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座舱仪表识别检测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赵汉城
[导读] 摘要:在人类科学探索和生产实践中,仪器仪表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身份证号码:13070219920920xxxx
        摘要:在人类科学探索和生产实践中,仪器仪表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它利用一定的转换关系,通过测量机构将被测数字转换成数字显示或角位移,实现读数。该仪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民用、军事等许多领域。尤其是对机载设备,从现场调试、使用,测量和报警设备,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等参数的监测,应根据仪器,因此,仪器的准确性对机载设备的可靠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中值滤波;类间方差法;交叉视觉皮质模型;
        将同态滤波和自适应中值滤波相结合以提高图像效果,然后采用改进的类间方差法(Otsu)得到仪器的二值图像。利用改进的交叉皮质视觉模型提取仪器边缘,利用框架提取指针。最后通过最大梯度下降法得到指针的准确读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获取表指针读数并并行处理多个表。与传统的霍夫变换和最小二乘法相比,该算法在保证精度精度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处理速度。
        一、采样
        设备启动后,仪器图像通过反射光送入棱镜,在设备内部转换为电信号(模拟信号),再通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存储在内存中,由相关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了避免引起的角,轻量指针偏差,结合具体的环境中应用此方法,选择前面的平行光照明模式,即光辐照仪器从前面,相机放在光反射的方向,在的前提下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采样间隔,如视频序列治疗可以减少计算复杂度,并且其操作简单,易于软件实现。
        二、图像二值化
        图像二值化就是将图像上各点的灰度值设置为0或255,使整个图像呈现明显的黑白效果。它简化了需要处理的图像,减少了细节和数据量,突出了感兴趣的区域,并将识别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该方法的关键是阈值的选取。在得到阈值后,将灰度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阈值的作用范围可以分为全局方法和局部方法。全局二值化是指整幅图像只有一个阈值,局部二值化是指整幅图像有多个阈值。如果阈值过大或过小,目标与背景的分离就会不清晰。所有灰度小于或等于阈值的像素被认为是目标对象,而灰度大于阈值的像素被认为是背景。可以看出,阈值的选择决定了后续测量的准确性。目前,图像二值化处理主要采用类间方差法(OSTU)、最大熵法和最小误差法。但该方法计算时间长,对灰度变化不大的背景和目标提取效果不理想。因此,该方法采用改进的OSTU方法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1)将图像读取并根据图像大小自动分割成一系列可变的R×R子图像,便于对图像进行块划分;(2)在附近,根据仪器的特点,仪器分为两个类别(目标和背景),计算每个像素的灰度分布,灰色的像素范围分为一类,和数学期望和方差的计算两个特征点。根据经典OTSU准则,找到局部阈值T1(I)。(3)对该窗口进行二值化,然后进行循环流B操作,直到图像搜索完成。(4)为了避免误判的点的边缘地区,每个地区被认为是一个像素点,和阈值灰度作为T1(I)来解决整个振幅的期望和方差,找出全局阈值,和修复错误点。算法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将图像划分为相应的块模板根据图像的大小,以子图指出为分割对象,并考虑相关块的边缘,并使用协方差来重新诠释的边缘点,提高了算法的精度和准确性。采用该方法,不仅保证了目标图像的提取,而且大大提高了算法的处理速度,获得了较好的二值化处理效果。
        三、细化的处理
        根据测量原理,仪器指针的特征提取是该识别检测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图像二值化处理后,表盘图像中只突出了针和表的轮廓。但如何突出手,则成为问题的核心步骤。细化是生成对象骨架的过程。骨架表示具有相对较少像素的对象的形状。针对驾驶舱仪器的特点主要由线性指针,帧提取可以澄清的具体位置,指针的方向和长度,并结合边缘特征的提取,进行必要的准备读指针显示的下一个步骤。传统的骨架提取方法是轴变换方法。主要步骤如下:(1)计算每个目标像素与最近边缘像素的距离;(2)计算距离图像的拉普拉斯算子,值较大的像素属于中心轴。该方法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引入迭代形态学方法,采用3×3模板提取舱室仪表骨架。
        四、提取边缘
        边缘是目标对象和背景之间的边界。如果能够准确地识别图像的边缘,那么就可以定位所有的物体,从而可以测量物体的基本属性(面积、周长、形状)。根据座舱仪表的特点,仪表的提取,特别是指针边缘的提取,是分析仪表指针读数的关键步骤。通常有三种常用的算子用于定位目标的边缘。(1)导数算子,常用于判别强度变化较大的区域;(2)模板匹配,用小图像对边缘进行建模,并表示为近似完美的边缘属性;(3)采用了一些经典的边缘数学模型,如Marr-Hildreth、Canny边缘检测器等。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较少的先验知识,但对阴影和光的变化比较敏感,难以保证算法的实用性。该方法根据航空实际需要,采用交叉视觉皮层模型对座舱仪表进行分割和提取,既保证了精度,又大大提高了运行速度。ICM来源于对哺乳动物视觉皮层神经元同步振荡现象的研究结果。它在生物系统中具有信息传输延迟和非线性耦合调制的特点,更接近于生物视觉神经网络,非常适合于图像处理,尤其是图像分割。ICM神经元由树突、非线性连接调制和脉冲产生三部分组成。树突的功能是接收邻近神经元的输入信息。它由输入通道和反馈通道线性连接两部分组成。线性连接的输入通道接收来自局部邻近神经元突触的输入信息,而反馈输入通道不仅接收来自局部输入的输入信息,还直接接收来自外部刺激的输入信息。神经元通过突触功能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脉冲的产生取决于树突的输入是否超过其激发动态阈值,该阈值随神经元输出状态的变化而相应改变。图1所示为ICM神经元架构图。
 
        图1 ICM神经元架构图
        ICM中每个神经元都有对前一状态Fij的记忆函数,状态Fij的记忆内容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衰减,衰减率受衰减因子f(f > 1)的影响,ICM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式中:Sij为输入图像对应的像素;I和J为每个像素点的坐标;Wij{}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函数;Tij为动态阈值;Yij是神经元的输出。F、G、H均为标量系数,G < F < 1,以确保动态阈值最终小于迭代后神经元的状态值;H是一个非常大的标量,这样可以保证在神经元触发后阈值会大大提高,这样在下一次迭代中神经元就不会被触发。ICM神经元固有点火周期为 ,可以看出,ICM神经元的放电周期与输入刺激有关。ICM用于图像处理时,它是一个单层的二维局部连接网络,神经元的数量对应于图像中像素的数量。与输入图像中较大像素值相对应的神经元首先触发并输出脉冲。当阈值增大到更大的值后,它会随着时间呈指数衰减,直到再次达到Fij > Tij,然后神经元第二次放电。同时,放电神经元通过连接函数作用于邻近神经元,使符合放电条件的邻近神经元被连续捕获并点燃。每次迭代ICM的输出图像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输入图像的区域和边缘信息。可以看出,交叉视觉皮质模型(cross visual cortex model,ICM)具有良好的图像分割能力。然而,ICM图像的分割效果不仅取决于ICM参数的合理选择,还取决于最佳分割阈值和循环迭代次数的确定。ICM神经元的循环迭代次数需要通过人机交互来确定,这削弱了ICM不需要训练过程和ICM处理速度快的优势。因此,选择合适的准则自动确定ICM神经元的最佳分割阈值和迭代周期数是ICM图像分割的关键。该方法根据实际需要,结合模糊集和熵的概念求解最小模糊度的阈值,可有效地应用于仪器图像的自动分割。
        总之,仪器识别检测的关键是提取边缘和骨架,确定指针的位置。利用改进的交叉视觉皮质模型提取指针的边缘,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了指针的运行速度。在计算指针读数时,利用梯度最大下降法和先验知识计算角度,大大节省了操作时间。
        参考文献:
        [1]张萍.机器视觉仪表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2018.
        [2]陈颖怡.浅谈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座舱仪表识别检测方法.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