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机械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7期   作者:邵巍巍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继续发展,教育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和数字化。近年来,国家
        邵巍巍
绍兴市职教中心 浙江绍兴312000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继续发展,教育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和数字化。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的支持。通过了一项鼓励和创新职业教育的政策,鼓励各大学优先向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及机械和数字化领域的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本文就针对当前中职机械数控专业的技能教学进行一定的探讨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找到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数控现状;教学改革;技能探讨
        
        随着先进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数控专业人才缺口也越来越大,面对巨大的挑战。同时,随着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的职业机械学校也得以发展。但在现代机械数控专业的教学中,特别是在技能领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类问题在很多中职学校中都存在。
        1 中职机械数控专业的现状
        1.1 中职机械数控专业的背景
        在我国制造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迫切需要制造业中的高技能人才,以满足我国的发展需要,同时,作为供应方结构改革的一部分,我国已经消除了过剩的生产能力。因此,需要该部门的高级人力资源。在制造业机械数控领域上,在、过去数控机械长期被国外垄断,这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局面,国家开始自主发展数控方面的专业技能,这为我们职业的自主性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一批受国家政策影响和鼓励的中等教育机构开设了数控专业课程。但是,由于某些特殊教育机构在这方面缺乏经验,可能会出现问题,这可能导致在这方面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
        1.2 中职机械数控专业课程的现状
        (1)中职机械数控专业课程中关于硬件的问题
        数控是一门科学理性的实践专业。由于在一些中等专业学校中,大部分是私立学校,所以对设备的投资有限,然而机械数控行业需要大量的实践,需要大量的数码机床才能学习到一定的经验教训。在过去,由于缺乏材料和设备,教师只解释教科书的内容和知识点,用多媒体材料教学,随着时间的流逝导致学生对机械数控的理解程度也越来越低,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越来越困难,他们也越来越难以跟上课程安排,因此失去了对课程学习的热情。大多数学生在数控机床上没有丰富的实用操作实践,这将对毕业后的实践和实习产生重大影响。
        (2)专业性技能较强,教学的层次跟不上教学需要
        由于机械数控课程是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门专业,大多数教师都是从相近的专业学科中抽调的。所以,这些教师的机械数控知识和专业水平比较浅显,无法真正在这门专业课中进行探讨和研究。因此,要鼓励教师学习和探究这门课程。其次,机械数控课程是一门实用的课程,需要特殊的设备,与过去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创新和发展教学方法。此外,传统教育课程必须加以辅之,将传统与创新结合起来的优秀课程,以实现该专业更好的发展。
        (3)教授的技能与实际社会脱节
        在一些实用教学大纲中,由于教育水平和费用的限制,中职无法将所学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换言之,对于实用课程来说,实践教学是不可能的。在实践中,在学校中他们所学的知识和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相距甚远,例如,由于设备的原因,在完成学业之后,学生获得的理论知识与他们所需的社会和职业知识截然不同。
        (4)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的问题
        在一些中职院校中,大多数教科书都是本院校使用的。然而在中职教学环境下,根据他们的生源质量而有所不同,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就会使教学结果有很大的差异。其次,不同学校的设备是不一样,对教育的要求也不一样。中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高级专业人员,而本科院校其宗旨是培养全职员工。


        2 中职机械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
        2.1 中职院校明确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与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合作,申请不同类型的实训基地,培养专业人才和合格人才,社会和公司需要非常重要这类型的人才。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形势来看,高端人才缺口很大。在社会和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有综合的理论人才,而且还需要有专业人才。中职学校要利用这一特点,提供准确的指示性培训,让学生的能力与公司更好的衔接起来。与此同时,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既要培养一大批实用技术人才,又要培养精准人才。这些应该结合起来,以实现社会和产业的持续发展。  
        2.2 面向实际生产,构建实际的机械课程体系
        由于其专业精神和精确性,学院已成为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一个实际基地。因此,必须谨慎地规划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毕业后的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首先,社会迅速发展,其演变不断改变。在中等教育院校中,重要的是密切关注社会的发展,找到适合学生的职业课程。在数控领域,我们必须确保相关知识能更好地纳入课堂和职业实践中,以便做好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行动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使用和操作数控机床。
        2.3 面向社会,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中等职业学校应积极与当地和相关专业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同时,还应在学校举办更多实践工作领域的专业知识讲授课堂。例如,对于数控专业来说,有必要把更多的数控专业知识引入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多设备进行学习。
        2.4 开门办学,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
        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的中职教育离不开与社会的结合,我校专门设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生产实习、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提供可靠的实习场所。同时,聘请厂方工程技术人员,招募兼职教师、实习指导师,为学生提供生产中的新技术,教授新技术和这方面的发展趋势,保证教学质量。此外,学校还鼓励专业教师走出校门,深入生产一线,锻炼自己,丰富自己。
        2.5 积极探索,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方法
        目前学校专业设备不足。因此,很难在有限的机械设备的基础上找到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就生产需求而言,企业需要能够直接参与生产的技术性人才。因此,有必要改革教育制度,使之适应学生今后的工作,改变以前的教育制度,比如:以学时为基础,这样能够使整体的教学变得越来越好。
        2.6 基于生产,开展校级技能题库建设以及校级技能鉴定,分解技能教学
        对职业学校来说,职业技能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评估也是评估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在能力评估方面,除了对旧的劳动部门进行审查之外,还必须进行评估,有效地评估学生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生活技能。为此,我们对学生在教育系统中获得的技能进行了分解,制定了校级技能题库并适时进行校级技能鉴定。为了更好地协调社会生产,我们对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在机械数控上只是初级工艺加工,因此我们更加重视学生的基本技能,以加强他们今后的应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使机械数控专业得以发展。
        2.7 加强“顶岗实习”管理,紧密校企衔接
        以“服务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当学生在二年学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到公司“岗位实习”,对学生来说,“实习”是从学校到实际生产的过渡阶段,对学校来说,“实习”是学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距离。然而,刚毕业的学员很难应付学校本身紧张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离开校园的事实。因此,要加强对毕业生的领导,不断引导学生去更好地走进社会,使学校和企业能够更好地衔接起来,帮助学生做好学习和工作之间的转换,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械数控专业的运行和应用要求学生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和应对措施,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确保教育之间的融合,促使整体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仕平.中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衔接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钱勇.对中职机械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的探讨[J].成才之路,2012.
作者简介:邵巍巍,男,1991年11月出生,民族,汉,籍贯浙江台州,职称,二级实训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绍兴市职教中心 ,邮编312000,研究方向,数控技术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