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100872
摘要:人口流动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靓丽风景线,而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测量与分析尚未形成规范化的理论。本文采用因子分析以及多元回归等成熟的数学建模方法,从经济融合、文化融合、社会适应、身份认同、个体角色融合五个维度对社会融合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了我国社会融合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从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提供指导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社会融合;因子分析;多元回归
一.引言
根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19年末,我国常驻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4.38%。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城镇化进程俨然已进入“后城镇化”时代。城镇化的“快跑模式”亦进入了“换挡换速模式”,城镇化进程放缓,发展过程趋于多样、复杂。作为城镇化中靓丽风景线——人口流动,人们往往关注人口流动表象,而鲜有关注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现状以及融合过程中带来的系列社会问题。
本文借鉴了王桂新、王春光、李树茁等国内学者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经济融合、文化融合、社会适应、身份认同、个体融合五个维度对社会融合进行了实证分析。一方面,加深了人们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认知;另一方面,做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工作,可以为个人、社会、政府在城镇化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过程提供指导参考,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团结,百姓的安居乐业。
二.研究方案
1.数据来源及样本结构
数据来自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样本对象为在本地居住一个月及以上,2014年5月年龄为15-59周岁,非本地户口(市、县)的流动人口。样本对象来源于北京-朝阳区、山东-青岛市、福建-厦门市、浙江-嘉兴市、广东-深圳市和中山市、河南-郑州市、四川-成都市。
样本结构如下:
表1样本结构
2.研究方法及数学模型
本文从经济融合、文化融合、社会适应、身份认同、个体角色融合五个维度来测量社会融合,从个人、社会两个层面构建维度指标,采用多元回归、因子分析等常见的数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三.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标体系构建及社会融合测度
1.指标体系构建
社会融合是一个复杂的抽象概念,需要将其量化。本文将其拆分成五个维度,即经济融合、文化融合、社会适应、身份认同、个体角色融合。
(一)经济融合是社会融合的物质基础。只有在经济方面的融入,流动人口才能立足于此地,才会有社会的适应和文化与身份的认同。经济融合包含个人收入、家庭收支、住房等涉及人们经济生活的基本因素。
(二)文化融合是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生活的基本前提。对流入地的语言与生活习惯等的了解与认知,进而掌握当地的语言、衣着打扮、卫生习惯等,才能有效融入流入地的社会生活。
(三)社会适应是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生活的刻画。流动人口参加本地的社会组织、社会文体活动等,对当地生活满意程度是社会适应的重要表现
(四)身份认同是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同化归一的表征。认同自己与本地人无差异是流动人口对自己身份的新认知,也是自己对流入地归属感的默认。
(五)个体角色融合是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不同角色的演绎。个体是上述四个维度的基本构成要素与附着点,只有个体的家庭属性、社会属性、地域属性稳定,才能表现出社会融合的稳定态。
构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量指标体系如下:
表2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
2.社会融合的测度
社会融合的测度,采用因子分析方法。
(一)KMO和Bartlett检验
表3 KMO和Bartlett检验
对所选指标数据进行KMO度量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KMO值为0.700表明数据较为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显著性为0.000,小于0.05,相关系数矩阵非单位阵,因子分析是有效的。
(二)提取因子
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因子提取,得到方差贡献率为52.39%,虽然较低,但已接近可接受标准。因子提取过程中,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到五个因子,与前文分析指标体系较为吻合。
根据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反映的主因子与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看出:
(1)主因子F1与卫生、衣着打扮、教育养老观念、社会问题看法有着密切相关,反映了流动人口的文化融合。
(2)主因子F2与个人月收入、家庭收支密切相关,反映了流动人口的经济融合。
(3)主因子F3与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婚姻状况、就业身份及失业保险密切相关,反映了流动人口的个体角色融合
(4)主因子F4与自己觉得是否老家人、认为自己是否本地人密切相关,反映了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
(5)主因子F5与社区文体、公益活动密切相关,反映了流动人口在社会融合中的社会适应。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为:文化融合-经济融合-个体角色融合-身份认同-社会适应。
表4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三)因子评分
根据五大因子得分及因子方差贡献率,首先对因子得分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再将各因子评分映射至0-100,获取因子评分均值,根据因子方差贡献率进行加权,获取综合评分。
表3因子评分与综合评分
从表中评分数据来看,流动人口整体的社会融合程度评分较低。样本区域中山东与四川社会融合程度高于其他样本区域,福建与北京社会融合程度最低。从因子评分来看,整体社会融合程度中,经济融合评分偏低。
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因素分析
1.流动人口经济融合影响因素分析
表5经济融合回归分析结果
其中,R2为0.923。从回归结果来看:住房属性与就业单位性质因素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选取的影响因素中,性别、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就业身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这与当前社会形态相吻合,男性在工作求职中比女性具有优势,雇主及自营商户收入高于雇员,已婚及户口已迁移为城镇居民人士的人群生活已稳定,且从当前婚姻价值取向和户口迁移现状来看,该部分人群个人能力及经济实力也明显较强,经济融合程度要好。
2.流动人口文化融合影响因素分析
表6文化融合回归分析
其中,R2为0.993。从回归结果来看:性别因素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选取的影响因素中,卫生、衣着打扮、孩子教育与养老理念、社会问题看法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相较于个人的性别、教育背景、工作等因素,文化融合更加注重对当地生活文化与习惯的认可,只有对当地的生活形态有所认知和认同,才能更好的“入乡随俗”。
3.流动人口社会适应影响因素分析
表7社会适应回归分析
其中,R2为0.997。从回归结果来看:就业单位性质因素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参与社区文体、公益活动对社会适应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参与到社区文体、公益活动,不仅能单纯的显示出个人适应社会的积极主动性,更能够与当地人构建社会关系;户口性质、失业保险、性别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只有生活上的稳定与保障,人们才有可能打造自己的社会生活圈子,更好适应社会,而作为一家之主的男性更易在社会生活中有所突破,适应社会。
4.流动人口身份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表8身份认同回归分析结果
其中,R2为0.990。从回归结果来看:对于自己是否归属于这个城市的个人感觉因素并不显著,但对于自己是否属于属于本地人、老家人这一个人感觉却有着较强的影响,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过程中,对地域性归属感并不注重,更为注重自己人群的归属,流动人口人群同化中感知自己身份认同感的变迁;户口迁移、结婚、本地话的掌握程度等因素对身份认同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当地生活状态的稳定、本地话的掌握程度越好表明了流动人口在当地的融合,身份认同感更强。
5.流动人口个体角色融合影响因素分析
表9文化融合回归分析
其中,R2为0.991。从回归结果来看:社会融合中个人因素中,受教育背景、生活的稳定状况(婚姻、户口迁移、职业身份、失业保险)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因素也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过程中学习适应新事物能力、生活的稳定安居、生活的满意程度息息相关。
五、结语
社会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分析的结果来看:
我国的社会融合程度目前还处于低级阶段。在社会融合中,五个维度下优先顺序来看:文化融合-经济融合-个体角色融合-身份适应-社会适应,其中五个维度下,经济融合分值明显较低;考量社会融合的五个维度的影响因素来看,也互不相同,但无论任何一个维度,个体相关因素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社会融合涉及到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从研究的结论来看:
(1)针对个人:注重自己的知识技能储备与实践,以便建立稳定的工作与经济水平状况;选择城市时,要考量当地的风土人情等因素,能够积极参与到当地的社会活动中,以期更好的融入本地;另外,也要考量户口、婚姻等涉及家庭生活稳定的因素。
(2)针对社会:注重社会财富分配的扁平化设计,缩小不同职业角色之间的财富差距;适度放开户籍制度,优化户口迁移程序,降低户口迁移门槛;对流动人口适当提供职业教育,以提高流动人口的职业技能;丰富社会生活,鼓励民间文体、公益等组织,并能够推进流动人口参与。建立流动人口保障机制,为流动人口适当提供一定的福利保障。
不足之处:数据采集为2014年时数据,国内外形势依已然发生了新的变化,且数据采集并未进行较为合理的抽样框设计,数据代表性存在一定的不足;另外,个人的知识储备有限,认知与研究的欠缺性在所难免,敬请见谅。
参考文献:
[1]王桂新,王利民.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研究综述[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06:99-104.
[2]王春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青年探索,2010,03:5-15.
[3]李树茁,任义科,靳小怡,费尔德曼.中国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8(02):1-8+70.
[4]杨菊华.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认识误区[J].人口研究,2010,34(02):44-53+55-56.
[5]穆光宗,江砥.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含义、测量和路径[J].江淮论坛,2017,04:129-133.
[6]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0,34(02):11-20
作者简介:
高远栋(1990.1),男,河南省南阳市,研究方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