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中心城区住宅抗震排查组织实施方案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琛1 万文海2
[导读] 摘要: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有效判别镇江中心城区住宅抗震的安全性,排除险情,减少人员伤亡,特对镇江中心城区内住宅进行现场调査、实体检测、并编制了组织实施方案。
        1.镇江市房屋安全和抗震技术指导中心  江苏镇江  212003;
        2.镇江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江苏镇江  212003
        摘要: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有效判别镇江中心城区住宅抗震的安全性,排除险情,减少人员伤亡,特对镇江中心城区内住宅进行现场调査、实体检测、并编制了组织实施方案。通过进行抗震性能排查及防灾性能分析,为国家对既有住宅房屋抗震性能的了解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震排查;组织实施方案
        引言
        我国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而且我国地震活动频率高,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一旦发生地震必定伤亡惨重。目前,镇江市中心城区有大部分棚户区、农村房屋建造于80年代,至今已使用30年以上。由于砖、混凝土性能退化及维修保养不到位,以及个别业主或住户在房屋建造或装修过程中,为追求大空间,贸然拆毁承重墙,严重威胁房屋安全房屋安全系数在不断下降,抗震性能严重不足。因此房屋安全问题不容小觑,房屋安全与房屋抗震排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抗震排查简介
        现代城市已是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化工业集中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保障地震时城市的安全和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是我国抗震防灾工作的重点。镇江市委、市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广大市民历来对城市抗震防灾工作十分重视和关心,并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镇江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市抗震防灾能力建设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地方,镇江市地震灾害防御能力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旧城区的部分建筑未进行抗震设防,许多建筑已经接近或超过了使用年限,抗震能力很低,是城市抗震防灾的薄弱环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会议精神,镇江市房屋安全与抗震技术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了这次城镇住宅建筑抗震排查工作,以提高城镇抗震防灾能力水平。
        2 方案组织实施
        本次工作由镇江市房屋安全与抗震技术指导中心统一安排筹备,并委托镇江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和南京工大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组织项目人员给予实施。调查工作主要采取典型随机调查的方式,在各类型建筑中随机选取调查对象,通过整理分析调查结论,为我市城市韧性发展方案和城市空间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市政府在城市抗震薄弱区域的抗震性能提升改造提供决策依据。为此,我中心编制了组织实施方案如下:
        1.整体摸排
        走访社区,与工作人员了解整个社区的现状。按片区、道路、建造年代整体掌握该社区内建筑的分布和布局。重点了解社区内危房排查疑似危险房屋的建筑数量和位置、临时搭建的房屋数量和位置、老旧房屋的数量和位置等。
        2.测绘定位
        与测绘部门联动,找出该社区的卫星定位图,在电子地图上定位出该社区内的建筑,结合整体摸排时掌握的信息,筛选出疑似有抗震薄弱建筑的范围,供实际调查时参考使用。
        3.初步调查
        对照社区的电子卫星图,以道路、小区、河道等标志为界限划分若干个范围,分组进行现场的实际走访和查勘,勾选房屋的初步调查表,对每个调查过的房屋进行拍照编号,同时在电子卫星图上作出标记。
        4.专业排查
        根据初步排查的情况,找出②类建筑,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的专业排查,填写专业技术调查表。对于复杂、无法确定的房屋,由专家团队现场排查,给出专家意见或完成表格。


        注: 我中心依据场地条件、结构形式、建造年代(即建造时期是否有抗震设计标准可以依据)、房屋的整体稳定性能划分建筑类别:
        ①类建筑:经初步排查,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a.场地条件:建筑周围场地环境较为复杂,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影响地质稳定的区域。
        b.建筑年代: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建筑,即未按安全设计规范设计、施工的建筑。
        c.建筑结构类型:抗剪强度差、安全性能弱的砖木结构、砌体结构以及结构体系混乱的临时建筑,常见于两层及两层以下的自建房,单元房等
        d.空斗墙:指用砖侧砌或平、侧交替砌筑成的空心墙体。以该墙体作为承重结构的房屋整体性较差,对地基沉陷的敏感性大,安全性能较弱。
        ②类建筑:经初步排查,建于1980-2000年之间,且不符合以上四个条件之一的建筑。
        ③类建筑:经初步排查,建于2000年后,且不符合以上四个条件之一的建筑。
        5.数据整理
        根据初步和专业调查的信息,统计出被排查社区内建筑的总量,以及①类、②类、③建筑的数量。根据拟定的评分细则依次计算各②类建筑的抗震排查综合得分。
        6.专业校核
        根据计算得出的②类建筑综合得分、评估等级,技术负责人组织专家现场核查各个建筑的实际情况,形成专家意见,评分、定级。
        7.权重系数确定
        结合专业校核中专家意见评分、定级的情况,通过层次分析法及德尔菲法得出专业技术表格的权重系数,使其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8.出具成果
        (1)该社区的抗震薄弱区域等级( I II III VI级);
        (2)该社区内住宅建筑抗震隐患等级(A B C D级)。
        注:1.中心依据划分单元(社区/村)抵抗地震灾害的能力大小,按安全隐患建筑数量占该社区/村建筑总数的比例将抗震薄弱区域划分为I、II、III、IV四级:
        I级-一般安全薄弱区域
        II级-较重安全薄弱区域
        III级-严重安全薄弱区域
        IV级-特别严重安全薄弱区域
        2. 中心依据安全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程度,将建筑分为A、B、C、D四级:
        A级-经排查基本不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
        B级-经排查存在一般安全隐患的建筑
        C级-经排查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的建筑。
        D级-经排查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建筑。
        4 结语
        此次调查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排查,才能不断提高国家对既有房屋自然灾害的防治能力,才能使政府对既有房屋的抗震性能有全面清晰的了解,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抗震性能差的住宅进行抗震加固,提高房屋抗震防灾能力,减少灾害损失,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足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