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4期   作者:伊希红
[导读] 探究全科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伊希红
(淄博市沂源县大张庄中心卫生院;山东淄博256114)
摘要:目的:探究全科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3月-同年8月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均分为全科组30例与常规组30例。全科组行全科护理,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相应措施后,全科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较之常规护理,全科护理方案更适合用于基层医院护理,其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对患者的干预效果良好,体现在满意度、护理质量等多个方面,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全科护理;基层医院;护理效果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效推动了国内医疗体系的创新与改革,尤其是关于基层医院。近些年来,基层医院的医疗卫生职能逐渐突出,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应当加强自身职能认知,为患者的治疗、护理及康复预后带来积极影响。众所周知,基层医院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条件、发展趋势、资源限制等等,以上这些限制因素统称为地方条件。现阶段,国内仍然存在部分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这些地方上的基层医院受到各方面条件上的限制,无法实现医疗技术上的创新以及资金成本的支持,因此并未实现新时代医疗体系的发展标准。地方经济条件及发展趋势均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基层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因此应当探寻能创新地方医院的护理措施,实现基层医院护理效果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次调查研究抽取我院2019年3月-同年8月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均分两组,探究全科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9年3月-同年8月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均分为全科组30例与常规组30例。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全科组行全科护理,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常规护理措施: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所有临床护理操作。
   全科护理措施:①健康心理疏导:医务人员全程保持亲切温和的工作态度,与患者之间保持流畅的沟通,以此拉近护患关系并保证有效实施后续护理工作,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疾病相关健康知识,令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疾病充分了解,以此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护理意识;②制定并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医务人员结合患者的一般及临床等相关资料制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并在充分了解患者当前病情发展情况后,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针对部分慢性疾病患者,应当首先建立健康档案,每周电话随访或者使用其他方式随访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③提升各科室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保证各科室的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医务人员的专科培训必不可少。基层医院应当定期召集医务人员开展专科护理培训,旨在有效提升各科室医务人员的护理水平,提升其沟通能力以及临床操作能力[1]。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我院以两组患者实施相应措施后的护理满意度作为主要的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x±s)为两组之间的计量资料,t为检验单位;(%)为两组之间的计数资料,x2为检验单位。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结合表1所示,全科组患者满意度=93.33%;常规组患者满意度=83.33%。实施相应措施后,全科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合当前我国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试行草案)》第四条例,将医院按照功能、任务等方面的差异具体分为一、二、三级。基层医院通常指一级医院及以下等级的医疗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以及社区医院等等[2]。一级医院作为医院等级划分的分水岭,相关人员务必充分了解其内涵意义。首先一级医院是指直接为特定人群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及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或者卫生院;其次是二级医院,二级医院是指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并且需要承担部分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疗机构;最后就是三级医院,三级医院主要是同时负责多个地区的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并且身兼数职,负责该地区的高等教学及科研任务的执行[3]。
   通常情况下,基层医院的服务对象不会产生变化,但是特定服务群体对医疗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满足当前基层医院服务群体的实际需求,必须创新基层医院的医疗技术及护理措施。结合国内当前的人口结构变化,医疗体系的发展受到其严重的影响,致使医疗卫生资源紧张,多数医疗资源逐渐倾向于城市,而乡镇基层医疗机构则无法获得坚实的资源保障及理论保障[4]。基于此,应当探寻全新的护理技术,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因此提升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医疗卫生职能的正确认知,在公众心中树立良好的整体形象。除此之外,基层医疗机构必须不断优化自身医疗资源,并且逐渐完善国内医疗体系,促进整体医疗水平的有效提升。基层医院应当时刻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将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等作为基础职能,落实全新的基层护理观念,重视技术方面的创新,并且在后续的临床护理操作中具体落实新的护理方案,以此探究该措施在各科室中的实际效果[5]。
   综上所述,较之常规护理,全科护理方案更适合用于基层医院护理,其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对患者的干预效果良好,体现在满意度、护理质量等多个方面,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海燕,陈晓洁,陈惠珍.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全科护理在提高老年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2):4016-4018.
[2]段永红.老年慢性肺结核患者全科护理的效果以及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24):6-6.
[3]张国英.全科护理意识在乡镇卫生院综合护理中的意义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36):274-274.
[4]李秀艳.加强全科护理对神经外科老年病护理能力提升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6):141-142.
[5]凌莉,王玲,吕文杰,许晓欢.全科护理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3):153-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