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世明
潍坊歌尔学校 261200
摘要:生命教育是教育的起点,亦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与归宿。生命教育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理念,具体内容包括: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生命教育是对初中生的生命全面关注的教育。旨在帮助初中生达到对个体生命的敬畏、尊重和热爱,帮助初中生在尊重个人生命的基础之上,尊重自然,尊重他人的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理念的提出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重新认识学习和建构生命教育观,并运用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深刻而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观
引言
自1968年美国学者唐纳·华特士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以来,生命教育就得到了广泛的论证和认可,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我国生命教育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肖川博士说:“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蕴含了重要的生命教育理念,如何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为阵地,进一步深化生命教育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话题。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
现在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大多都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很多也许步入社会后都运用不到,但是也有很多知识是在社会中学不到的,只能够在学校中学习到,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想政治课程等。道德与法治课程教给了学生做事情的底线,教给了学生为人处世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自己,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这门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法律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熟悉法律,在需要时可以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兴趣不高
目前,很多初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学习的兴趣不高,不具备较强的积极性。想要提升学习效率就必须要具备兴趣,因为兴趣是人类对事物进行探究的基本动力,只有对一些事情感兴趣才能够真正地投入到具体的事情当中,而如果对一些事情不感兴趣,那么自然也就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事情的完成效率也不会很高。在现实中大多数初中学生都不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程,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缺失,长此以往会导致学习没有动力。
(二)、教师专业素养低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要想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就需要任课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但是目前一些教师的专业素养还不高,他们尚不能抓住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以及发展方向,从而出现了实际教学不理想的局面。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加上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的发展。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命教育观构成
生命是立体的,具体包括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维度。自然生命主要是指人的肉体生命,是生命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精神生命是指人精神的存在,包括思想、观念、意识等,是人类独有的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征;社会生命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体现为个体的社会角色、社会关系、社会贡献等。人的生命立体的表现为自然生命的长度、精神生命的高度和社会生命的宽度。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是初中青春期学生生命教育的引路人,只有将生命从这三个维度上做全面思考与建构,才能确立正确的生命观,不仅可以成长自身,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命教育观教学策略
(一)、运用生动形象的导入方式,引起学生的密切关注
想要打破滞后的导入方式,教师就要设计环环相扣的课堂导入,真正把学生带入到知识的研究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考虑新课标的教学主旨,全方位研究学生的心理,找到学生喜欢的话题,注入情感,让学生内心随着导入而进入到知识的学习中,改变学生学习状态不佳的现象,打造充满朝气的高效课堂。例如,在进行“爱在家人间”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韩红的《天亮了》这首歌曲进行导入,在充满情感的氛围下为学生描述这首歌曲的创作源头,让学生学会体会与家人间的深厚情感,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带着对父母深沉的爱,去接纳、理解和信任父母,从而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
(二)、提升专业素养,确认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的教学发展提出了诸多的要求,教师要想发挥本学科的育人价值,其自身要做一个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教师。良好的教学专业素养能够使教师对教材进行正确把握与解读,对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也更加明确,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正处于人生快速发展时期的初中学生思维发展较快,被外界的事物感染较快,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身硬朗的专业知识,用专业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吸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究其中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提出的具体教学要求,并反思自身在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利用网络的力量进行教师专业培训方面的学习,还可以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互动,发掘他人的教学优点,达到互通有无的效果,促进道德与法治课效果的提升。
(二)、通过学生的生命情感,传递生命教育
教师需要营造生态的生命教育情感场,把学生裹挟浸润其中,让学生感受爱,接纳爱,传递爱。爱的教育在生命教育中发挥到无形而又无所不在,这是生命教育的灵魂。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例如《爱在家人间》这一课中的“家的纽带”这一环节中,教师设计了播放电视剧《小别离》片段。提问:视频中的母女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冲突?你认为哪个家庭成员的处理方式有问题?你赞同哪个家庭成员的做法?请评价他(她)的做法。选取当下热播的亲子话题电视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家庭成员因代际差异、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等原因,易引发矛盾和冲突”,认同“家和万事兴”的观念。知道在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矛盾与冲突时,学生可以充当“黏合剂”的角色。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体验交流,探讨反思,总结提炼出行之有效的“化解家庭矛盾与冲突”的方法,并愿意尝试在家庭生活中使用这些方法。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家是最富有爱的地方,也是有矛盾聚焦的地方,家人发现爱、付出爱、传递爱、升华爱,课堂教学在爱的浓浓氛围中拓展开来,融入学生的内心,生命的本真得到尊重,生命在场的教育得以实现。
结束语
总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认真把握教材生命教育内涵,力求凸显学科生命教育价值,竭力拓展生命教育渠道,让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参考文献
[1]李云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2]肖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9.
[3]施莉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J].教书育人,2018(34):21.
[4]李剑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强化生命教育的对策研究[D].五邑大学,2018.
[5]曾晗.新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主题教学及其优化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