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光娟
河南中豫律师事务所,4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空抛物损害事故频发,仅2019年1月至7月,上海12345市民热线就接到了1167条“高空抛物事件”投诉,高空抛物事故造成了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防控高空抛物行为刻不容缓。本文从近年一些重大高空抛物事故入手,对高空抛物的现状,高空抛物事故频发的原因,及防控高空抛物事故的对策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达到减少高空抛物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高空抛物、事故
笔者前几日看到新闻报道,四川遂宁2016年11月11日高空抛物致未满一岁的女婴死亡案,在历经近四年的时间后才于2020年8月24日迎来宣判,遂宁市船山区人民法院判决油房街127号的1栋的近百户业主或使用人每户补偿原告3000元。看到这个判决结果,虽然为受害人家属历经艰辛终于迎来法院判决而略感欣慰,但更是为其幼女所遭受的不幸感到惋惜和悲痛,这个小女婴尚未能认知这个美好的世界,就被一个从天而降的健身铁球砸中结束了生命。
一、我国高空抛物事故现状调查
经调查,笔者竟然发现近几年高空抛物导致的人身和财产损害事故频发,如:2018年3月9日下午16时许,东莞一位老人抱着才3个月大的外孙女凡凡下楼散步时,凡凡被11岁女童陈某扔下的苹果砸中头部,致其右脑功能或完全丧失,需终生护理依赖;2019年7月2日下午16时51分,在太慈桥国际城小区内行走的袁某被楼上10岁男童高空抛物砸中头部,经抢救无效不幸死亡;2020年5月29日,河南三门峡一名5岁的孩子被楼上一名6岁儿童从窗户抛下的一块瓷砖砸中而不幸身亡;类似情况屡见报端。
我们通常认为从窗口随手抛下一些小物体,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由于重力加速度作用的影响,从高空抛下的物体的冲击力往往会大到难以想象,经研究:15楼抛下的空易拉罐就足以砸破人身上最坚硬的骨头--头盖骨;25楼丢下的一块西瓜皮更是可以造成令人死亡的严重后果。所以高空抛物无小事,随时可能会成为悬在我们头上的夺命剑。
据统计,2019年1月至7月,仅上海12345市民热线就接到了1167条“高空抛物事件”投诉。2020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透露,根据该院去年进行的《高空坠物伤人案件趋势和特点》报告显示,大多数高空坠物案件发生在住宅区,有近三成的高空坠物案件直接导致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且数量逐年攀升。
二、高空抛物事件频发的原因
高空抛物事件频发最主要是法律意识淡薄及对危害后果认识不足导致,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法律知识欠缺,对法律后果认识不足
近年来,普法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各大电视台都专门开辟了法制频道或法律节目,向全国民众宣传法律知识,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各司法机关也经常会到居民区开展各类法律宣讲及普法活动。但是这些节目和宣传活动往往需要民众具有主动了解法律的兴趣,对于不喜欢看法律节目的民众,其能吸收到法律知识的可能就很小。
2.家庭教育方面的欠缺
近年来,很多家长往往只是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学习,常常忽略了孩子的道德水平的提高。未对孩子从小进行风险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对于对从楼上抛洒物品的严重后果,未能从小向孩子敲响警钟。
3.物业公司事不关己的放任态度
很多发生高空抛物恶性事件的小区或写字楼的物业公司,作为管理者未能真正担负起管理职责,既未对小区居民宣讲到高空抛物的危害,也未尽可能对小区全面铺设监控系统,甚至在高空抛物恶性事件发生后也不积极协助查找抛物人,反而只是推卸责任,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放任事件频频发生。
4.楼宇设计建设时欠缺预防措施
目前我国楼宇一般在设计时都只是考虑朝向、舒适、空间等居住人的感受,很少会在设计环节考虑如何避免后期高空抛物的发生。这也使高空抛物的预防往往只能依靠道德或法律这些思想层面的约束。
5.公安机关侦查力度不够
高空抛物发生后,特别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往往只能依靠受害人自己去查找抛物人,因公安机关侦查力度不够,难以查出实际抛物人,最终只能不了了之,不能对高空抛物行为产生足够威慑。
6.对高空抛物惩罚力度过轻
在我国通常高空抛物只有在造成严重后果时,公安机关才进行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但高空抛物的危害并不只是直接的损害后果本身,而是该行为已经对民众造成的恐慌心理,及该行为对不特定对象可能产生的生命和财产威胁。
三、预防高空坠物事件发生的对策
1.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法律基础教育,从小培养法律意识
建议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设置法律基础课程,通过课堂上老师的引导讲解,使学生从小培养法律意识,增强自律性。另外,学校可以就法律知识设置一些家长与学生的互动家庭作业,使学生和家长均能在互动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基础法律知识,培养风险防范意识,使家长和孩子都能从中深刻认识到高空抛物的危害。
2.加强家庭的教育引导及社会法律宣传力度
从报道的高空抛物事故看,多数事故是未成年人抛物导致,这些未成年人对高空抛物的危害通常认识不足,从而导致事故发生。通过社会法律宣传使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道德引导,从小抓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辨是非对错,特别是对高空抛物行为所引发的惨痛后果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就有所认识,严格约束其行为,减少高空抛物行为的发生。
3.加强对发生高空抛物小区物业公司的处罚及赔偿力度
目前很多物业公司之所以对高空抛物行为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不进行积极预防,正是因为之前很多高空抛物事故发生后,通常都是对抛物人或相关业主追究赔偿责任,往往忽略了对物业公司进行追责。可以通过加大对发生高空抛物小区物业公司的处罚及赔偿力度,促使物业公司积极主动预防高空抛物的发生,才能更好产生防范的效果。
4.在楼宇设计建设时,引入高空抛物的预防方案
在楼宇设计时就提前考虑对高空抛物的防范问题,远比依靠民众的自律会更快见到成效。比如,日本会要求在设计楼宇时在一二层之间设计搭建防高空抛物的安全网,这大大降低了当地高空抛物事故的发生。我国也可以考虑在人口密集场所的高层楼宇等设计时强制要求在一二层之间必须设置安全网或其他安全措施。
5.加大对高空抛物的预防监控及事故侦查力度
事故发生后的侦查固然重要,但有很多情况下仅凭事后的侦查很难查明抛物人。笔者建议可以在全国大范围推广高空抛物智能监控系统的安装,目前在重庆一些小区安装的“瞭望者”高空抛物监测系统,可以对高空抛下的物体直接进行抓拍,实现对高空抛物的自动追溯和预警,帮助警方很快锁定抛物人,也有利于追究民事或刑事责任时完成举证。另外,对于装有高空抛物监测系统的小区,因居民顾忌抛物行为会被抓拍到,大大降低了小区高空抛物的发生。
6.加大对高空抛物的惩罚力度
近年来,对高空抛物行为往往都是在造成人身或财产的重大损害后才会追究刑事责任,使很多人认为抛洒的若是较小物体,不会造成严重损害通常就无所谓。2019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公布对高空抛物、坠物行为,可以根据情形按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进行定罪处罚。近一步加大了对高空抛物等行为的惩罚力度。另外,各地区也都对高空抛物行为出台相关规定,通过处罚手段减少该行为的发生,比如,2020年7月31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其中规定对高空抛物可以处警告或一千元至三千元的罚款。由此可以看出政府治理高空抛物等行为的决心。
综上所述,从以上六个方面入手,多管齐下,相信很快这“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就可以远离大家,不用每日再为此担惊受怕。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法发〔2019〕25号,2019年10月21日公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