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谈发热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4期   作者:郑相敏
[导读] 中西医结合谈发热

郑相敏 
(北京市第六医院;北京100007)
  目前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级中医内科学在职研究生
  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发热”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呼吸道的感染。但“发热”就一定是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吗?不是的,发热也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下面我就谈谈可以引起发热的相关疾病以及中医对发热的辨证施治。
  我们知道正常人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但是当机体在致热原或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成为发热。
    正常成人体温一般为36-37℃左右,同一天内体温亦会有所波动,一般下午较早晨稍高,在进食、劳动或者剧烈运动后体温也可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会超过1℃。同时体温与人的年龄、性别也有关系: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及体温中枢尚未发育完全,调节能力差,所以容易引起发热。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体温较青壮年稍低。女性在月经前及妊娠初期可有低热,有些人在精神紧张或剧烈运动后亦会出现低热,这些称之为生理性低热,但实际上是属于正常生理变异范围,不用过分担心。
  发热的分度
  按发热的高低(以口腔测量为准)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 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 41℃以上。
  发热的病因
  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前者多见。引起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螺旋体、寄生虫、立克次体等。而引起非感染性发热的比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白血病、淋巴瘤、癌、溶血反应等。
  发热的伴随症状
  发热只是一种症状,在临床上为了尽快明确诊断,我们要特别注意患者发热时伴随症状和体征。当患者出现寒战、单纯疱疹时往往提示有败血症、大叶性肺炎、疟疾、急性溶血和输血反应、药物热等。当患者有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出血时,要考虑到是否有病毒性肝炎、结缔组织病、淋巴瘤、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局灶性化脓性感染、转移癌、急性血吸虫等。当看到患者出现结膜充血时则要想到是否有麻疹、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等。如果患者出现皮疹、关节肿痛,则需要考虑到是否有麻疹、水痘、猩红热、结缔组织病、痛风、药物热等。当患者出现昏迷症状,则常见于中暑、中毒性菌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等。
  发热的意义
  发热是疾病发生的信号,大家不要一看到发热就害怕,觉得发热就是不好的,要不择手段的赶紧进行退热治疗。发热是我们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可以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有利于身体产生抗体,消除各种致病因素。发热时的温度的高低并不一定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还要结合临床表现等其他相关指标综合判断。很多急性传染病时高热常表示机体反应能力良好。相反如果感染严重而发热温度不是很高时往往提示着机体的反应能力不良,预后相对较差。因此临床上首先要观察发热的规律,寻找发热的原因,针对病因对症治疗,切不可为了尽早退热而急于使用抗生素、激素类的药物,以免掩盖病情。


  当然,有些情况下也需要我们及时给予退热治疗,以免耽误病情,比如小儿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自身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高热超过39度时容易发生热性惊厥,这个时候要给予及时退热治疗,密切监测体温情况,以免引起反复惊厥。肿瘤的患者发热将加重体内物质的消耗,应及时退热。另外原有心肌损伤的患者,发热时会加重心肌负荷,诱发心力衰竭,也应该及时退热治疗。
  发热时的护理
  发热期间大量失水,应注意预防脱水、虚脱,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饮食上应注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粥、馄饨、汤等半流质食物。
  中医对发热的认识
  中医将发热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常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表现。外感发热多实,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症。
  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内伤多虚,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失血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等。
  一、外感发热
  病因病机
  外感病因是由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乘虚侵袭人体而发为外感热病。此外疫毒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和季节性的致病力强的毒气,患者一旦感受疫毒,则起病急骤,传变迅速,较快出现高热。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入侵,使人体正气与邪气交争于体内,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阳气亢奋,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发生阳气偏盛的病理性改变,即所谓“阳胜则热”的病机。
  起病特点及临床表现
  外感发热多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急,病程短,发热初期常伴有恶寒症状,其恶寒虽得衣而不减,常伴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症状。外感发热属实证者较多。
  辨证论治
  外感发热以清热为治疗原则,以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方法,根据病邪性质、病变脏腑、影响气血津液的不同,采用清热解毒、清泻脏腑、清热利湿、通腑泻下、养阴益气等治法,以“治分表里”、“祛邪为主,邪正兼顾”,达到清除邪热、调和脏腑。
  二、内伤发热
  病因病机
  内伤发热多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湿郁遏或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常由于情志不舒致气郁化火或肝火内盛而发热;或因劳倦过度致中气不足而发热;或因饮食失调致脾胃运化障碍,内湿停聚而化热;或因血虚失养、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发热;或因久病伤正以致火不归原,盛阳外浮而引起发热。
  起病特点及临床表现
  内伤发热以低热者较多,其热发无定时且多感手心足热,大多发热而不恶寒,或虽感怯冷但得衣被则减,常伴头晕、自汗、盗汗、神倦、脉弱无力等症。
  辨证论治
  内伤发热在治疗上“实热宜泻,虚热宜补”,并根据脏腑及气血阴阳辨证方法,针对不同证候采用解郁泻热、利湿清热、活血化瘀、滋阴清热、益气养血、引火归元等治法。对于虚实夹杂者,则宜兼顾之。但切忌使用发散解表及苦寒泻火之剂耗气伤阴,伤败脾胃而使病情加重。
  发热是一种临床症状,在西医可见于各类疾病,注意鉴别发热规律及其伴随症状尤为重要,尽快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对于疾病治疗有重大意义。发热在中医则大体分为内伤、外感两类,在辨证准确、处方合理应用的前提下对于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