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刘锐
[导读] 摘要: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健全,以及文化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
        佳木斯市图书馆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摘要: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健全,以及文化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图书馆具备资源优势、信息优势、数据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以及长期积累下来的诚信优势,但这些优势相对外部环境、文旅市场来说是一种封闭的、狭隘的优势,难以满足外部环境提出的更多更细致的要求。因此图书馆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业务向外界拓展、向文旅市场延伸。
        关键词:文旅融合;图书馆;服务管理;策略分析
        1我国图书馆服务管理现状分析
        1.1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如今,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场所,越来越受到读者关注,同时图书馆也处于发展上升时期,但是发展同时基础设施设备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不仅表现在东中西不同地区,也体现在省域乃至市域内。广大中西部地区很多图书馆是因为中央财政拨付的免费开放经费才得到了盘活,此前,因经费严重短缺有些图书馆都无法开放。馆舍面积不足、设施设备老化、馆藏文献资源总量不足、文献资源不能及时更新等硬件设施设备,严重影响图书馆接待读者的能力、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能力,使图书馆的职能发挥大打折扣,与基础设施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公共图书馆相比,这些馆的服务效能较为低下。
        1.2服务意识淡薄,缺乏考核管理
        图书馆是政府公益性事业单位,是财政全额拨款单位,长期以来图书馆没有经营压力,无需考虑投入产出比,导致许多图书馆馆员“守摊”意识浓厚,没有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淡薄。在2018年之前,图书馆的法律法规严重缺失,法律对政府为图书馆的投入也没有硬性要求,相应地政府对于图书馆的经费投入也没有保障,对于图书馆的投入产出比的考核也始终没有落地。近年来,虽然有些地方对图书馆的考核引入了第三方机构的介入,然而绩效评价报告寥寥无几。文化部对图书馆每四年进行一次评估,由于定量指标不够精确,评估结果对于政府投资也没有直接作用,对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提升作用也很微弱。
        1.3图书馆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在我国广大中西部图书馆普遍存在着编制少、人员短缺现象,有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很多馆不得不靠临时工、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人员等维持开放,这些工作人员因为收入低、流动性高,所以对于工作的热情并不高,很多年轻人往往将之作为跳板,并不愿意投入精力钻研业务。因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对图书馆的战略发展方向不明确,服务读者没有创新性策略,导致服务效能低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对馆员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满足广大读者多元化的需求成为图书馆人未来的重要挑战之一,而广大图书馆工作人员水平低下,直接制约了图书馆的未来发展。
        1.4图书馆服务网络设施不健全
        尽管构建图书馆服务体系及总分馆体制提了很多年,但是受我国行政体制的限制,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及总分馆服务体系始终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状态。一是公共图书馆的分布并没有达到要求,市级图书馆、县级图书馆没有场所的现象并未完全消除。二是总分馆服务体系依然不健全。县级各县区依然各自为政,数字资源重复购买,总馆对分馆的专业指导作用也很有限。许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站站长身兼数职,乡镇综合文化站应用率并不高。三是流动服务与数字服务或流于形式、或没有条件实现,总之图书馆的服务覆盖范围有限,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二元现象还很突出。
        2文旅融合背景下提高图书馆服务效果的措施
        2.1强调服务内容的个性化与注重服务对象的体验感相结合
        将服务内容的个性化与服务对象的体验感相结合,是文化旅游的突出特征之一,也是图书馆参与文旅融合成败的关键因素。图书馆应该重新界定自身的服务功能。

不仅要有优雅的环境,更要有生动鲜活的故事,不仅能让游客自由地学习,更能让游客获得无穷的体验感。这种定位实际上是从另外一个角度阐释了游客主权,走马观花式旅游已经过时,游客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深度化、特色化、可体验的高品质旅游,而文化旅游的存在价值就在于将文化的内涵嵌入到旅游过程的多元化服务之中去,通过提供高质量、细致的服务,引导个人的兴趣、爱好与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因此图书馆要深入了解游客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掘并凸显场景的文化内涵,以期实现服务内容个性化与服务对象体验感的最佳适配。
        2.2图书馆要凸显空间服务的优势
        从国内外受到游客高度关注的图书馆来看,图书馆对于空间的观念从两个方面发生了演变:一方面是关注图书馆内、外部空间的关系。外部空间的设计不仅是图书馆内部空间的延续,也是基于图书馆所处的环境特点,让图书馆整体建筑成为旅游景点的构成元素之一。另一方面,考虑到了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图书馆与学习研究背景下的图书馆的区别。游客在身心疲惫时,需要的是一个舒适、悠闲的轻松环境,过多的学习功能设计可能会让游客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认为这是学习的地方,不是休息的场所。因此,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图书馆应注重功能的适用性、空间的宜人感、设施的人性化,采用大空间、混合式、动静分开、功能渐变的设计格局,凸显图书馆的空间服务优势,以此加强游客对图书馆空间的依存性。
        2.3以第三方身份为文旅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支撑
        这种策略基本不改变图书馆的任何服务现状,只是充分利用图书馆积累的海量读者信息、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强大的文献挖掘能力,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设计思路和创意源泉。图书馆通过分析读者的借还信息,将图书馆服务与信用服务相结合,并探索将读者信用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具体方法,目前“芝麻信用”项目对图书馆开展信用服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深入挖掘与文化旅游有关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如优秀的乡规民约、家规祖训等,提炼出其特有的文化元素,并对该元素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进行翔实的陈述,构建面向文化旅游开发的非遗信息资源数据库以便文化旅游企业能基于某特色数据库进行全景式的产品开发、包装、宣传,让读者更能深层次地了解地方文化、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策略相对以上两种策略融合程度最低,难度相对也较小,但需要图书馆不断深化、创新现有业务,以满足文化旅游企业不特定的旅游信息需求。
        2.4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
        在服务方法上,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要求高水平、高质量,因此一个庞大的馆藏资源必不可少,这样才能够为读者提供可靠的情报和信息服务。大数据时代以“大”为中心,可以将这样的一个数字资源平台看作信息管理系统中基于b/s模式的三层架构,即界面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界面层可以直观地为用户提供一个可视化界面,业务逻辑层主要实现数据的传输,数据访问层则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返回给业务逻辑层,三层架构各司其职,构成一个数据处理和服务提供的大回路,大量的数字资源结合已有的纸质资源可以更加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图书馆创新性地结合其他共享数据平台改变以往单一的服务方式。随着共享云平台的开放,已经可以实现程序代替人工进行复杂繁琐的工作,像超星、谷歌这类已经成熟的共享数据平台已经直接被图书馆所利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旅融合已经成为文化界与旅游业高度关注的问题,图书馆必须从服务上体现其发生的变化和应有的新功能,科学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促进我国图书馆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金龙.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研学旅游服务创新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000(005):123-128.
        [2]陈莉.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与创新[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20,000(004):285.
        [3]钱根富.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思考[J].图书情报,2019,000(009):P.1-3.
        [4]付会明.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背景下创新服务实践研究[J].卷宗,2019,009(031):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