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自主创新的重大意义与教学机制变革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18期   作者:张 洋
[导读] 创新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城市定位的转变对创新提出更高要求,职业院校需抓住契机,
        张 洋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北京  100070
        摘  要:创新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城市定位的转变对创新提出更高要求,职业院校需抓住契机,不断提升创新教育教学能力。该文通过对创新能力内涵的分析,借鉴美国高校创新教育成熟经验,参照设计思维五个步骤,将创新能力要素转化为教育领域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并构建持续、多维度、多元化的创新教育体系,并针对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教学机制;变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创新在生产和制造领域里可以被定义为“应用在产品、生产过程或者该组织其它方面的活动上的,能够实现价值提升的新方法。”创新不同于创造,并非从无到有,所有能够提升价值和效益的改善、改进和改造行为,均可以纳入创新范畴。创新的定义中包括两个要素:“新”和“价值”,即创新的本质是用新的事物、方法或路径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获取更高收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和工业转型人力因素的主要支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如何构建一种有效的机制,让创新教学有效实施,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高职学生自主创新的意义进行详细地阐述和分析,并从机制变革的角度对创新教育的途径提出建议。
        
1  职业教育创新培养意义重大
1.1  “创新”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创新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推进教育领域有序开放”“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由此可见,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对民族发展、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  为北京城市产业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职业教育受社会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影响的同时,更大程度上是随着经济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得人类社会的产业结构由农业为主迅速转向工业为主,这促进了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的建立和发展。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工业结构正再一次发生巨大变革。这意味着职业教育也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立足需求,提升服务性。
        《北京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提升北京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务品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撑。”当前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可以看出,作为北京的职业院校,必须将其定位和发展锁定在服务城市发展、为北京培养技能型科技创新人才上,因此把创新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育人规划,并在新形势下探索建立高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建立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更是职业院校求生存图发展的唯一路径。
        
2  职业院校创新教育教学问题分析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和教法的改革,一直都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随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提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四个中心之一)的城市定位,以及“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提出,如何搞好创新教育正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思考的首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成果,然而创新教育的分离性、不均衡性依然普遍存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常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与课程的学习呈分离状态;
        (1)聚焦于在某一课程或者专业领域表现突出的少数学生的特长,忽略其他学生的创新潜力;
        (2)重视个别的、短期的、显性的创新成果,忽视普遍的、长期的、隐性的创新能力培养;
        (3)在培养目标方面,创新教育的目标相对宽泛、笼统,不够清晰明确;
        (4)在体系结构方面,创新教育呈现零散的、非系统状态;
        (5)在效果评价方面,因创新教育的目标尚未明晰,其评价也只局限于个别性的成果获奖,较难实现面向大部分学生的可操作性评价。
        
3  教学机制变革促进创新教育
3.1  多元智能理论框架下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解析
        “多元智能理论”定义了“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学生个体因八种智能的强弱和排序不同,而具有独特的智能组合。多元智能理论八大智能如图1所示。
        



        任何一个教育体系或者培养方案,其核心要素均包含四大部分: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其中,目标是第一要素,直接影响并决定了其他三大要素。而创新能力的内涵描述较为笼统、抽象,难以直接测量,不适宜作为教育培养目标。项目组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框架,根据创新能力形成的基本原理,针对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存在的分离性和不均衡性,抽离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对能够通过学校教育实现提升从而促进其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进行分类整理。如图2所示。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对创新能力的内涵进行分析、整理,将能力部分的要素迁移到与创新密切相关的智能上,从而转化为具体的、明晰的培养目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中智能领域与教学途径之间的关系来实现具体教育行为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基于学生的现有能力,将创新教育融合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与专业课程学习相融合的创新教育和评价体系。素质部分的要素参照我校“通用能力模型”开展教育和评价。通过建立创新领域与智力领域相关能力的对应关系,将创新教育目标转换成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方法,从而为教学设计提供基础。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3.2  基于“设计思维”设计创新教学活动
        哈佛设计学院院长彼得.罗(Peter Rowe)在1987年出版的《设计思维》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来描述创新探索的方法论。IDEO设计公司总裁Tim Brown 将设计思维定义为“是以人为本的利用设计师敏感性以及设计方法在满足技术可实现性和商业可行性的前提下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设计精神与方法。”
        设计思维包含两大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设计(Human Center Design)和同理心(Empathy)。即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将需求转化为需要通过创新的方式解决的问题,并通过快速设计原型及反复测试来寻找有效解决方案。从洞察客户需求、到构建解决方案、再到原型的验证测试,整个过程需全面考虑人文价值、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能性,以期到达真正有效商业创新。其人文价值是指服务一定是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问题,和别的产品服务有区别的。设计师创造离不开直觉和想象,但一个概念创造能否落地就要在现有技术层面做充分技术可行性分析,即充分考虑科技发展水平和现有制造水平的限制,团队技术开发能力、所需人数和开发时间的分析,使得设计和决策者们明确创新团队掌握的技术资源条件的边界。此外,设计思维需要从商业价值角度去分析创新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实现商业价值。
        设计思维可以带来思维模式改变,进而有利于创新。传统问题解决思路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常规问题可以使用这个方法解决。设计思维问题解决思路:设计思维不是以“问题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不是依靠逻辑式分析解决,而是依靠洞察加上直觉,不是只看到问题,而是寻求机会点,不是给问题一个答案,而是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
        设计思维的五个基本步骤如图3所示。
        



        (1)同理心(Empathy):收集对象的真实需求。
        (2)定义(Define):分析收集到的各种需求,提炼要解决的问题。一句话描述问题:谁?有什么需要?我发现了什么?(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需求Need、洞察Insight)定义问题非常重要,表面问题不一定是真正问题,就像在发明汽车之前,你去问客户,他永远是想要一辆更快的马车,其实他的真正问题是,如何更快到达目的地。
        (3)创想(Ideate):打开脑洞,创意点子越多越好。通常通过发散思维,通脑风暴法实现。
        (4)原型制作(Phototype):把脑子中的想法动手制作出来。根据产品使用情景制作出仿真的物理模型或者图画模型,展示人们可能会怎样使用产品或服务,然后制作出粗略的模型与客户或使用者沟通,以便参考他们的意见来改进产品。俗话讲得好,一张图顶一千句话。同样一个好的模型顶一千张图。通过大量制作模型,使创新的观点得到展示、交流、检验和提高。
        (5)测试(Test):优化解决方案。原型做好之后,拿给真实用户测试。测试的时候,让用户玩,自己观察。如果有小的改动,可以直接改进让用户再测试,避免用自己的想法代替用户的想法。
        基于设计思维的创新教学活动设计,将教学项目转换为客户的真是需求,按照设计思维的基本步骤设计教学活动基本环节,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3.3  构建创新教育体系
        与创新能力形成相关的三个基本要素是:遗传素质、环境和实践。遗传素质是形成人类创新能力的生理基础和必要的物质前提,它潜在决定着个体创新能力未来发展的类型、速度和水平;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环境优劣影响着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实践是人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实践也是检验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活动成果的尺度标准;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与关键。结合环境和实践基本要素,基于创新教育目标与具体教学形式的对应关系,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持续、多维、多元的教育体系,如图4所示,使零散的、感性的创新教育上升为系统的、理性的创新教育,实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受系统的创新理论与方法的传授,参与丰富有效的创新活动与实践,从而引导学生完成由被动式创新向主动式创新的过渡。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所以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评价标准。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身的任何一种智力。因此项目组将创新教育的评价分解于每个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全过程,创新不是一个标准答案,所以没有绝对的统一评价,只有相对与学生自己本身的一个变量评价,并且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之中。
        


        该创新教育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将智能培养目标落实于具体的教学行为过程中,将学生浸入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教育之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潜力,为其成为创新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4  结束语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情况,对创新教育机制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1)创新课程应从目前的一门课扩展为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每个学期的多门课程。
        (2)创新课程应在当前的通识类介绍型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技能和方法的实战类课程。
        (3)创新课程开发应以设计思维为参照,基于“同理心”“定义问题”“创想”“原型”“测试”五个步骤设计创新教学活动。
        (4)学校需构建一个创新创业平台,内容涵盖学生创新作品展示、创新相关理论教学资源、前沿科技发展介绍、创新创业投资平台链接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创新过程中需要的相关资源和技术支持。
        (5)学校需建立教师创新创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合作,共同开展创新项目。
        (6)学校需积极与相关企业或者社区单位进行合作,架起学生参与其生产或者生活服务的过程,为创新寻找机会。


参考文献
[1] C Greenhalgh, M Rogers. The Nature and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J]. Introductory Chapters, 2010.
[2] 北京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Z]. 2018.
[3] 鲁百年. 创新设计思维:创新落地实战工具和方法论[M]. 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4] 张凌燕. 设计思维——右脑时代必备创新思考力[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5] 孙婷.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析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基于美国商务部《创新与创业型大学》报告[J].职业教育研究,2016(12).
[6] [英]Tim Brown. IDEO,设计改变一切[M]. 辽宁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2011.
[7] [美]霍华德·加德纳. 心智的架构[EB/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a637f4f133d4b14e852468e7.html.
[8] [俄]列夫·维果茨基. 思维与语言[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9] 王志堂.“创新实验室”视域下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创新与创业教学,2018(4).
[10]李建中. 美国大学的创新教育及启示[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4).
[11]刘嘉. 大变革时代下如何重新定义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J]. 中小学管理,2018(8).
[12]杨健,蔡述庭. “挑战杯”竞赛与实验教学融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7).
[13]姚小玲,张雅婷. 美国斯坦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探究[J]. 陕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14]胡英芹,吴坚. 美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与特征——以美国贝勒大学为例[J]. 高教探索,20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