的提升,都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还应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提升,通过加强教师自身学习和集体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从根本上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人本理念。人本教学是我国新一轮课改后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其对实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较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束缚,充分利用人本教学理念对初中体育进行教学。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不能承受或者是很难承受正常体能训练量的学生,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其训练量进行调整,并设法提高其身体素质,而不能一视同仁,与其他同学进行统一训练。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进行充分了解,有针对性对教学课程进行设计。比如,在男生中,有的学生喜欢足球而有的学生喜欢篮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如果学生教学条件允许,则可以组织两者同时进行,而如果教学条件不允许其同时进行,则应该二者的教学时间和游戏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不能厚此薄彼。对于女生而言,有的女生喜静,有的女生喜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其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喜动可以安排其打排球或者是做活跃性比较强的游戏等,喜静就可以安排其进行羽毛球、踢毽子等活动性相对较弱的活动。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人本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并使其兴趣和爱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课前做好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课程设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到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在课前做好课程设计,以此来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良好基础,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对课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引起足够重视,并将其融入到课程设计中。比如,当前在50m的训练过程中,教师通常都是直接对学生进行男女分组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方式枯燥乏味,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敷衍行为,起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而如果在其训练过程中引入一些教学设计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热情和动力:第一,采用小组接力比赛的方式进行训练,通过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荣誉意识来提升学生训练的热情和动力;第二,在训练中引入游戏,男生可以采用运球跑,女生可以采用跳绳跑等,营造欢快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训练兴趣。
开展趣味游戏,激发运动兴趣。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影响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最大因素正是学生本身运动兴趣的缺乏、运动积极性的低下。兴趣是推动人进步的最大动力,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缺乏导致了学生体育课堂中运动时间、锻炼效果的不充分,造成了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不明显的结果。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趣味体育游戏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中,促进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趣味游戏在初中体育课堂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运动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运动的乐趣所在,从而积极地投入到体育游戏中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还可以通过游戏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动作协调、极限速度等运动素质,促进学生运动素质的完善和提升。
构建知识课堂,培养自卫意识。体育运动氛围有效运动和无效运动,能够给学生带来身体素质提升的则为有效运动,不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甚至会影响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则为无效运动。关于有效运动和无效运动的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则是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运动习惯,而良好的運动习惯则需要学生具备优秀的自我防卫意识和安全意识。教师应构建初中体育知识课堂,就体育运动中不良运动习惯和良好运动习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卫意识和安全意识,促进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例如,在一次体育教学课堂中,笔者就跑步的正确姿势和不良姿势对学生进行了讲解。笔者先是利用多媒体将不良跑步姿势的后果讲解给学生,如“内外八字”跑步会加重膝关节负担,造成膝关节损伤、“左摇右摆”会加快体力消耗等。然后再利用多媒体将正确的跑步姿势展示出来,通过动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如肩膀后扩、手臂放低并向前摆动等动作,促进学生对正确运动姿势的理解。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不但可能会使无效运动泛滥,还又可能导致学生身体机能受到伤害。所以教师应积极构建体育知识课堂,提升学生的自卫意识和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进而促进身体素质的完善和提升。?
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来实现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双重提升,是其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校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自身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合理应用人本教学理念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方法,不断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