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食中阻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4期   作者:但柟林
[导读] 从痰食中阻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但柟林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是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病之一,特别是3-6岁儿童,目前我国该病的发病率已达20% [1.2],且有逐步上升的趋势;欧美发达国家1 周以下岁及1 ?4 周岁的儿童RRTI发病率分别高达25%和18%[3-5]。RRTI主要临床表现有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咽干咽痒咽痛、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咳嗽等,查体可见咽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或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红晕。可根据鼻咽部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阴性的胸部X线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须与初期表现为感冒样症状的其它疾病鉴别,如过敏性鼻炎、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
  RRTI通常与遗传、免疫功能低下、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不当的喂养及居住环境等有关[6-8]。中医学对该病的论述散见于历代医籍,历朝历代的医家通过对患儿四诊合参,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症状、体征、病位、病势、所处病程来辨证论治。
  呼吸道感染的病位在于肺,临床多从肺论治,也多能获效,但《内经》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小儿的常见呼吸道疾病与脾胃功能关系非常密切,肺为十二经之始,手太阴肺经络大肠,循胃口,《灵枢·本输》言:“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9]。大肠经脉络肺,肺胃相连,故大肠亦能移热于胃,可见肺胃大肠三者于经络上互有关联。肺胃二脏皆喜润恶燥,肺热、肺燥无法宣降津液于胃;大肠移热于胃,胃热上灼于肺,胃燥则无水谷精微以上承于肺,肺津不继,三者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脾胃壮实则四肢安宁;脾胃虚弱则百病蜂起”,可见小儿的脾胃功能失调与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是分不开的[10]。
  明·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幼科·宿食》:“小儿宿食不消者,胃纳水谷而脾化之,儿幼不知搏节,胃之所纳,脾气不足以胜之,故不消也”。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脾常不足”,加之现在社会物产丰饶,家长对小儿的营养状况更加重视,使小儿易过食肥甘厚味或偏食挑食,饮食不节,使脾胃健运失常,肺与脾胃密切相关,肺气亏虚及气机失调是RRTI发生发展的重要内因[11]。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感冒、扁桃体炎、咽炎、扁桃体化脓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其发病常与饮食积滞相关[12]。肺朝百脉主治节,六淫侵袭,肺气疏布血液失利,血行不利而致瘀,加之食积化热,邪热炼液成痰,凝血成瘀,痰、瘀留伏于肺,外邪相饮,则反复为病[13]。
  小儿“三有余”,即“阳常有余、心常有余、肝常有余”,“阳有余”故小儿受六淫侵袭或饮食内伤,易从热化,从火化,引邪深入则生风,故临床表现常见发热、气粗、痰鸣等。“肝有余”则易升发太过,横逆犯脾,而小儿脾常不足,饥饱不能自制,饮食无节,寒温不能自调,脾运不健,纳运失常,水湿不化,食滞不消,易成积滞,积滞进一步损伤脾胃,致生化乏源,土不养金,肺脾气虚而卫外不固,易感风邪,风与痰胶结内着,导致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
  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整体上升,小孩儿胃肠负担也明显上升。尤其这类易感儿,家长及医者多从体虚不足论治,喂养以高蛋白、高脂食物为主,如《黄帝内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过高能量的摄入不仅不能增强患儿体质,反而损伤脾胃。


食积患儿可见口唇鼻周发青,盗汗,口臭,大便干结,腹痛,喜俯卧等特征性症状,其病程表现分为四个阶段:饮食积滞,郁而化热,脾胃阴虚和脾胃气虚。在临床治疗上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饮食积滞者以消导为主,有郁热者清之,阴虚者濡之,脾胃气虚者则治以健脾益气,甚者做成膏方长期服药;家长须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以及合理的饮食搭配,因地制宜,成都易生湿热,宜少吃烘烤煎炸的食物,不宜吃得过饱、穿得过暖,常言道“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乳有时,时有节,则令儿安” 。

 

  
[1] 赵芸鹤,崔霞,王静,等.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外治法研究概述[J]. 现代中医临床,2018,25(1):56-60.
[2] 赖燕,刘斌,刘才勇,等. 匹多莫德冲剂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免疫水平的影响[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 28(5):753-756.
[3]Li KL, Wang BZ, Li ZP, et al. Alterations of intestinal flora and the effects of probiotics in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J]. World J Pediatr, 2019, 15: 255-261.
[4] Chen J, Xu Z, Ou X, et al. Mannose-binding lectin polymorphisms and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nese children[J]. Eur J Pediatr. 2009, 168(11): 1305-1313.
[5] Chicoulaa B, Haas H, Viala J, et al. How French general practitioners manage and prevent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children: the sourirre survey[J]. Int J Gen, 2017, 10(3): 61-68.
[6]王欣煜.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维生素 D 的干预作用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16 (2):164-167.
[7]姜永红,薛征,赵鋆,等. 上海市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 体质分布与相关因素分析[J]. 世界中医药,2018,13 (12):3203-3207.   
[8]杨丽琳.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微量元素及体液免疫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6):126-128.
[9]卫涛,脾胃升降理论在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症状的应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8.
[10]霍莉莉,虞坚尔,朱盛国,胡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古代文献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2006,18(5):16-18.
[11]刘莉,汪受传. 江育仁教授关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不在邪多而在正虚”观点探究[J]. 中医儿科杂志2019,5(3):1-3.
[12]韩雪,葛国岚.从食积论治小儿疾病体会〔J].光明中医,2012,  27 (3):564一565.
[13]黄惠,邵会.从痰瘀互结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J].湖北中医杂志 2020,3(3):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