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消防救援支队新林区消防救援大队 165023
摘要:面对日趋严峻和复杂的灭火救援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有效利用消防无人机开展现场预警、现场侦察、辅助救助,并迅速、准确处置灾情,正成为我们强化战斗力的新课题、新方向,利用空中监测对复杂地形和复杂结构建筑进行现场救援、火情侦察、空中指挥成为消防救援队伍新的选择,本文主要研讨了无人机在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各类应用情况。
关键词:无人机;消防通信;灭火救援
引言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进步,其已经在消防事业中得到应用,能够有效突破消防工作面临的困难,能够准确获取火灾现场的信息,提高消防灭火救援效率。本文对无人机技术进行简单陈述,并对无人机技术在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应用进行论述,提出相应的建议。
1无人机的特点
1.1无人机飞行高度低,检测精度高
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不是很高,但是检测精度比较高,可以分为完全自主控制模式和半自主控制模式两种,无人机的体型较小,灵活性强。因此在低空能够对近景做到精确测量,通过无人机对火灾现场的飞行勘测能够有效了解火灾现场情况,能够勘测火灾现场的复杂地势,如洞穴、建筑物内、隧道等,在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工作中承担着勘探重任。
1.2无人机具有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无人机结构简单,内部组件少,拆卸维修方便,对起飞场地和周围环境要求都比较低,受外界因素干扰的几率不高。因此,无人机的运行成本比较低,并能够在环境恶劣地区进行飞行,从而获得危险区域的精准信息,能够在飞行区域进行全方位的拍摄,并能够传递高清画面,给消防员提供的现场数据精准,为消防工作提供了重要帮助,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1.3无人机安全性能高
无人机在起飞降落时对场地环境要求低,由于机身小,结构简单能够灵活飞行,成本低。根据飞行侦查的现场环境,无人机能够灵活运行,操控简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2消防无人机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应对灭火和应急救援的实战需求,无人机的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无人机配备不足,飞手数量短缺
当前,就基层消防站而言,仅有少部分队站配备了消费级无人机,大部分队站仍未配备;同时,无人机飞手数量严重短缺,考取无人机驾驶证的少之又少。
2.2无人机训练操法尚未出台,操作人员能力素质仍需提升
目前,无人机的培训和应用主要以飞行越障和高空拍摄为主,在三维建模、辖区调研、辅助救援等方面应用不足,没有针对各类灾害救援工作研究梳理无人机模块化应用场景,未统一出台制定针对性无人机训练操法,无人机飞手日常训练不足,无人机往往被闲置或者用于拍摄宣传视频等,没无人机练什么、怎么练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2.3无人机初战使用不够,灭火救援实际应用局限
当前,基层队站大部分还未配备无人机,即使配备了也基本未曾在初战灭火救援中使用过,往往是等支队指挥车到场后,由支队相关通讯人员使用。而实际上,无人机第一时间升空侦查,能够第一时间寻找水源尤其是天然水源,同时能够准确判断火势蔓延方向,而等到支队指挥车到场后,火灾往往已经扩大,贻误了最佳战机。另一方面,无人机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大部分情况下仅用于高空侦察,在高空喊话、高空照明,火场通信、投掷物品等方面应用仍有欠缺。
2.4针对消防的定制化程度不高
消防应急救援中,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复杂、对象多变、环境恶劣,但当前消防用无人机大部分都是消费级无人机,机体防水、防风、防高温、防腐蚀等抵抗恶劣环境性能上比较欠缺;对于灭火和应急救援的时间,无人机的续航能力不足,无法实现持续作业;无人机的防爆能力不强,无法进入有爆炸风险场所作业;电动无人机的载重低,在灾害事故现场的承载作业受到了限制。
3消防无人机的应用建议及思考
3.1建立健全消防无人机发展法律规范
当前,消防无人方面的法律规范较少,一方面是由于无人机为新事物,鉴于法律的滞后性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无人机的应用范围并不广泛或者普遍。基于此,无人机的操作就没有完备的规范指引,因此,必须出台相应的规范,确保消防无人机在执勤或者飞行时候的安全。要将消防无人机建设应用纳入新时期消防工作统筹规划,研究制定消防无人机发展规划,要科学制定消防无人机建设应用标准、规范和配套措施,健全研发、应用、配备、管理等相应工作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实现长效发展。将消防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实施平战结合,尽快出台相关操作标准和操作程序,以应对当前在现实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3.2辅助调援
因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必要情况下,需要给火灾被困人员运输一些物资。例如,在化学厂或其他工厂中,火灾现场的有害烟尘与气体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对撤离的人员发送防护面罩,或为火灾现场受伤的人员提供一些急救包或其他物品。以往在需要进行物品提供时,消防人员多是通过勘查的方式了解被困人员数量与情况,这不仅使消防人员面临一定的生命危险,也容易影响到救援的最佳时机。然而,由于具有体体比较小的优势,无人机可以在火灾救援现场中,辅助消防人员运输一些物资,或采集被困人员的实时情况。在一些比较杂乱的火灾现场,也可以利用灵巧优势,在无人机中安装扩音器,使被困人员能够在消防人员的指令下,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火灾救援。
3.3强化推进消防无人机实战化应用
(1)做好实警出动。在无人机配备到位和飞手取得驾驶资格证的情况下,要做到无人机战时随警出动,初战到场力量到场后要第一时间将无人机升空,辅助寻找水源和进行初期火情侦查,指挥部通讯专班到达现场后,要确保将无人机高空侦查、实时图传及辅助救援工作贯穿灭火救援行动全过程。(2)做好挂载应用。要根据应急灭火救援中不同应用场景,科学配备无人机挂载,并进行实际应用。要运用热成像功能配合开展火情侦查和人员搜救;运用气体侦检模块开展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检测;运用抛投功能营救被困人员等等。(3)做好战评总结。按照“每战必评”原则,总结讲评无人机实战应用经验教训,深刻剖析问题短板,探索固化实战应用战法,提高无人机飞手实战水平。注重资料留存和成果转化,汇总整理照片、视频、模型等航拍作品,建立无人机应用的战例库,常态化的开展分析研判,辅助提升工作效能。
结束语
无人机技术是我国科技进步的成果,具有无限潜力,能够应用在多个领域。实践证明,无人机技术在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消防救援队伍在工作中可以合理地选择无人机参与工作,提高灭火救援工作的效率。在未来工作中,也要重视对无人机技术的完善和探究,不断优化无人机技术,让其发挥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彦鹏.无人机在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9(13):16-18.
[2]赵广健.无人机在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4):82-89.
[3]王冠.无人机在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7(2):67-68.
[4]陈新全,王振群.无人机在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9):96.
[5]孙文斌.无人机在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消防,2019,4(0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