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哈力玛.吐尔根太
[导读] 中华文化悠悠传承五千年,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传统文化也在不知不觉间一点一滴的流逝。

新疆特克斯县齐勒乌泽克镇寄宿制初级中学   哈力玛.吐尔根太

摘要:中华文化悠悠传承五千年,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传统文化也在不知不觉间一点一滴的流逝。本文将对传统文化对于初中语文的意义,和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的应用进行阐述,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融入
        语文作为每个中国人一出生就在学习,并且不断学习伴随一生的工具学科,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语文科目同时也是学生认知世界,认知社会,认知生活的重要途径。可以说,语文,不单单是在教育人怎样与人沟通,而且也是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是任何科目,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一、教师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中时的做法及其注意事项
        教师将教材之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的部分,沉淀出来,使学生可以意识到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促使学习成绩的进步,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是了解中国古代文人思想,了解古代中国的途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为初中语文处于学生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要通过学习的活动告诉学生,哪些东西是珍贵的,哪些东西是便宜的,哪些东西需要弘扬,哪些东西则需要摒弃。诚然,这些文化传承的深度与广度受到教师个人能力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不断地增加自我的认知。除此之外,老师还要注重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全部来源于传统文化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全在于此。比如再讲到《师说》,《劝学》的时候,古人就传达出了对于求学,刻苦努力的精神和尊师重道的态度;在讲到李密的《陈情表》的时候,一边体现了古人对于忠孝的追求,恪守的理念。也一边体现了忠义两难全的时候,作者心里的痛苦。在学习这样的文章的时候,学习到了作者写作的精妙之处,也学习到了“忠义”的品格。那么李密为什么要如此对待“忠义”这样的品格呢?为什么大多数古人对于忠义二字极为看重,还有什么品格是从古代一路流传的呢?将这些问题抛给同学们,大家通过查阅资料等等,拿到课堂上来分享。精神上的感受往往是最难忘的感受,有些课文也许学习过后会把课文忘掉,但是绝对忘不掉阅读时文章带给人们的感受。经过这些努力,相信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课内学习更具主动性,课外更具内涵。
        二、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的方法
        首先要创造氛围。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文化的传承从未断绝,原因就在于古代中国的社会始终处于一个高度强调个人修养,高度强调文化高度的一个氛围下面,从古至今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汉朝儒家发展,魏晋时期的官宦风气,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元朝的曲艺,明清的小说。一切的种种都是由于文化氛围导致民众集体价值的取向的共同发展。


现如今互联网发达,学生的认知来源已经大部分来自于手机,电脑等终端,受到多元化的影响,对某种文化的认可程度取决于来源于什么样的氛围。比如在学习《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的时候,一边解释,一边可以将《水调歌头》改编的现代歌放给学生听,诗词本就是音乐,二者相辅相成,达到一种对美好意境的领会。平时的时候,更可以多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将传统文化的氛围建造浓郁。
        其次是做好课内外的衔接阅读。很多时候,学生的认知来源是来自于课本外的阅读的,那么做好课内外的阅读衔接工作无疑会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事半功倍。课本上的文化内容相对来说还是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不足,另外,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同,课外阅读既是保持每个学生个性的一剂良药。比如有的同学在学习了《定风波》,《醉花阴》等词的时候,对词产生了兴趣,就可以推荐他去阅读更多的宋词,把李清照,柳永的优秀的词人接受给他,有的同学痴迷于李白的豪迈的胸怀,浪漫而狂妄的诗,就可以把苦吟诗人贾岛,介绍给学生,通过比对进一步加深对李白的理解,更能体会到李白的诗情。
        三、理智面对文化,结合生活实际
        中华传统文化是该不断弘扬发展,但也不能先入为主的认为,其他文化全无可取之处。决不能舍本逐末,一棍子打死。任何文化的传承都是在结合时代不断发展,一味的强调传统文化也是行不通的。理智的面对文化也体现在生活中,不能高屋建瓴,脱离生活。比如在讲到《离骚》的时候,就会讲一讲屈原的故事,讲一讲端午节,可以让学生都说一说自己的家里都是如何过节的,有什么风俗习惯,探寻节日的来源等等。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生活中,以教育的手段实现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上下发展了好几千年从未中断,包含了作为中华民族的所有元素和认知符号,囊括了生活状态,地方习俗,个人修养的方方面面。这些文化经过时间的洗练,一部分体现在语文教材之中,另一部分则体现在面对生活的精神世界之中。时代在发展,把传统的文化完全拿来用是行不通的。通过日常教学,将中西方世界的文化比对,使学生产生对于中国本身,中国社会,产生理性的,客观的认识。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离不开传统文化,在教师的有意识的引导下,令学生产生名族自豪感,产生主动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儿贡献一份子了力量的意识。这才是,文化传承的核心所在。
        结语: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是必须教育工作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珍贵,最核心的精神文化建设。这关乎到一个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深度坚持以人为本,以民族优秀文化为导向,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全方面提提升学生素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又保持其独特性,给予学生无限的创造能力,进而为国家,为民族的发展提供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宋石晶.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5(28)
[2]陈佳新.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文学教育(中).2015(03)
[3]董红霞.立足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5(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