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禹
黑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加格达奇区大队 150040
摘要:高层建筑在现代社会非常普及,其与普通建筑表面相似,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出现巨大区别,火情就是其中一种。普通建筑高度较低,发生火情后内部人员可以迅速撤离,一般不会出现太大伤亡,但高层建筑高度较高,高层住户要逃离建筑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在火情不断扩张、发展中容易出现高层住户被困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通过消防灭火救援工作来进行处理,而该项工作在高层建筑中开展存在很多难点,会影响工作质量,增加伤亡。对此本文将分析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基本要求,再阐述该项工作在高层建筑环境中开展的难点,并针对难点阐述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火情
引言
在现代化社会当中,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拔地而起。然而,在高层建筑物工程实际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将火灾等灾害因素考虑其中,这是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针对此种现象,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疏散逃生以及灭火救援措施,保证工程项目整体建设作业的顺利展开,有效提高其实际建设的质量以及成效,最终推动我国建筑领域的稳定发展。
1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面临的问题分析
1.1火势蔓延快,扩散渠道多
在高层建筑物当中,楼梯间以及电梯井的数量比较多,并且其实际分布情况非常广泛,经常使用容易燃烧的建筑材料进行装修作业。如若出现燃烧现象,其散发出来的烟雾比较大。如若建筑物的高度主要是100米,并没有阻挡物,在30秒的时候,火势便会由底层扩散到顶层,足以表明火势以及烟雾的实际扩散速度非常快。
1.2登高途径少
对于当前的高层建筑物而言,其高度最少也达到了数十米,甚至会达到两百或者是三百米。如若此类建筑物出现火灾现象,消防人员为了登上去展开救援,其途径非常少。一方面可以使用云梯,另一方面至可以依赖建筑物当中的某些消防通道。如若建筑物当中只有普通的电梯,非常容易被火势所影响,造成电梯难以正常使用。针对此种现象,救援人员只可以使用楼道爬行的方法,此方法的速度非常缓慢,并且会将他们的体力消耗掉,甚至还会和疏散人员之间出现碰撞现象。不只是对实际疏散的速度起到不良影响,也会对登高速度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对最后火灾的实际扑救情况起到不良影响。使用云梯车进行举高得到的高度难以实现火灾出现的具体高度,某些时候由于建筑物容易被群楼所包围,导致电梯车难以接近。
1.3高层供水效率不高
通常情况下,在高层建筑物当中会设置消火栓。在火灾现象出现之后,需要使用相应的消火栓展开灭火作业,也可以使用水泵接合设备。然而,依照有关情况分析表明,建筑物当中的固定消防设施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并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其铺设作业并不科学以及不合理,导致消防水泵所具备的压力并不充足,导致高层供水成效并不明显,最后对其实际救援情况起到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变成了我国高层建筑物扑救火灾的巨大挑战。
2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难点
2.1建筑体积大,救援逃生困难
高层建筑的总体面积较大,在正常的活动中高层住户移动到户外就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发生火灾这一时间将会进一步延长,导致救援逃生难度上涨,这是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中的一大难点,其具体表现为:(1)救援人员要达到高层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在这段时间内高层住户所面临的风险会越来越大,甚至已经导致住户受伤或死亡;(2)高层住户在得到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要逃离现场依旧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中受火情影响,逃生路线的环境可能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3)在某些情况下高层建筑的便捷性移动设施(如电梯)无法使用,使得高层住户逃离现场只能使用人力设施(如楼梯),这时高层住户的体能可能出现问题,加之环境中烟气等因素的影响,在较长的逃生时间中高层住户可能会出现身体上的异样,导致救援逃生更加困难。
2.2内部附带危险因素较多
高层建筑除了具有体积大、空间大的特征以外,还具有内部设施多的特征,而这个特征中某些设施在火情下会转变为危险因素,使得救援工作变的异常困难。高层建筑中具有火情危险性的设施包括:玻璃、电器、易燃物等,这些物体遇火后会对周边人员造成威胁,即玻璃在火情当中受高温影响会碎裂或者爆裂,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碎落的玻璃可能砸伤、划伤周边人员(包括救援人员及高层住户),如果情况严重会导致人员无法移动或移动困难,使得救援工作难度上涨;电器在火情影响下可能会爆炸,随之有概率炸伤周边人员,使救援难度提升;易燃物受火情影响会燃烧,使建筑内部起火,情况严重时会阻碍救援人员与高层住户接触,限制救援行动空间,使救援工作更加困难。例如某高层建筑起火后,火情迅速蔓延到了离地11米的地方,导致以上有很多高层住户未能脱离,随后消防灭火救援迅速开展,但在救援人员与住户接触之前,就有很多住户因玻璃、电器影响而丧失了移动能力,周边易燃物还在不断加速火情蔓延,一时间救援工作无法继续开展,难以满足基本要求。
3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难点应对策略
3.1充分发挥单位内部人员以及消防设施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物当中都具备自动灭火设施设备,如若出现火灾现象,便会直接进行警报。与此同时,专门的消防人员也会及时的到达火灾现场展开营救。在高层建筑物出现火灾现象的时候,是否可以及時进行救援,和消防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备紧密关联。对于消防人员而言,需要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并且学习以及掌握灭火和防火的相关理论知识内容,在出现火灾问题的时候,要及时掌握消防设施设备,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到扑救活动当中,尽量在火灾刚开始的时候便将其状态控制住。反之,如若消防人员的反应比较迟缓,在面对火灾问题的时候表现十分惊慌,便会丧失救火最为理想的时机,进而导致十分惨重的代价。
3.2加强沟通,让高层住户做好自我保护工作
高层建筑在火情中附带的危险因素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在救援人员与高层住户接触之前,高层住户始终会受到危险因素的威胁,这时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伤亡,在消防灭火救援队伍到达现场之后必须第一时间用“扩音器”一类的设备与内部人员沟通,激发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传达自我保护方法,避免他们被玻璃、电器、易燃物等因素所伤,便于救援工作开展。以电器爆炸为例进行分析,消防灭火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应当第一时间告诉住户电器爆炸风险,要求他们尽可能远离电器,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被褥等物件打湿后铺盖在身上,一方面便于逃生,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经常出现高层建筑物火灾安全事故问题,该问题的存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这使人们越来越重视高层建筑物的火灾问题。在现阶段的火灾救援过程当中,及时撤离以及合理逃生至关重要。对于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物而言,其结构十分繁杂,并且管道的铺设不断增加,导致杂物的储备量增加,进而为火灾扑救工作的顺利展开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进而展现出立体燃烧的现象,在无形之中让实际救援的困难程度增加,进而让人们损失更多。
参考文献
[1]张益民,李来保.高层建筑火灾固定消防设施应用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04):414-418.
[2]高建民.高层建筑设置避难层若干问题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04):293-295.
[3]巩磊,康龙.谈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及预防对策[J].山西建筑,2017(35):249-250.
[4]肖飞.高层建筑火灾成因、特点及防火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2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