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18期   作者:王启波
[导读] 高等职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是专业属性的要求,更是人才发
        王启波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是专业属性的要求,更是人才发展的需要。目前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存在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内容缺乏新意,实践教学基地创建滞后,实训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本文围绕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相关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引言:
        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为社会输送了无数优秀人才。社会一直处于更新换代的变化之中,每个时代对人才大体的需求都不尽相同,细分为各领域都有自己的要求。拿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近些年来的就业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就业前景可谓惨淡不堪,可是另一方面,市场上对于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缺口又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招不到能够满足岗位需求的人才,而从毕业生方面来讲,又找不到自己能够胜任并且满意的工作,这种双向的矛盾让研究者们开始将解决方法指向高校教育环节,因此,对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前景面临的尴尬来说,开展大刀阔斧的改革迫在眉睫。
        本篇文章着重探讨的便是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这一话题,首先对于其必要性进行了简单地阐述,然后剖析目前该专业在教学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的问题。重点针对这些问题有方向的提出了与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相关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够对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希望高职院校能够更加快速的与社会接轨,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并促进和推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一、实践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一)专业属性要求
        众所周知,经济学专业主要研究的是经济活动,分析其中的经济关系,探寻经济运行中的发展规律等,对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了解原因,并且给出解决措施。
        管理学专业,则主要是要与人打交道,学习如何有效地配置、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生产要素,进一步地将生产力及效率提升到最大,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经济管理专业,顾名思义,既包括经济学的内容,也涉及管理学的知识,它以社会经济生产实践为研究对象,以各项资源获得有效配置和最大优化,使其得到最大程度利用、产生最大效益为研究目的。也就是说该专业融合了经济与管理这两个专业的相关内容,除了具有与其他专业相同的极强的理论性特征以外,还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征。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离开了实践性这一特征,经济管理专业就无存在的可能。
        高职院校的教育其实和普通本科院校的教育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前者主要是培养一些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满足社会生产一线的人才需求,具体到经济管理专业,就是满足企业对基层经管人才的需求。对于后者来说,虽然可能也在学习比较相近的知识,但是明显没有前者更有实践性。这也足够表示高职院校要求其教学应当更重视实践性教育改革,会提供给学生参与经营、管理、生产等领域的实践活动的可能,不断积累该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
        (二)人才发展要求
        每个人的发展路线都是不同的,但是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成长路线都比较相似,从踏入社会—适应社会—有所成就这一过程的发展大致总结为以下这些:
        在刚毕业的第一年,因为这时大部分毕业生还仅仅只拥有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而已,所以只能在与自己专业比较对口的岗位上做一些比较简单的事。
        在企业工作了三到五年之后,这些毕业生逐渐成长成才,他们通过实践工作和经验积累,逐渐培养出比较敏锐而独具个人风格特色的经济问题观察力,开始具备综合分析经济问题、解决经济问题的思考能力,而且也逐渐地学会了在自己的领域不断地创新,和自己的团队之间也能够进行更高效的沟通及合作。
        通过以上这些发展轨迹也能够总结出一些结论,就是这一专业是离不开实践的,单单凭借理论会使得该专业的毕业生花费更长的时间去适应社会。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更进一步加快实践教学改革步伐,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缩短成长成才的周期,进而降低企业用人的培养成本,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问题剖析
        (一)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上个世纪末高速发展,职工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部分符合条件的中专,纷纷改制或升格成为高职院校。由于缺乏办学经验,所以并没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基本都脱胎于本科的同类专业,基本属于本科同类专业的缩小版。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这一状况已大为改观,但是由于观念和师资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仍都倾向于理论性研究。这也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很多的专业教师仅仅是按照既定的计划来展开教学工作,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践及就业问题,以为按照教材讲授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就能让学生同时具备该专业的所有技能。这样就会使得理论和实践之间相差的有些远,学生在毕业之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自然就导致就业的压力变大。
        (二)实践教学内容单薄,创新力不足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技术型的人才,技术就要求实践能力强,但是对于经济管理这一专业来说,很多的教师往往会忽略实践的教学。以为这一专业并不像其他专业可以有机械或者是其他的方式等进行实践,所以很多教师虽然会安排一定的教学内容,但是质量也并不高。而且很多的教学实践内容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可能仅仅是从其他学校借鉴过来的。

也有一些教师的实践内容则仅仅是一些基本的案例,让学生仔细的研读这些案例而已,并没有给学生亲自去感受的这一过程和机会。所以说在经济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内容这一方面还是存在问题的,尤其是缺少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动的环节。
        还有的高职院校尽管清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却为了规避无法提供实训基地的不足,故意逃避设置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由始至终都无法真正参与到专业实践操作训练中去。
        (三)实践教学基地创建滞后
        教学实训基地、实训室等实训条件,是满足实践教学需求并帮助人才成长的一个基础。根据目前该专业的培养现状来看,其实训教学基地无非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校内的实训基地(实训室),另一种是校企合作共建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往往只能采用现代化电子软件,模拟操作实践环境,可惜缺乏真实的经济运作平台。对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因企业要以盈利为根本目的,如果让学生都参与到企业的一些流程当中,可能会阻碍企业本身正常的运转,甚至有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影响其创造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对共建实训基地积极性不足,而高职院校也因共建会增加一定的经济成本负担,校企双方在利益责任上又划分困难,因而高职院校对共建实训基地顾虑重重,怕双方的合作难以长久。
        这些影响因素都会使得该专业的实训基地创建起来比较困难,也严重制约了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并对其人才培养产生负面影响。
        (四)实训特色不够突出
        每一个专业都是有着自己的特点,尽管有相似的专业,但二者之间也一定会有差异的。因此在教学以及实践的过程当中就更应当体现出本专业的独特之处,应当结合专业的本质属性,突出专业学习特色。
        但是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在实训过程当中没有关注专业特色,眉毛胡子一把抓,脱离了社会经济活动、生产管理过程本身的规律,导致实践教学针对性不强。
        三、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
        对于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显然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综合性的工程,高职院校业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未来的就业问题,对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方方面面都进行综合的考量,重新制定出符合要求的教学方案,从而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专业课程体系重组
        从经济管理专业属性来看,在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当中要体现出一定的实践和应用性。从人才培养目标看,在培养学生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且也要培养学生有较强的经济活动分析能力、较突出的专业动手能力、综合素养较高、职业道德品质优良、具备创新开拓进取精神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基于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时就会从多个角度来考虑,尽可能的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进行一定的融合。尤其是实践教学要更贴近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让学生更能真实地感受,围绕实践性和应用性对其课程体系进行重组。这样的举措也会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在日后走向社会时也能够快速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不可否认的是经济管理专业有着一些比较凸出的问题,比如实践教学内容单薄,而且没有创新力,更有甚者对于实践教学还没有重视起来,而是抱有着可有可无的心态。因此在该专业教学的改革时,就需要对此格外注意,一方面是要通过课程体系的重组,也就是说理论和实践之间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理论不能占有太大的比重。另一方面则是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扩展实践教学的维度和视角,延伸教学空间,通过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成功的实践教学案例,融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新变化,再辅之以生产性实习等等活动,借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及时把这些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固化为职业习惯,使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真正成为企业所需的人才。
        (三)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帮助调动实践课堂教学的氛围,为整个教学过程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教师可以引进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比如案例情境分析教学、微课视频教学、沙盘推演等教学方法,用互动、开放、直观的表现形式将教学信息高效地传递给学生,使其快速地融入到知识技能的学习氛围中。
        (四)加强校企深度融合
        就学生而言,能够顺利进入企业,找到与自身专业相契合的实习岗位,积累一定的专业实践技能,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就企业而言,不但可以获得国家政策或辅助资金上的发展支持,而且能够获得高等职业院校智慧和技术援助,解决一些问题;就高职院校而言,则能够获取更多的实践教学成果得以进行展示,提高整体水平。如是,学生、企业和高职院校三方均能受益,而国家则借此推动了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目前高职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上确实存在不注重实践且教学内容单薄,缺乏新意、实践教学基地创建滞后、实训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希望能为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谭柯.转变传统人才培养观念——浅析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集体经济,2014(18):156-157.
[2]胡竟男.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ERP沙盘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000(020):112-113.
[3]白琳.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探讨——基于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视角[J].特区经济,2018.
[4]王晓华, 李储东, 陈红军.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现代企业管理通识课程为例[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 034(001):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