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4期   作者:李春明1 于海霞1 荀玉洁2
[导读] 分析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的价值。
?
李春明1  于海霞1  荀玉洁2 
(1齐齐哈尔市建华医院 影像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2齐齐哈尔市结核病防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摘要】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7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MRI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对比两组患者对梗阻位置与病因的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样本对梗阻位置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观察组对梗阴病因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方法对梗阻病变部位与病因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急性肠梗阻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急腹症,对患者进行早期的急性肠梗阻的病变位置与发病因素给予确定对医生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随机选取7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的价值,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7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患者22例,女患者为15例,患者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52.35±2.6)岁,观察组男患者20例,女患者17例,患者年龄27-80岁,平均年龄(53.31±2.3)岁。7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经手术病理或者内镜活检诊断为急性肠梗阻,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比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即(P>0.05),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方法:采用MRI对患者进行诊断。设备:应用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观察组方法:采用MSCT多平面重建诊断。方法如下,设备:64排螺旋CT,(造影剂为磪佛醇造影剂,国药准字为H20067896);高压注射器为SINO POWER-1。扫描方法,选取患者平卧位,首先进行对膈顶至患者耻骨联合水平给予常规平扫,之后用高压注射肘前静脉注入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此时患者需要屏气,获取增强图像。将扫描数据上传,然后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感应范轩的横断面给予相关处理,获得多角度重建图像,便于对便灶的观察。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以内镜活检或者手术病理诊断为诊断结果的金标准,肠梗阴的诊断标准为小肠内径在2.5cm以上,结肠内径在6cm以上,依据正常肠管与塌陷肠管相临位置给予判断。对比两组患者梗阻位置和病因诊断的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诊断结果:梗阻位置准确性,37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结果或者内镜检查,有27例患者是小肠低位梗阻,6例患者是小肠高位梗阻,结肠梗阻4例,经MRI检查小肠低位梗阻27例,6例患者是小肠高位梗阻,结肠梗阻4例,准确率为100%,χ2值为0.82,P>0.05;梗阻原因准确性:37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结果或者内镜检查,粘连患者有13例,肿瘤患者有12例,扭转患者有6例,套叠患者4例,粪石患者2例,经MRI检查粘连患者有11例,肿瘤患者有10例,扭转患者有6例,套叠患者3例,粪石患者2例,χ2值为6.51,P<0.05。
   观察组诊断结果:梗阻位置准确性,37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结果或者内镜检查,有29例患者是小肠低位梗阻,5例患者是小肠高位梗阻,结肠梗阻3例,经MSCT检查小肠低位梗阻29例,5例患者是小肠高位梗阻,结肠梗阻3例,准确率为100%,χ2值为0.82,P>0.05;梗阻原因准确性:37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结果或者内镜检查,粘连患者有14例,肿瘤患者有11例,扭转患者有7例,套叠患者4例,粪石患者1例,经MRI检查粘连患者有14例,肿瘤患者有11例,扭转患者有7例,套叠患者1例,粪石患者1例,χ2值为0.97,P>0.05。
3讨论
   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是肠梗阻,具体是指患者的肠内容物在通过肠道时发生异常而引起的一种病症,患者表现腹痛与腹胀,发热、呕吐且停止排气与排便等症状[1-2]。因此病发展迅速,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必须进行及早的有效治疗,防止病情继续发展恶化,危及患者生命[3-4]。当前临床常应用MSCT增强扫描与后期图像处理技术联合技术进行此病的诊断,此种技术能够准确检查出急性肠梗阻患者且能判断出肠梗阻的具体位置,明确诊断出病因,扫描速度快,多方位成像,不遗漏病灶,重复性较强[5]。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通过冠状位等各个方面的具体位置,可以直观与清晰地判断出患者的发病原因与梗阻的类型,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最有利有依据,而MRI检查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上没有MSCT准确率高,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是临床诊断急性肠梗阻的首选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7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了不同的检查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检查方法对梗阻部位的检查均为100%,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病因诊断的准确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优势明显。
   综上,多层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志忠.多层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胃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 2019, 035(009):113-114.
[2]尤锦, 王玉群, 张柏林,等. MDCTE增强扫描诊断小肠疾病影像表现及临床价值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 2018, 020(001):66-68.
[3]吴白龙,刘浩,卢虹,等.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8, 37 (02):85-87.
[4] 陈涛, 吴小平, 陈亮.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的价值[J]. 当代医学, 2018, 024(010):138-139.
[5]李洪超, 高影.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003(008):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