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轩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1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当今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美观性等方面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今工程建筑结构和工艺越来越复杂,因此在工程项目中,如何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应用水平,提高混凝土整体质量,已成为人们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质量控制作为建筑工程建设时的重点内容,只有对混凝土的坚固性以及使用寿命给予充分的保障,才能对混凝土的裂缝进行合理控制,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所以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希望能给同行业施工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不断提高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水平以及质量,更好地为建筑工程服务。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是建筑工程较常见的施工技术,它的体积较为庞大,同时结构较为厚实,在施工过程中对浇筑以及衔接配合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后期养护与一般混凝土施工有着明显的不同。并且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内外温差比较大,容易产生裂缝,危及结构主体安全,必须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特点
1.1基本含义
我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2018里对大体积混凝土作出了明确规定: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其实质即为混凝土浇筑后的结构厚度超过1m,通过科学的配合比将水泥、砂石、附加剂等搅拌均匀后应用于施工。与传统意义上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该结构内部的水化热释放时很难及时排出,使得内部温度远超外界温度,该温度差导致了结构出现裂缝,从而严重影响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为今后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1.2主要特点
从混凝土结构自身条件来看,其自身的脆性使得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变形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因为浇筑体积增大,其本身的传热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混凝土水化热反应使得结构内部温度升高,导致结构内外的温度差出现,引发结构变形出现。除此之外,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说,国家制定的规范要求相对较高,施工顺序必须严格遵守规范要求,如此能够将裂缝出现的机率降至最低。最后,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浇筑之后的养护也应提高重视,应遵照最新的技术标准进行科学施工,最大程度的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2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1合理选择原料
在选择原料时,首先要考虑其性能,即满足配置混凝土质量要求的基本物理性能;其次要考虑材料成本,为提高经济效益,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较低的材料,或同价位中选择性能更好的材料。例如,在骨料选购中应优先考虑膨胀系数更小、表面清洁的原料,并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改善,如降低水化热等,减少干缩裂缝的产生。大体积混凝土的混合材料较多。首先是水和水泥,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混凝土凝固的主要作用,因此在水和水泥的选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一要保证水的清洁,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对于不同用途的混凝土,对水质有不同要求,要求水中杂质含量不得超过相关标准;二要保证水泥质量,水泥水化热过高会造成水分蒸发过快,导致干缩裂缝的产生,对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施工单位可以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等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细度较低的水泥来降低水化热。其次是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体积占比最大的组分,其膨胀系数对大体积混凝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要尽量选择膨胀系数小的骨料。骨料的级配效果也十分重要,通过粗骨料和细骨料的配合,降低混凝土凝结的热效率,避免出现裂缝。同时,为使骨料之间能较好地黏合,提高水泥浆与骨料表面的黏附作用,应选用表面清洁无杂物的骨料。最后是粉煤灰。
粉煤灰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这主要是因为粉煤灰有良好的微集料效应,即粒度较细,代替一部分水泥进行掺和后,细小颗粒会填充大颗粒空隙,代替部分自由水的位置,减少混凝土的需水量,并提高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由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也有所降低。
2.2混凝土材料配比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主体依然是混凝土材料,需要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和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如果无法有效的进行配合比的控制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很多质量问题,另外除了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之外,还需要依照大体积混凝土的方案要求、设计标准等合理地进行配合比的控制,并且加强施工前的试验。通常而言以混凝土的耐久度和强度为衡量的标准。在配合比确认时需要注意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反应进行抑制,让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难度降低,还需要注意合理的使用新材料,比如说粉煤灰,矿渣,水泥等。这在提高混凝土性能方面帮助较大。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注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能够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
2.3大体积混凝土在浇注方面的施工技术
在实施浇筑施工技术的进程之中,应当重点关注浇筑方量及其浇注进程中所产生的各类问题。若想尽可能地减少相关问题的产生,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严格遵循浇注方面的操作次序,以建筑核心筒墙作为依据,然后根据柱及梁板等顺序正确的对混凝土进行浇灌。比如,在对建筑墙体进行浇筑时,对于厚度方面应当维持于50mm左右,将高度掌控于450mm左右,并且浇筑间隔时间应将尽可能的控制在2h以内。此外,在实施建筑浇注的整个进程中还应当设置钢丝网片。在对梁板实施混凝土浇注的进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当坡度相同且筏板凝固以后,再进行二次浇筑。这有助于保障混凝土浇注作业的质量。在对混凝土实施浇注的进程中,由于泌水现象是混凝土表面所普遍存在的,因此需要对此现象予以及时到位的清除。如若因清除不到位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将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比如降低混凝土的结构以及影响其浇注品质、质量等。另外,当实施浇注1~6h以后,混凝土表面极有可能产生塑性裂缝等方面的问题,此时可以通过运用二次浇灌或是二次压光等措施来对其实施处理,以便于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不受影响。
2.4做好后期养护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说,养护中需要科学合理地控制时间,通常情况下在浇筑结束10h左右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的时间需要持续4周。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对于一些较为特殊位置而言,在养护中需要适当地延长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养护方式,同时养护中需要交给专业看管人员,对于混凝土的遮盖物而言,需要进行合理选择,避免混凝土表面受到破坏,养护中工作人员需要重视混凝土湿度,如果混凝土水分不足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补充,如混凝土表面存在凹凸,此时需要通过专业人员做好及时处理,避免混凝土质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3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是我国建筑中不可替代的主要结构,其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对建筑质量有重要影响。在当下人口快速增长、建筑需求量逐渐增大的背景下,提高建筑使用性能,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势在必行。相关企业应从各个方面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技术改革,提高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建利.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居舍,2020(9):65.
[2]丁涛.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2):119-120.
[3]厉志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5):45-46.
[4]董义.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问题[J].四川水泥,2019(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