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预防中的进展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4期   作者:华菁
[导读] 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预防中的进展

华菁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江苏无锡214116) 
摘要:这几年,孕妇生产后因出血而导致的死亡案例越来越多,产后出血已成为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对产妇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这给产妇及其家人带来无法愈合的伤害,同时也对我国的长期发展计划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以相关资料研究情况为依据,分析总结导致产后出血的有关原因,从而预防产后出血的有关护理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护理
  产后出血会受到多因素影响,包括产妇身体素质情况、心理状态、生产方式与护理措施等。产后出血发生后,产妇会发生严重休克等情况,只有第一时间给予有效应对,才可以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1]。故在分娩前,即对导致产后出血的有关原因加以探究,采取相应预防方案防止出血发生,在分娩后给予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才可有效避免产妇产后出血。
1产后出血的相关原因分析
1.1心理状态因素
  产妇的心理波动较大,在妊娠过程中,生理心理都会发生较大变化,会有不安、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存在。分娩时,由于产妇所处环境陌生,且存在对分娩结果的担忧,会导致以上消极心理加重。而严重的不安、紧张则会影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使宫缩水平发生改变,由此导致宫缩乏力,分娩时长加长,最终发生产后出血。
1.2生产方案因素
  相关研究发现,自然分娩的产后出血率远低于剖宫产。故医生需具体考虑产妇的机体情况,采取恰当的生产方案,剖宫产率的减小可直接影响产后出血率的降低[2]。
1.3护理服务因素
  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一般在分娩前会有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表现,也有产妇存在高血压、肝功能异常、心脏病等。在分娩前,为产妇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定期检查产妇状态,实时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胎盘位置等,要建议有出血史的孕妇住院观察。产前实现全面检查与准备,并有选择建议孕妇提早住院观察,实时应对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众多因素,给予及时处理。
2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总结
2.1 进行产后出血相关教育
  在分娩前,医护人员要向孕妇及其家属展开健康教育,从而有效避免产后出血。首先,要告知产妇在孕产过程中的饮食健康及注意事项,同时也要讲解机体内的生理变化及可能发生的生理反应等内容,使其准确了解妊娠基本情况,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另外,要监督产妇定期孕检,积极了解孕妇各项机体指标和胎儿情况,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发生产后出血。
2.2 高效心理护理服务
  在展开健康教育之外,也要格外注重对孕妇的心理护理。在相关产后出血的导致原因中,心理因素也有较大影响,严重的不安、紧张会使产后出血率增高。故护理人员要考量孕妇的文化程度、接受水平,来给予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服务,从而有效保障孕妇的健康心理。
2.3 完善助产人员素质培训
  产科医生的素质水平也会大大影响产后出血率。生产时产妇情况、周边环境及突发情况等众多因素,都对产科医生的自身能力、应变水平及专业素质等要求较高。故完善助产人员技术能力,加强相关素质培训也可有效避免产后出血[3]。


2.4 加强分娩管理
  在产妇分娩时对患者实施分娩管理、规范分娩步骤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产妇住院后,分配风险评估小组对其展开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确定科学合理的分娩管理计划,安排分娩管理人员,高效分工,使各助产人员高效进行分娩工作。针对产后出血率较高的产妇,要在分娩前制定具体的产后出血应对方案,在生产中及生产后时刻观察产妇出血量及各项体征的情况,一旦发生出血及时应对[4]。
3 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服务研究
  即使做到了周全的防护,也不能完全保障不会出现产后出血,产妇出血后情况变化快,需要立即处理,在处理期间以高效护理服务辅佐可以最小化产后出血对产妇的伤害。本文在分析产后出血护理服务的前提下,归纳一下服务内容。
3.1 积极配合抢救
  产后出血病情变化迅速,随时可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故确认产后出血发生后,要第一时间采取救治预案对产妇实施抢救。同时,还要综合分析导致发生产后出血的因素,对不同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实施特异性处治[4]。
3.2 时刻关注出血状态
  在产妇生产期间,分配专人负责实时监测产妇产后的出血量。产后出血量(mL) =血液重量(g)÷1.05。时刻关注出血量的改变,测量结果要精确。若发现产后出血,迅速告知主治医之,并实施子宫按摩以帮助产妇止血。
3.3 防感染护理
  产妇生产后护理人员要及时护理分娩切口,有效保障切口的干燥洁净,同时也要护理导尿管,避免导尿管发生污染情况从而导致感染。要注重护理产妇外阴,每天两次擦洗保证清洁,产妇用到的会阴垫要定期换新,避免病菌感染。若发生严重痛感,要及时实施止痛药护理,帮助产妇减痛,避免因疼痛引发的产后并发症[5]。
3.4给予心理抚慰护理
  产妇发生出血后,心理状况多会变得极度不安,并极度担忧自身生命安全,这种消极心理有碍于救治和恢复。护理人员要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相关产后出血的健康知识和注意事项,使其了解90%的产后出血在经过高效治疗后都会得到恢复,产后出血对产妇生命安全的威胁多和失去黄金救治时机相关。
4 结论
  对于产妇来说,影响其生命安全的较大的一种产后并发症为产后出血。该症变化迅速,需要医师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实施治疗,最佳时机的失去常会导致产妇生命安全受威胁。分娩前进行产妇的风险评估,并指定针对性防护方案可以使产后出血率降到最低。但这些措施仍不可百分百预防产后出血,这需要主治医师制定特异性急救方案,对产后出血患者实施高效护理服务,从而使产后出血对产妇的伤害降到最低,促进产妇及早恢复。
参考文献
[1]李影. 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010(009):188-190.
[2]吕慧. 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33):205-206.
[3]蔡梦春.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J]. 双足与保健, 2018, 27.183(01):64+66.
[4]张吉银. 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
[5]施雯.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干预研究[J]. 饮食保健, 2019, 6(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