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祺
辽宁省阜新市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 辽宁省阜新市123000
摘要:城建档案具有完整记载城市建设各个环节进程的重要实践价值,因此决定了城建档案必须得到城市管理部门及相关负责部门的全面重视。目前面临城市化建设的整体背景,相关部门针对城建档案的传统管理模式必须要进行合理的优化与转变,依托信息化手段来管理城建档案,创新城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思路与管理模式。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城建档案管理;创新路径
城建档案管理领域运用信息化手段的着眼点就在于严格防止城建档案的基本信息与数据丢失,全面增强监管与控制城建档案信息数据的力度。近些年以来,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都在不断实现优化与更新,那么导致了城建档案数据与档案业务信息的迅速增多,进而形成了海量的城建档案管理内容。因此,作为城建档案的具体管理负责部门必须将信息化手段贯穿于管理城建档案的各个环节阶段,增强城建档案的管理实效性。
一、城建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实践意义
首先是保留完整的城市建设基础数据与信息。城建档案数据必须得到全面与完整的保存,否则将会给城市建设的各项重要决策带来影响,导致现阶段的城市建设决策表现出盲目性。城建档案属于城市建设进程中保留下来的珍贵信息财富与资源,因此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全面关注[1]。在此基础上,作为档案管理部门亟待完善并且丰富管理城建档案数据的手段,提供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决策支撑。
其次是节约城建档案管理的资源与人力成本。档案管理系统一般来讲包含较为复杂的具体管理要点,那么客观上就会造成城市建设部门对此投入很多的人力管理成本以及档案管理资金成本。城建管理部门为了实现节约城建档案管理资金资源的目标,那么目前必须通过更新档案管理的传统措施与手段予以实现。城市管理部门初期在引进信息化的基础档案管理设施时,将会消耗特定的资源与成本,但是上述的资源成本投入都会得到非常可观的后期经济效益[2]。
第三是创新城建档案的传统管理思路。档案管理部门只有做到了全面改进现阶段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档案管理整体实施效果。近些年以来,城建管理部门通过设立专门性的档案管理机构,切实增强了管理城建档案数据的实践力度,完善并且创新了现有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
二、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例
某城建管理部门针对云平台的城建档案数据管理与保存技术手段引进城建档案的归档管理过程,有效保证了城建档案各项基础信息与数据的完整程度。自从2017年开始,上述的档案管理部门致力于城建档案的大数据管理模式全面创新,通过更新城建档案现有的数据库体系来保存海量的城市建设基础数据,拓展城建档案数据库原有的信息容量。
为了保证存放于数据库的城建档案基础数据与信息达到安全性的标准,城建管理部门针对档案数据库布置了完整的网络防火墙,运用防火墙系统来阻隔具有安全风险性的不良网络信息,禁止不具备合法资质的外界访问者随意进入城建档案的数据库。档案管理部门通过实施以上的调整与优化,有效防控城建档案遭受非法篡改的后果,防止城建档案数据遭到外界的恶意破坏。
三、在创新城建档案管理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条件的具体技术要点
城建档案管理不能够局限于指派专门人员来收集城市建设基础信息的层面上,而是必须投入信息化条件下的更多资源成本,不断完善城建档案的运行管理实施模式。
城市建设部门由于具备了信息化条件作为辅助与支撑手段,那么有助于城建管理部门不断弥补城建档案管理中的人工信息收集模式缺陷,优化分配城建档案管理领域的智能化与信息化资源。具体在创新管理城建基础信息档案的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条件主要体现为如下的技术实施要点:
(一)健全城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机制
城建档案管理如果缺少了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来提供保障,那么将会呈现比较薄弱的档案管理领域信息化基础,甚至还会由于档案管理人员产生人为的差错,进而造成城建档案的原始数据灭失[3]。然而在目前看来,城市建设负责部门针对城建档案的基础数据与信息并没有达到最佳的档案管理实施效果,因此就很容易导致城建部门消耗较多的资源用于管理城建档案。为此,城建部门必须严格遵循目前现行的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流程,完善该领域的档案管理机制,优化城建档案管理领域的各个岗位人员职责分配模式。
(二)切实保证城建档案数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城建档案的数字化系统包含比较繁琐的基础业务数据,那么客观上决定了城建档案管理的领域具有相对较大的管理工作实施难度[4]。在此基础上,档案管理部门有必要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搭建,进而起到城建档案完整性与数据真实性得到全面维护的效果。城建部门目前通过形成数字化的城建档案系统,应当能够切实保证各种不同类型的城建档案数据都能得以完好的保存,有效杜绝了纸质城建档案容易损坏与丢失的安全风险。
同时,城建管理部门针对具有重大城市建设决策价值的城建档案数据必须运用档案加密管理的业务手段,保障城建档案数据运行系统的真实性与科学性。城建管理部门对于专门用来保存城建档案数据的网络运行系统应当实施加密处理,尤其是针对涉及财产与资源的关键城建档案数据而言。档案管理部门通过设置城建档案运行管理系统的访问加密手段,就可以做到全面屏蔽非法的系统访问者,切实保证了城建档案与数据信息系统的良好安全性能。
(三)合理配置城建档案的管理系统资源
城建档案的系统管理资源必须得到全面的优化分配,合理分配现有的城市管理资源,辅助实现最大化的城市建设综合效益目标。因此,档案管理部门针对城建档案信息必须予以合理的保存,明确城建档案管理系统范围内的各个岗位管理人员基本职责。具体作为收集城建档案基础数据以及保存城建档案信息的相关岗位负责人员来讲,上述人员都必须清晰认识到自身的档案管理职责,严格预防城建档案的安全管理风险。
城建档案的具体管理负责人员对于现有的档案数据库系统有必要致力于全面进行优化,充分突显电子数据库在优化配置城建基础建设资源领域中的重要实践价值。城建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致力于自身信息化综合业务素养与水准的全面增强,完善现有的城建档案监管网络体系,同时还应当结合信息化手段来增强针对城建档案资源数据与信息的安全防护力度。
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实践领域目前不能缺少档案信息化管理手段用于提供必要的管理业务支撑平台。档案管理部门通过创新现阶段的城建档案数据管理与归档处理技术手段,有效缩短了管理城建档案基础信息与数据的时间长度,充分确保城建档案的基础信息与数据具有完整性。未来在管理城建档案的实施过程中,作为档案管理的负责人员以及相关机构应当善于运用信息化条件,完善城建档案管理领域现有的信息化软件以及硬件系统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蓉,谭丹.“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的城建档案归档与管理[J].兰台内外,2019(23):16-18.
[2]谭永红.加强住房和城乡建设项目资料与工程文件管理——评《城建档案管理员专业管理实务》[J].林产工业,2019,57(06):123.
[3]施琦敏.云环境下城建声像档案数字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城建档案,2018(05):39-41.
[4]刘红健.信息化条件下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8(06):10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