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形想象——助孩子想象飞扬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18期   作者:董玲玲
[导读] 美术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幼儿想象力、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董玲玲
        金坛区春风幼儿园   江苏省常州市 213200
        摘要:美术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幼儿想象力、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认识美术活动在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审美素质发展中的作用,并积极采取合理的引导措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美术活动的价值。鉴于此,本文对美术活动对促进幼儿想象能力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对“借形想象”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并例举了一些科学可行的教学案例,期望对幼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美术活动;借形想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活动是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应保证幼儿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而这里所指的“个性化的表现”与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的想象是息息相关的。幼儿年龄小、阅历浅,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在艺术活动的激发下,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储存的记忆常常被激发出来,与艺术活动中的一些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想象。鼓励幼儿积极进行想象,能够促进其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在艺术活动中更好的鼓励、引导、发散幼儿的想象,是每位幼儿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借形想象概述
        借形想象指的是: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使幼儿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期身边的人、事、物为内容,借助实物、物体、图形等进行想象。借形想象的作用主要在于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激发其艺术创作的潜能与兴趣,使其创造力得到发展。
        借形想象,不但有着较强的趣味性,更有着激发幼儿思维、创作潜能的重要价值。爱因斯坦曾经将自己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的成就归功于自己的想象力,他甚至认为想象力是比知识更重要的一种素质。而借形想象,也是幼儿阶段的孩子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积极发挥这种思维方式的优势,对于促进幼儿个性、潜能、天赋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美术活动作为一种以欣赏、创作为主的艺术活动,无疑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借形想象”的能力。
二、幼儿美术活动中借形想象的策略        
        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自由创作,都是增进其在美术活动中积极进行借形想象的有效途径,因此,可结合教学资源、教学条件和幼儿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以下几种促进借形想象的手段:
1.游戏活动中的借形想象
        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小,对绘画、手工等美术创作活动的认知层次还相对较低,美术创作技能也普遍较低,积极开展欣赏类、观察类美术活动对于增进其审美素质的发展和美术技能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游戏教学趣味性较强,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幼儿们最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之一。因此将借形想象渗透到美术游戏活动中,往往能得到理想的教学成效。我们在小班美术活动中开展“扭扭棒”的这一活动,即将一根绳子摆放成各种形态,让孩子们结合绳子的形态想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例如:将绳子拧一拧,拧成一条直线时,孩子们会想到竹竿、宝剑、电线杆、避雷针等等;将绳子转一转,扭转多次后,孩子们会想到螺丝钉、妈妈的卷发等;将绳子摆成一条曲线,孩子们会想到蛇、海浪等;把绳子摆一摆,摆成一个圆圈,孩子们会想到气球、汤勺、平底锅,被子、帽子等等。在这一系列的想象中,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开发,且对点、线、面的认识不断提高,这对今后开展各类美术创作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应鼓励孩子们发散思维,而不应限制他们的想象,无论孩子给出何种答案,教师都应认可和鼓励,使其个性化、发散性思维得到很好的保护。


2.丰富素材中的借形想象
        丰富的教学素材,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激活美术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丰富的教学素材,也是幼儿们认识美、接受美、创造美的重要桥梁。在传统的幼儿美术课堂中,教学素材往往仅限于彩笔、蜡笔、油画棒、画纸等作画材料或工具,孩子们对这些工具或材料往往十分熟悉,久而久之容易失去作画兴趣。对此,教师可利用一些简单易得的材料作为教学素材,例如废旧报刊杂志、蔬菜水果、树叶稻草,都有可能成为作画工具或手工艺作品的材料,而这些材料对孩子们而言十分新奇,一旦被带到课堂上,往往能够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想象,使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利用这些素材进行创作的方法。例如,我们在小班美术活动中开展了蔬菜拓印活动,即利用切好的蔬菜瓜果,沾上颜料在纸上作画。对此,活动开始前准备好了切好的萝卜块、剥好的橘子皮、白菜帮等等,让孩子们自由选择“道具”和颜料,按照自己的意愿拓印、想象作画。有的孩子利用萝卜块拓印出了糖葫芦、房子、小汽车、树木、小猪等等;有的孩子用橘子皮拓印出了小狗、小猴子、小猫、土司面包等等;更有的孩子利用白菜帮拓印出了玫瑰花、山茶花等各种花朵。在这样的活动中,借形想象贯穿始终,首先,孩子们一看到老师提供的材料,就开始开动脑筋进行想象,在脑海中选择出那些与材料联系密切的事物;其次,在拓印画的过程中,孩子们也积极想象着事物的外观;再次,在孩子们的创作完成后,老师将进行统一的评价和点播,孩子们一看到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又会自主地想象相应的事物,因此,积极开展这样的美术活动,孩子们借形想象的能力将得到显著的提升。
3.自由创作中的借形想象
        引导幼儿自由创作,是促进其借形想象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在美术创作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自由创作,将自己的想象力转化为五彩缤纷的美术作品。
        例如中班的吸管吹画活动:中班的孩子们不但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且具备了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能够较好地完成吸管吹画这样得美术创作活动。而如果单纯用习惯作画,画出来的图形可能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们创作的自由性。因此,在开展吸管吹画活动时,让孩子们将画笔、手指、吸管这三种工具自由组合,进行作画,这样一来,孩子们积极想象吸管能够吹出何种图形、手指和画笔又能够起到怎样的辅助作用。有个孩子用画笔画出了树干,用习惯吹出了树叶和树枝,并用手指沾上了红色的颜料印在纸上,完成了一幅名为“苹果树”的作品,可见这个美术活动充分调动了他的借形想象能力。
        又例如大班的抹布拖色,大班的孩子操作能力相对中班的孩子更高,往往仅用抹布和颜料就能够完成一幅画的创作。开展抹布拖画活动时,一些幼儿将抹布蘸上颜料随心所欲在纸上来回的拖、转等,此时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一下自己的画纸,并让孩子转一转、看一看,从多个角度观察大面积的色块像什么,鼻子可以添在哪里,嘴巴可以画在哪里,引导幼儿层层递进,展开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一幅幅姿态各异的生动图画。
        综上所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也有着各自的天赋和个性,保护好孩子们的这些潜质,对于其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想象是幼儿主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引导幼儿积极、大胆地想象,对于促进幼儿素质与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美术活动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发散性,在激发幼儿想象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因此,幼儿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丰富素材、创新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操作等方法,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借形想象”,为其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在知识与美的天空里。
参考文献:
[1] 胡知凡.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调查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11-13.
[2] 蒋丽娟.借助美术活动为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J].小学科学(教师).2014(6):151.
[3] 蒋柳萍.乘着想象的翅膀 舞动多姿的画笔——谈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想象力的培养[J].2012(6):38.
[4] 吴春红.从指印想象画谈大班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启”与“发”[J].上海教育研究.2013(3):77-78.
[5] 于迎芳.借形想象——幼儿美术教育新天地[J].家教世界.2013(8):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