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档案管理理念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陈晓玲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陈晓玲
[导读] 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及远程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有机整合,实现档案信息管理的远程传输和社会共享的完整服务体系已经成为现实。
        身份证号码:37091119850605xxxx
        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及远程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有机整合,实现档案信息管理的远程传输和社会共享的完整服务体系已经成为现实。新时代的档案管理要不断转变观念,紧跟科技发展步伐,改变现有档案管理单纯依靠手工检索的旧有模式,以不断适应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对此本文就创新档案管理理念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提出了具体对策,希望能不断提高我国档案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创新理念
        新时代档案管理的目标,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等现代化先进技术的有机整合,进而形成档案信息远程传输和社会共享的完整服务体系。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单纯依靠手工检索、人工调卷,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的变化,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更好地为国家的利益服务,为全社会服务。目前,高速大容量的档案影像管理系统已经日渐普及,综合文书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亦急需专业化。为了实现档案长期保存、高效管理和快速查询,节省档案存放空间,迫切需要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促使档案管理科学化。
        一、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点
        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实现不但需要运用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还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管理观念上加快观念转变,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如此才能使得文书档案管理信息化效用达到最大发挥。以下就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1、提高了办公效率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过多地依赖于手工操作,要求资料收集完整齐全,避免漏写或漏抄。在用笔规范及字迹方面要求严格,在分类和统计方面要做到准确无误。而在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档案管理之后,在文件资料的收集、储存、分类、统计和查阅等方面就变得十分方便快捷,无论是起草文件还是办理传递都变得简单易行,有效的提高了办公效率。
        2、方便资源的共享
        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由于不能做到信息共享,致使大量信息闲置,不仅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文件和信息难以快速查找。在运用了计算机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后,档案管理由案卷级深入到文件级,由单途径管理发展为体系管理,由对档案外部特征管理发展到內外部特征合并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把档案信息与载体分离利用可与其他信息系统建立互联,这极大地提高了档案利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网络服务这个宽广的平台还可以了解其他档案工作部门的概况、工作的重点和档案管理信息动态,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
        3、保存具有稳定性
        与纸质档案载体相比,电子文件载体材料的最大优点就是保存时间久。纸张的耐久性取决于纤维素的性质,而纤维素在高温、高湿、酸、酶、氧化剂等情况下容易受到破坏,在档案工作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采用信息化的电子文件后就可有效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电子档案载体的普遍特点是存取和读取方便快捷且易于传递,储存时间长,受外部环境影响小不易损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及读取电子文件的设备日趋成熟,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电子载体。
        4、有效提高了传递速度和传递的安全性
        公文办理过程中,常会发生办理人员私存文件或文件在传递过程中丢失的情况,传统的文件传递是靠邮政系统,由于传送时间受到距离长短的限制,加之文件还可能因为其他原因造成丢失或延误,这就给档案人员归档和其他人员检索造成了很多不便。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后,可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传递,有效的提高了文件传递的安全性和及时性。


        二、推进档案信息化的策略
        1.建立规范体系
        档案信息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由于历史原因,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信息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专业,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同时,档案信息化使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著录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所以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的规范体系,切实推动档案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
        2.完善安全措施
        档案信息化建设最终落实都要靠人来执行,所以人是档案信息化安全的第一道保护屏障。电子文件的内容不仅易于变化,而且失去了固定的形式,使得文件保密性变弱。为此,要提高档案人员的警惕性,从根本上铲除黑客对信息系统的威胁。采用身份认证、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
        3.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档案工作制度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规章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实际,以适应单位档案管理的需要。第二,简明实用。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其建立应以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为目标,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三、创新档案管理理念实现管理信息化的途径
        1.档案工作者要建立多样性的档案服务模式。信息环境下,档案工作者要转变档案管理理念,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予以高度重视,以摒弃传统的被动式的档案管理为主动式的档案管理,使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服务层面,将档案服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并采取多样化的服务形式,以使得档案服务落实到位。档案管理的服务化,就使得原有封闭式的档案管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放化,以满足社会对档案资源的需求。档案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将档案资料封闭起来,而是要为社会提供服务,所以,档案管理服务化就是将档案工作向社会延伸,落实到社会实践中,使得档案信息得以合理利用。
        2.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要实施标准化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使得传统的文本管理转向信息化管理,就必然对档案管理有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档案管理中创新理念,基于信息技术实施标准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其中档案管理制度的构建非常必要。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按照规范执行,同时根据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将行业技术标准明确。将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信息技术,以网络为载体延伸到各个职能部门,形成沟通网络,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运行,使档案管理部门获得高效准确的信息。
        3.应用云计算技术对档案管理予以优化。云计算技术逐渐渗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使得档案信息化建设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档案管理中应用云计算技术,就是应用专业的档案管理软件对档案资料在“云”端管理,档案资料存储在“云”端的档案数据库中,所有的档案信息资料因此而实现了集成化管理。应用云计算技术,就是档案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之后传输到“云”端的数据库中。如果用户需要档案资料,登录到“云”端进入到一站式检索界面就可以获得相关的服务,由此保证了档案信息管理质量,提高了档案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结束语
        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档案的处理效果,这对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同时还需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要掌握网络安全防护知识,保障档案资料的安全性和及时性,因此需要提高档案雇你人员的培训力度,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使其不断的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丽霞.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01).
        [2]傅露霞,路立龙.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机电兵船档案,2010,(03).
        [3]陈广群,林慰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广场,201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