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0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李娅 矣笑扬 翟曦义
[导读] 本文阐述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及重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考。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    李娅  矣笑扬  翟曦义  650400

摘要:本文阐述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及重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考。具体从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托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关注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加强职业素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培训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一、职业素养及其重要性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中,培育专业知识技能过硬、职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素养和人文素养兼备的高职学生成为高等职业院发展的紧迫性。《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校的重要任务。“职业素养”最早由SanFrancisco提出,是指个体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综合品质特征,包括职业素养、职业行为习惯、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属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范畴的产物。其既有知识、技能等显性素养成分,可以通过客观标准进行评价和展示,如学历学位证书、获奖荣誉证书、专业技能证书等,又包括职业素养、行为习惯、作风和意识等隐形素养成分,在潜移默化中对个体的行为表现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整个职业素养课程体系里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方式。在未来的职场中职业素养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例如沟通能力,职场行为礼仪,自己面对问题的抗压能力。本文将从心理学视角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研究。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高职生这一群体的心理特征而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一方面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另一方面则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下面将探讨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不够完善和畅通
        通过调研发现,一些高职院校也在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但是不够完善和畅通。例如,有的为了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设了几门心理选修课。但作为任选课只能覆盖少数学生,达不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目的,更何况学生选课的原因和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因为真的喜欢这门课,有的则是为了拿学分,还有的是因为其他课选不上,不得已而为之……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了。有的高职院校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素养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一章内容中提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便认为上过心理健康课了。其实,思政课与心理课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上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等同视之。
        2.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都是围绕着把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而健康的心理是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不可或缺。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来看,一些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从学校的层面的素质教育上讲,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从师资队伍建设上讲,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与学生的人数1:5000的比例达不到,开展各层面的心理培训的投入也明显不够。在高职教育阶段,是个体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期,个体的优势、劣势等均会在这个阶段体现出来,这需要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进而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现实、迎接挑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具有被动性
        《关于进一步加强个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高校要主动肩负起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责任,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一些教师忙于抓学习,抓日常工作,对学生心理关心不够。往往都是学生已经发生了心理健康问题,教师才被动地采取措施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和指导,因此,教师不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能及时发现和干预,导致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三、基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考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才能得以顺利实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引进较多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是不太现实的,但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并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与交流是切实可行的。首先,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要有专职的心理教师负责指导全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加强二级辅导站的建设,一般由各系(学院)的党总支书记担任站长,由系(学院)里具有国家三级及以上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并热爱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担任副站长,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再次,学院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项目,对全体带班的辅导员分批地进行心理健康的针对性培训,鼓励他们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对于拿到证书的辅导员应予以报销培训费用。这样,经过正规专业的心理咨询培训后,不但有效提升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辅导员对心理问题的敏感度。从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讲,形成金字塔形的师资结构是最佳的。高职学生的普遍特点是主观能动性不强、不够自信、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的提醒与鼓励。每个班级都有带班辅导员,他们经过了系统的心理咨询知识培训,在与班级的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对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也能进行有效的监控。
        2.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心理困难学生;应实现通识教育,而不仅仅是偶尔的专题教育;应注重学习效果,而不仅仅是走过场。因此,构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至关重要。


高职生一般学制为三年,无论是“2+1”模式、“2.5+0.5”模式,从纵向来说,都要经历入学初的适应阶段、学习中的困惑或平稳阶段、毕业前的紧张或焦虑阶段。抓住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入学初,掌握心理动态,制订成长计划;学习中,针对具体情况,实施专项教育;毕业前,打造阳光心态,和谐职业人生。从横向来讲,构建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即:学院心理中心负责指导、引领全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系心理辅导站具体负责本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活动的开展;各带班辅导员负责本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监控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班级心理委员负责班级学生层面的心理信息反馈、简单心理问题的疏导等;公寓中寝室长负责寝室成员心理状况的即时性反馈,反馈对象可以是带班辅导员、公寓辅导员、心理课的任课教师及心理中心教师等.从教学与科研、宣传与教育、培训与指导、咨询与干预等方面人手,使心理健康教育贯穿高职生三年的学习生涯,真正取得教育的实效,让广大学生从中受益。
        3.认识并践行提升职业素养的意义
        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是否有职业素养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虽然高职院校学生还没有走入社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参加工作,就算是从事暑期兼职工作或者顶岗实习的情况,也不能真实体现高职院校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素养情况。但是,通过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遵守程度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一年级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32%,基本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55%,不愿遵守或者忽视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11%。高职二年级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18%,基本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62%,不愿遵守或者忽视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数占同年级调查人数的20%。
         四、基于职业素养提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核心手段,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大学生心理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它在指导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有效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培养高水平的综合职业能力。
        1.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托设计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课程
        我们要关注用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学生职业态度的养成教育策略。一是通过心理教育培育学生敬业、诚信、勤恳的个性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教育技术,塑造学生积极上进、开拓创新、专注严谨、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二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高职院校心理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如辩论比赛、公益服务、社会调查、心理活动月等深受学生喜爱。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情境的熏陶下,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知情意行同步提高。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助于职业意志和行为规则的养成;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合作、沟通、坚持的职业意识,同时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三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营造高职学生职业行为的培育环境。心理健康教育可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利用线下的宣传标语、校园广播、杰出校友优秀事迹报告会、校园创业基地等,线上的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易班平台”等网络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建立有规则、敢创新、学习氛围浓厚的培育环境,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行为举止,帮助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2.完善三位一体、四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耦合的评价体系,引入行业、企业职业素养考核标准,切实执行职业素养评价制度。如在心理健康发展素质评分中设置职业素养栏目,对学生职业素养进行全面评估,优异者可颁发荣誉证书以资鼓励。一是要完善三位一体、四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出的现状,学校及时调整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人员及其职能,完善教学-活动-咨询“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寝室-班级-院系-学校”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全面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二是要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发挥大学生学业专长,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增强实践能力,是学校建立志愿服务基地的初衷。当前,学校可积极建立多个志愿服务基地、组建多支社会实践团队,让更多的名学生投身实践活动中去。三是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通过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比赛,为学生提供无偿创业扶持资金、创业场地等,扶持创业项目,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服务站”,建设创业学院,培植一批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职业素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基础。职业素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和心理的成长和健康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当不断对职业素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探讨,以便为高职学生将来适应职场、在职场中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谭前辉.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J].文渊(中学版),2019,(2):18.
[2]吕泊怡,杨欢.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案路径探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视角[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4):81-84.
[3]吕泊怡,杨欢.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案路径探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视角[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4).
[4]焦彩娟.职业精神融入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9,17(31):165-166.
[5]万泉,乔晨芳.核心素养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策略探究[J].魅力中国,2019,(51):313.
[6]黄坚,孙东霞."产教融合、校企共育"背景下高职院校企业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冲突及其应对策略——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为例[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4):73-77.
[7]魏戬,张俊丽.职业素养教育与高职思政课程融合路径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9):183.
[8]孙妮娜.高职移动通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水平分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4):138.
[9]罗维.环保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374-3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