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演化机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18期   作者: 程艳1 赵国浩2
[导读] 针对目前高等教育绿色化举措随机性大、有效性低的问题
        程艳1  赵国浩2
        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太原030006

 
        摘要:针对目前高等教育绿色化举措随机性大、有效性低的问题,本文基于生物学“隐喻”以及系统论的相关研究构架出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进而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推演出其演化的一般过程,即从“天我合一”经过“人我合一“最终抵达”心我合一”的“和本”发展趋势,并在分析其各发展阶段特征及关键控制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优化管理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  绿色        生态系统  演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70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Higher Education Green Ecosystem
        Chengyan         Guohao Zhao
        1.Business Management school,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06
        2.Business Management school,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06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problem of green higher education with large randomness and low effectivenes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green eco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relevant research of ecological theory and system theory, and deduces the general process of its evolution according to field research, that is to say,  from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oneself" by "unity between the others and oneself" to "unity between heart and oneself" to realize "He-orientation",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development stage and the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Finally, the optimal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green eco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lower level to higher level.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Green; Ecosystem; Evolution Mechanism
引言
        “学问的终极目标是调和世界的恒常与变异” [1]蔡剑.协同创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在新的历史时期“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发展矛盾愈演愈烈,因此“绿色科技、绿色教育、绿色创新体系,三者构成了中国当代产业知识化与生态化的对策体系” [2]朱业晋.绿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探索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28(2):21-23]]。其中绿色教育是基础亦是绿色科技的主要孵化器,同时也是绿色创新体系顺利运行的助推器。基于绿色教育以上特质,学术界从知识资源[[[3]Sharon purchase, Olaru doina, Sara denize. Innovation network trajectories and changes in resources bundle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4,43 (2):448-459]]、高等教育绿色审思 [4]侯爱荣.高等教育之绿色审视与反思.江苏高教,2010,(3):54-56]]、生态道德培养[[[5]张恩仁, 郑珍珍. 发挥高等教育作用促进生态环境道德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4):64-66]]等诸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但是现实中生态文化并未成为校园的主流文化,从学科设置来看在“整个高等教育近90个一级学科中, 只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直接从事环境专业人才培养” [5],教学科研活动并未以“发展绿色科学技术, 避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目标”[5](张恩仁,2009),究其原因固然有专业划分的历史传承问题,但更多的则是由于高等教育领域并未形成绿色生态系统,即与校外关联主体脱节,无法把握系统目标、协调行动使整个系统的运行变成一种随机搜索,其有效性严重降低,具体表现为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教育成果难以匹配人才市场需求;高校内部则表现为生态观念匮乏、专业特色模糊、管理机制落后等。基于以上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构建的现实要求,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系统论及生物学隐喻(Biology Metaphor)的研究方法,构建完整的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将学校外部关联主体与内部教学、科研、行政三类职能主体整合成为有机体,这一有机体具有“适应性”特征,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和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依照某种路径发展演化,表现出非线性、动态、复杂的趋势,使研究视角从静态转向了动态。
一、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
(一)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类比性
        所有问题的研究方法都有其适合的研究方法论作为指导,研究方法论指得是个体对研究对象的“一系列可以在研究中加以明确的假定”[[[6]Mir R, Watson A.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The case for a constructivist methodolog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9): 941-953]]。本文之所以运用生物学隐喻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源于其隐喻词世界观的相似性和研究对象的同质性。高等教育绿色生态与自然系统的可类比性表现为:首先,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的结构也具有相对稳定性,是一各元素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具有结构惯性,一般不能迅速改变,系统内存在不同的等级和层面,存在具有一定功能的子系统(教研子系统);其次,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在高校的日常教学、科研、管理过程中亦表现出非线性、动态、复杂的趋势,因此大部分教研成果的显现与生物进化过程相近,亦呈偶然性和阶段性;最后,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亦同自然生态类似,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知识与能量的交换维持生存发展,此种物质与能量流动也具有交互、反馈、循环以及自我调节等特征。
(二)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构建
        依据已有的教育生态研究成果 [7]黄志勇.生态管理: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发展的新境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91-95]],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是指为了环境保护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时空域内,由高等教育系统与其发展环境构成的整体,各系统借助绿色知识流动、资源循环和价值增殖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调节功能的统一体。绿色生态系统由生态主体、生态客体和生态环境构成。其中学习性主体、科研性主体、管理性主体是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生态主体的组成部分,而各项生态主体活动的最终指向是知识,因此知识是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的客体。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的客体狭义上可以归纳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相关知识;而广义的客体则涉及到生态环境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三方面的具体内容 [8]吴丽兵,徐再起.面向21世纪的绿色教育.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2):41-44]]。教育过程中不仅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同时还要使受教育者建立“和本”理念:与“天”和,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共荣,实现人与环境共同的可持续发展;与“地”和,秉持“恭宽信敏惠”,能与他人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在人类活动中具有参与和协作精神;与“人”和,即能够接纳自己的完美与缺陷,能关照自我,进行有效的自我激励。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则是由目标市场、政策制定体系、社会支持体系、技术辅助体系构成。其中目标市场包括用人单位、科研成果转化单位等;政策制定体系包括各级各类教育管理部门;社会支持体系包括师生所在家庭、各类金融中介以及劳动力中介、学校所在社区等;技术辅助体系包括与高校有技术合作关系的研究机构、为高校提供实验、教学软硬件的企业等。(如图1)。
        
        二、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演化机制
(一)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单位
        生物演化研究的基本单位是“基因”(Gene),基因在非生物组织中的对应物则是组织惯例(Organizational Routines),其实亦是一种通识化的知识即本文所讨论的客体,其逻辑结构可分为观念维度与执行维度:观念维度是指组织中一般的、抽象的概念及原则,包含了组织中各类显性与隐性的知识,在本文的研究视阚下则是在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中非线性流动的绿色知识;执行维度是指在特定时空域完成特定任务的特定成员所奉行的日常惯例(韵江,2009) [9]韵江. 战略演化:组织内透视[M]. 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2009: 90-100]],这里指得是高校在建设绿色校园、实施绿色教育、开展绿色研究、实行绿色服务过程中秉承的行为准则。客体即组织惯例也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产生“变异”,有区别的选择或者有选择的减少特定“变异”的力量是演化过程每个阶段的第二个步骤“选择”,经过“选择”后的“变异”得以保存、复制、繁殖最终获得“保留”[9]。
(二)高等教育绿色生态演化过程
        第一阶段主要体现在绿色校园建设上,校园的建设与校园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一般而言,高等院校基于其专业人材培养目标一般建立在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的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除了为高校提供了必要的人财物,同时也影响着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科研方向,尤其在环保要求和环境规制加强的客观条件约束下,建设绿色校园成为必然。同时,校园的绿化美化、智慧型、节能环保型校园的建设不仅仅为师生、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场所,也为所在社区和地区展示了一个美好的生态示范区和绿色发展基地,是创造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的物理要件,在这一阶段主要是生态友好的绿色知识(基因)经过获取与创造(变异)——编码(选择)——整合重复(保留)过程。
        第二阶段,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的物理要件中存在的并非只有一个或者数个个体,而是存在若干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子系统。近年来国际局势动荡加剧、国内经济增速换挡、经济结构优化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新旧矛盾相互交织,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肆虐等,各个领域的不确定性均有所增加,这种不确定性自然造成了人际交往失调、生存以及心理压力加大的严峻现实。
        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是一个追求人与生态、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动态系统,而人与自身的自我观照性,由于其难于觉察、不易自知以及模糊隐含等特殊性是演化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更为重要、任务更为艰巨的阶段。这是“一个自反性(reflexive)现代化的时代,这是一种创造性地(自我)毁灭整整一个时代(工业社会)的可能性”[10]。在这种条件下“个体内化由道德形象表达的观念,发展自己的人格,但这些观念有时是相互矛盾的” [10],但是由于高等院校对于专业化的思维模式、职业化的行为模式等培养模式的片面理解,将人才培养过程简化成为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必须引导个体广泛理解知识是如何被创造,同一性如何发展,价值如何表达” [10]吴刚.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33]],因此在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演化的高级阶段,一定融入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天、地、人——和本”教育阶段。从一个更为宏阔的视阚下探索可以发现,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道家思想中对“天道、世道、人道”全面而终极的理解以及对于“人”内在精神超越以及自由境界的追寻 [1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12]],进而也可以认为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对传统文化的回溯与继承,是遵循规律、以人为本、返璞归真、回归教育本源的努力(见图2)。


三、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演化促进举措
        从已有研究来看[12]刘尧飞,李霞.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高等教育变革趋向[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 2019, 16(6):78-82]] [13]陈 骏. 创建绿色大学走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J]. 中国高等教育,2012,(13、14):9-11]],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演化促进举措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建设绿色校园,虽然校园的绿化、美化以及环保设施、节水节电设备的安装、应用只是绿色生态建设最为简单、浅显的部分,但却以最为直观的示范方式教育和熏陶校园内活动的个体。其次实行绿色教育,绿色教育的构成比较广泛,包括建立建全绿色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向相关专业倾斜,优化课堂设计、将防止污染、节能减排、绿色创新等理念渗透到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构建学生绿色基础知识结构以及形成其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念。再次提高绿色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在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的演化高级阶段,高校将打破系统边界,经历“变异——选择——保留”的多重正反馈过程,实现绿色知识扩散到收益的转化,具体而言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产学研一体化,还可以尝试例如成立产业学院这样的新型组织形式,即在原有的产教融合平台上继续提升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学生教育使用“课程教育+实训锻炼+孵化窗口”的方法“量体裁衣”,师资培养采取“现场调研+企业培训+挂职工作”的方法“双师双能” [14]孙 健, 陈海均,李霖霆. 高校产业学院“政产学研”融合提升区域绿色创业竞争力探索[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2):72-75]],产业学院这一新型组织形式不仅仅能使高校尽快把握市场动态,同时科研成果也能通过上述师生通道尽快被企业消化、吸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生产力的效率和效果。最后构建绿色文化体系,借鉴企业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认为高等教育的绿色文化是高校在处理外部环境中的生存问题和内部聚合问题的过程中由获得的绿色知识形成的深层次基本假设和信念(Sehein,1985)[15]Sehein. E H.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85: 59-61]],毋庸讳言组织文化的激励、指导、聚合等作用在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构建绿色文化体系不仅仅要与绿色校园的建设紧密结合创造绿色教育氛围,更需要将高校办校宗旨、使命、战略目标、规章制度乃至于更为具体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绿色文化的内隐性、影响长远性、不易觉察性等特征,决定了高校教、学、管各方行为的方向,规定着各类团队的行动目标,是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演化的隐性保证。
结论
曾经绿意盎然、孕育了万千物种的地球日益被工业时代“白”、“黑”、“灰”蒙蔽了生机,“虽然教育并非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教育却常是我们战胜挑战取得平等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6]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 21 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炭资源绿色低碳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71774105);山西省留学回国基金研究项目: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及资源型经济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16-重点3);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晋教财[2015]41号2015323)研究成果。

        尽管高等教育对于解决地球生态问题具有长远意义,但是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专业化带来的简单还原主义槀臼。因此本文构架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并基于系统论以及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推演出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演化的一般过程,旨在明确每一阶段的特征以及关键控制点,促发高等教育绿色生态系统由低级向高级阶段进化,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设绿色校园、实行绿色教育、提高绿色科研成果、构建绿色文化体系等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