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供水安全水平促进青岛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调研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志勇1 张楠之2
[导读] 摘要:提高供水安全水平是促进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青岛源水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71
        摘要:提高供水安全水平是促进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很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建设了覆盖率面越来越广的农村规模化供水设施或单村供水设施,但是,现实中,仍然存在诸多设施未能实际使用或运行效率不高的问题,导致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无法达到预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农村居民用水习惯、农村的“空心化”等,都对这一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青岛农村规模化供水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就提高青岛农村供水安全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规模化;供水安全;农村
        一、与青岛农村供水安全有关的政策情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乡村的集中反映之一就是,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饮水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亟需通过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的开展,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提高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使农村居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此,中央、省、市及有关区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中央和山东省相关政策
        2018年2月13日印发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鲁政发字[2018]7号)中提出,要“推进农村水、电、……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2018年5月印发的《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进一步提出,要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包括饮水在内的“七改”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同网、同源、同质,扩大集中规模化供水覆盖面”,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其中明确提出要“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2019年12月16日,山东省水利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水规字[2019]8号)中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公益属性、城乡统筹、强化管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
        (二)青岛市和相关区市出台的政策
        2016年印发的《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青政发[2016]9号)中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全面完成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实施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保障农村供水安全”。
        青岛市政府办公厅2018年5月2日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总体规划的意见》(青政办字[2018]9号)中提出,“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智能水网、智能电网建设,完善全过程智能水务管理系统和饮用水安全监控系统”。
        相关区市也出台本区市的政策,比如,为保证西海岸新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良性运行,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办公室于2018年5月11日印发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办法》,并于当年6月20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结合新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实际,从供水管理、用水管理、供水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明确了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同时,为保障办法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青岛农村供水安全现状
        近些年,针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青岛开展了大量工作。比如,2019年,青岛市水务管理部门对全市6015个村庄饮水安全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建立了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当年,列入饮水安全两年攻坚的739个村庄,提前1年完成建设任务。落实了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健全了“三项制度”,设立了农村饮水安全“116”监督服务电话和监督邮箱,每个村庄设置了公示栏,保证了农村饮水安全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制度管事。


        按照“十三五”规划中“全面完成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的要求,2020年末,青岛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面将达到95%。在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不到的地方,青岛市采取的是单村供水模式。2020年,按照计划,青岛将为1322个单村供水村庄安装净化水设施,实现分质供水,确保农村饮用水达标合格。
        目前青岛市农村公共供水主要有三种管理模式,即: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农村区域供水、规模化供水和单村供水。
        以西海岸新区为例,截至2019年12月底,共有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29处,从能力建设上来看,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调研中发现,目前,上述29处工程已启用的为13处,另外16处仍处于未启用状态。这未启用的16处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分布在9个镇街,覆盖320个村、190275人。不仅存在很大比例的未启用规模化供水设施,即使是已经启用的规模化供水设施,也存在供水规模未达到设计规模、实际覆盖人口未达到设计覆盖人口的现象。走访调研中发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缺乏水源保障,作为备用水源使用。这一用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对于青岛这样水资源严重短缺、供水严重依赖客水的城市而言,将部分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作为备用水源,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干旱天气,是很有必要的。
        2.城镇化速度加快,导致部分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区域被城市供水管网所覆盖。相比农村规模化供水而言,城市供水管网在水源、水质、安全、运营维护等方面都更有保障,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其替代部分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具有必然性。
        3.农村“空心化”速度加快,农村常住人口大幅减少。城镇化在吸纳大量农村人口的同时,也造就了越来越多的“空心村”,很多乡村居民只是偶尔回乡小住,常住人口大幅减少,导致规模化供水需求不足。
        三、供水规模对供水安全的影响
        于供水而言,规模和安全是硬币的两面,相互成就,不可分离。无法实现规模化的供水,其安全很难得到保障,而缺乏安全保障的供水也很难实现规模化。这是因为:
        1.在规模化供水问题上,农村规模化供水设施容易出现“用户少-水质难保障-用户弃用-水质更难保障-用户少”的恶性循环,如通过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来提高供水安全保障力度,则又面临投入过大的问题。由于农村规模化供水设施的运营、维护大都由乡镇财政负担,过大的投入也容易令其陷入财政困境。
        2.单村供水村庄安装的净化水设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用户较少、水量较小的情况下,单村供水村庄安装的净化水设施的维护成本大幅上升,使用寿命却大幅下降,长期内很难持续下去。
        四、提高青岛农村供水安全水平的对策
        安全来自效率,效率来自规模,因此,农村供水安全水平的提升,有赖于供水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升,而实现这一点,需要在以下方面着重发力:
        1.加快城镇化进程。通过出台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引导农村居民进城安家落户,减少城市供水管网无法覆盖区域的居民数量。
        2.加快“合村并居”步伐。对分散且人口较少的村庄,尤其是远离城市的村庄进入整合,扩大“合村并居”后聚居点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以利于农村规模化供水设施的规模化效应得到发挥,进而促进供水安全水平的提升。
        3.加快城市供水管网向乡村的延伸。对于距离城市供水管网较近的乡村,应积极推动城市供水管网的延伸,实现城市供水管网对此类区域的覆盖,从而提高其供水安全保障水平。
        4.在城市给水管网无法企及的乡镇,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以非居民用水背起乡镇农村规模化供水的最低用量,乡镇可以考虑将规模化供水设施交给专业公司运营,以财政兜底的方式维系农村规模化供水的正常运转。
        5.政府水务管理部门应该按照正规自来水公司的模式要求各农村规模化供水厂,定时上门抽检化验,定期组织培训、观摩、总结,将农村规模化供水引入正规渠道。
        6.政府发改物价部门每年对农村规模化供水企业进行成本核算,计算盈亏数目。如有盈余,留在企业用于设备设施改造升级;如有亏损,则当地财政部门予以补足亏损,以确保供水企业正常运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